零点看书>穿越重生>奸臣世家>第402 历史的不同

可是,后来,赵煦一听说,章惇和蔡京居然同时离开的京城,而出京之后居然又同时从汴河乘船离开了。

猛然间,赵煦突然醒悟了,章惇和蔡京这哪里是给他祈福啊!根本就是出京躲避去了。

后来,蔡卞的来信证实了赵煦的想法,而就在蔡卞手下入京之后的半天时间里,事后经过皇城司所有逻卒的探查,以及统计,这段时间之内选择突然离京的变法派官员已经超过的半数以上。

其实,变法派大臣之中,真正信任蔡卞父子这番言论的人并不是太多,可是,蔡道所做的梦准确性实在是太高,让大部分的大臣在权衡利弊之下,也都只能选择暂避风头。因为他们不是章惇和蔡氏兄弟,即便赵煦现在多么的宠信他们,可一旦遭遇天灾,任何的宠信都躲不过舆论这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这里面,让赵煦和其他变法派大臣唯一想不到的就是章惇此时的举动。

要知道,在元丰年间,章惇就已经做到了副枢密使和副丞相的位置,他此次回京,就是奔着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这个正丞相的位置侍郎都算是失败。可他为什么会轻信蔡道的话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他被贬到岭南的时候,是蔡道暗中派人帮助章惇一家躲过了岭南这段煎熬的岁月,也正是因为他的帮助,这才让章惇一家人免去了遭受向王巩一家人在岭南的遭遇。

可以说,章惇好几个儿孙,都是蔡道派人救下的。

所以,章惇对于蔡家的这个晚辈的话自然是非常信服,而且,赵煦此次招吕惠卿进京则是另外一个原因。

作为变法派大臣当中曾经的魁首,除了吕惠卿之外,就再也找不到其他人比章惇资历更高的了。所以,吕惠卿此次进京肯定是自己就任首相的一个巨大的障碍和威胁。因为,谁也猜不透赵煦招吕惠卿进京的意图所在。

既然蔡道说有灾害会发生,章惇也不介意给赵煦和吕惠卿一点难堪看一看。况且,他心中还有一个更加狠毒的打算。如果,真得有天灾发生的话,他一点也不介意将保守派势力连根拔起,真到了那个时候,天下的舆论也自然会倒向他这一边。

果然,赵煦在这件事之后非常地生气,便在当天一一主动接见了仍然留在汴梁城中的变法派大臣们。

吕惠卿自然是第一个。

而刑恕就是第二个。

本来,刑恕并没有受到蔡卞的信,只不过,他运气好,当时刚好在另外一位变法派大臣的府邸做客,得知了这一消息,已经准备回自己的府邸之后,立刻离开汴梁城。可是,一接到赵煦的传诏,他就立刻改了主意。

当然,他们两个人的选择也很快就收到了各自的回报。

与后世的历史不同。

不久,蔡京和章惇还没有赶到白云观的时候,在白云观的诸人就收到了消息。

吕惠卿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而原先处在这个位置的苏颂则被免侍郎这个职位,从原来的正相变为了副相。同时,赵煦还准备把原先的三位不太重要的副相一起罢免,只保留范纯仁在任上,而将刑恕和杨畏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刑恕倒是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丞相,哪怕是个副职,他还是高高兴兴地上任去了。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选择投靠赵煦的伪保守派大臣杨畏却选择推拒赵煦的这个任命。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如今的资历还是太薄弱,在背叛吕大防之后,骤然升上高位,肯定会引来物议。

何况,在见过蔡道的之后,杨畏总是有一种被人看透的感觉,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却总是在他心头挥之不去。汴梁城中,因为刑恕的故意散播,在章惇和蔡京离京的第二天,就已经有很多人都听说了蔡道的那个梦,也包括赵煦。

可是,相信的人却不是很多,吕惠卿不信,吕大防也同样不信,小赵煦却是犹疑不定,一方面,他是皇帝,坚信自己是真命天子,自然应该受到老天的眷顾。不同,同时,他以前也通过蔡道那些梦,只要是这个罗锅子说出口的,就从来没有不应验的。

这种别扭的感觉就让赵煦和杨畏都非常的难受。

最终,这一君一臣,却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杨畏选择了推拒赵煦的任命,隐在背后替赵煦出谋划策,当然,这也导致赵煦并不像之前那么的信任他了。

而赵煦则选择了相信自己是天命所归。这也是没有估计吕惠卿和名声,强行任命他为正相的一个原因。于是,原本六个正副丞相的编制,因为杨畏的推拒,就这么空出来了一个。

要说不后悔当初的决定,章惇和蔡氏兄弟二人现在肯定已经后悔了。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选择继续相信蔡道梦中的那些预言。

……

好在,蔡道并没有令他们失望太久。

元佑八年三月,也就是后来的绍圣元年,宾州地方官府传来消息,州中的岭方县在二月中的某日发生了极为罕见的地陷现象。

到了五月,京畿地区发生震感较为强烈的地震,虽然没有对汴梁城内的建筑和百姓们造成较大范围的损失和伤亡,但是,也搅得人心惶惶。

也是在这一年,从四月初开始,一直到八月末,畿内、京东西、淮南、河北诸路,这几个地方开始下起来连绵的大雨。

这场大雨究竟有多可怕?

通过七色领在诸路的手下汇集来的消息可知,这几个地


状态提示:第402 历史的不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