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二战之我的澳洲天际线>第一百六十九章 战结(六)

联邦第二师的指挥官罗森塔尔也开始着急了,他有了压力,来自联邦政府的压力。

在西澳方面投入秘密武器火焰pēn_shè器后,联邦的士兵们再也无法通过西澳士兵溃退留下来的交通壕进攻他们的第二道防线后,联邦的攻势开始迟滞了起来。

再者,由于西澳军只是把交通壕的出入口封住,交通壕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是没有威胁的,那里更是留下了不少原先西澳军士兵们的杰作。

比如挖好的防炮洞,半掩式坑道,临时休息的洞穴等等,如今都成为了联邦军的地盘。

前不久,这些地方都是西澳军士兵们争先恐后抢占的风水宝地,很多人在闲暇之余都会呆在里面。

没办法,即便是冬日,这片土地上阳光也是有些恶毒,可能是紫外线或是臭氧层空洞什么的吧,这里的阳光刚开始可以让你感觉到温暖,后面可就有点难受了,“没有树,没有水”的外号可不是白叫的。

同理,联邦军的士兵也是普通人,他们在每次战斗停歇之后都会呆在各种之前被挖好的洞穴里头,算是对自己的一种犒劳。

即便是在战斗中,也总有些士兵因为给出一个“西澳正在炮击”的理由藏身于这些洞穴之中,消极怠工。

也正因为如此,即便是因为西澳军的炮兵被联邦军的骑兵们不断袭扰而发挥不了力量,联邦的火炮占了极大优势的情况下,也拿西澳方面所设下的第二道防线没辙。

他们不敢打啊,往前招呼过去吧,怕打到自己人,往后点吧,这直接就不知道打什么飞机了,只能按照原先的地点再犁一遍地,把土地炸了又炸。

炮弹是要钱的,联邦方面原先敢放肆地挥霍他们的炮弹是因为他们实在是有着不小的库存,大部分的弹药年份有些长了,打了也不心疼。

可是这段时间下来,炮弹打是打出去了,收到的效果却一天比一天要差,直到现在,炮兵指挥官递上来的报告称他们已经不觉得有什么地方可以继续炸下去了。

罗森塔尔拿到报告后就直奔一处营地,那里是来自兰德威克的战车特遣队,整整24辆vickerii,维克斯马克2型坦克。

1828年,磨坊主爱德华维克斯创办了维克斯钢铁铸造厂,谁都没想到这个名字伴随着英国走过了两个多世纪,直到被劳斯莱斯所接班,这个名字,是英国工程界存在很久的一个传奇。

这公司分布广泛,什么都能插上一脚,福克斯当时来到这个世界后也曾参考过维克斯的一些模式,这可是大佬级别的公司。

坦克是维克斯原厂造的吗?那当然。马克2型和之前的马克1型都是共用一个底盘的,所在在1925年投产之后澳大利亚联邦很快就拿到了第一批货,崭新的,原汁原味的。

和西澳这边目前服役的雷诺ft17所不同的是,这款新坦克是5名乘员的,这也就意味着这款坦克内部的一些工作,比如装填炮弹,指挥车辆,操控车辆方面是比雷诺要好的。

一个人再怎么强分心二用之后也比不上人家联合起来专心专注自己的工作,所在在这个方面上,西澳的雷诺坦克也已经处于劣势地位了。

再说坦克上很受关注的东西,坦克炮。雷诺的坦克炮是37的,而作为新产品,马克2型的坦克炮是qf3磅炮,47,单从口径上来说,雷诺又输了一局。

不是应该还算算装甲?这个就免了,两个都是脆皮鸡,一个是雷诺的0.5英寸厚,另一个马克2型是8毫米。

就是说,在双方的有效射程内,都能置对方于死地,装甲这个地方,都不是事,都是一炮报销的货。

罗森塔尔让这些从兰德威克已经来到这里很久的家伙们上场了,即便他很不想用,但他没有选择,他在赌自己之前获得的荣耀,上头已经答应了,只要剿灭叛军,他就可以前去新西兰安享晚年。

而如果清剿失败,他不光会输掉之前的一切,就连他最盼望得到的美好晚年恐怕也不会平静,他很久都没有下这么大决心了。

兰德威克的坦克特遣队,罗森塔尔原本是打算把西澳军怼进迪金之后才投入进去进行巷战的。

他的思维里,像坦克这种东西有这么良好的防护能力,就应该给步兵们抵挡来自暗处的威胁,用在情况不明的城镇之中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再加上他知道这款坦克拥有6挺发射7.7口径子弹的机枪,各个方位都可以顾及得到,他自认为非常适合在城镇中进行战斗。

在轰隆隆的轰鸣声中,阿姆斯壮发动机发出了来这里这么久之后的一声沉闷的咆哮,24辆马克2型坦克缓缓地驶出了这个营地,朝着目标扑去。

“目标不变,准备,放!”联邦的各处炮兵阵地上,炮兵指挥官们又开始指挥新一轮的炮击行动。

联邦的炮组们几乎都把上衣给脱了下来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地搬运着一发又一发沉重的炮弹。

他们今天的任务特别的繁重,上头似乎是想把前些日子夺取对方第一条防线时的力量再度重现一般,使劲催促着他们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炮击。

他们自己都觉得,今天好像比当初夺取第一条防线的时候还要忙,因为他们留意到几乎所有人都把上衣给脱了,要知道,前些日子夺下第一条防线的时候,他们这个阵地上的人脱下衣服的连一半都没有!

当时脱衣服的都是那些平时出汗比较多的人,他们长久呆在一起,自然清楚哪个哥们平时出汗多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九章 战结(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