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科幻未来>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六百七十七章 壶北县城防御战 一

对于何三亮的这个担心,李子元却是笑了笑道:“老何,要是这个六十二师团的部署,与原来三十六师团那样,整整一个建制师团都集中到晋东南,我也许还有这个顾虑。可这个六十二师团的两个旅团,分散到了正太线、同蒲线、道清线之间广大地域。”

“除非他们不要其他的防区了,否则他们集中在这里的兵力绝对不会太多。当然,更多的是伪军。可咱们打鬼子有些吃力,但是打伪军要是还不行的话,那么咱们都该回家吃自己了。还有二营是干什么的?他们可不单单只是接应咱们突围。”

“他们在来接应咱们的时候,我给他们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摸清楚日伪军的合围圈厚度。其实如果三营建制完整,咱们眼下携带的新兵和非战斗部队,数量在少一些的话,让二营去偷袭长治城来一手围魏救赵,效果会更好一些。”

“但咱们现在的态势,只能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还有老何,我为什么要坚持到明天中午。除了要等待二营抵达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我要看看明天攻城的日伪军之间的比例,以判断日伪军的第二道封锁线的构成。”

“老钱,这次你的任务就是掌握好俘虏和新兵的动作。尤其是俘虏,必要的时候是要补充进入部队,直接拉上战场的。老何,你这次要全力配合我。牢牢把握住部队,绝对不能让部队散开之后无法收拢。”

“还有,城墙上只放少数部队。鬼子的炮兵很强大,城墙上放太多的人,那是嫌咱们的人太多。告诉周同,他的炮兵连给我隐蔽好了。我要他们的炮火打到那里,他的炮火就必须要做到收发命中。

说到这里,李子元收住了嘴。而何三亮与钱朋都摇了摇头,都觉得李子元的这个计划还是有些过于冒险。只是事已至此再说什么都晚了。两个人也只能对李子元的这个作战计划,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面对着日伪军的重兵围困,李子元倒是显得很能沉住气。相反,也许是怕夜长梦多,沉不住气的反倒是日军。当第二天拂晓时分,急切的日军集中了先后调过来的十余门山野炮,外加两门一百零五毫米*炮,对于小小壶北县城来说,相当庞大的火炮进行炮火准备。

日军此次可谓是下了血本,不仅集中了大量的,对八路军历次作战的时候,绝对堪称豪华之极的火炮。而且毫不吝啬炮弹,短短十余分钟之内,壶北的东门和北门落下了二三百发的炮弹。

两个城门在日军密集的炮火之下,被炸的残破不堪,几乎可以说是摇摇欲晃。但日本人去年下了大本钱,因为日军亲自督工,而丝毫没有偷工减料的城墙,修建的是如此的坚实。即便被炸的碎砖横飞,可还坚持着屹立不倒。

面对着日军这种堪称豪华的炮火准备,李子元表面上看起来很放松。实际上,第一次打这种战斗的李子元,也还是心理紧张,攥着望远镜的手都已经微微出汗。防御战李子元打过,但这种外面离开山地,单纯的城镇防御,外面连援军都没有作战,李子元还是第一次打。

日军炮火准备打的是地动山摇,李子元这期间压根没有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此刻的他,最大的庆幸就是在二次进城之后,将城内的老百姓都尽快的疏散了出去。否则,等一下日军炮火延伸,这老百姓不知道要伤亡多少人。

十余分钟的炮火准备过去后,日军集中重兵对东门和北门发起的攻击。在轻重机枪和步兵炮不计代价的掩护之下,日军在东门和北门上来就各自投入了一个步兵中队,外加伪军的一个营左右的兵力。

面对着日伪军的大举进攻,李子元不慌不忙。等到架设好云梯开始爬城的时候,才明了部队用*开始招呼。轻重机枪则集中火力,打日伪军的第二梯队。李子元再三叮嘱部队,对付爬城的日伪军谁也不许将身子探出城墙,只管有*往下砸。

云梯过城头的,用木杆子向下顶。总之一句话,除了不能让日伪军爬上城之外,其余的只要不探出身子怎么搞都行。反正二次进城,在城内缴获了日伪军二次运来的不少*。这些*不敞开了用,难道还给鬼子留下来吗?

接到李子元的命令,放在两个方向城头上的各一个连,倒也没有客气。什么管用,就用上什么。用事先架好的大锅烧开水,向城头下面浇的。用被日军炮火炸毁的城门楼子,废砖碎瓦向下砸的。甚至有从厕所收集来的粪便烧开后,向城头下面倾倒的。

总之,正像是李子元说的那样,什么办法管用就用什么办法。第一波攻击,日军付出了二十多条云梯,百余号日伪军被烫伤、被*炸伤,被摔的筋断骨折,甚至被烧开的大粪水从头浇到底的伤亡,几乎没有一次能够攻上城头的。

只有东门一次,十余个日军在身后步兵炮和迫击炮的掩护之下,冒死冲上了城头。结果刚一登城,还没有来得及找隐蔽,密集的子弹加上*劈头盖脸的就打了下来。十几个登上城头的日军连枪都没有来得及开,就被打成了马蜂窝。

解决战斗之快,让就在东门指挥战斗的李子元都没有反应过来。等到登城的这十几个日军,都已经变成了马蜂窝。李子元才反应过来,这十几个日军不会是固守东门的一营长宋维业,有意识的放上来的吧。

要不然日军登城的位置,怎么就这么巧合,正好是他几挺机枪的火力交叉点?机枪边上,还埋伏了两个班刚会使用*的新


状态提示:第六百七十七章 壶北县城防御战 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