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小胜,定猖狂无比。诸位爱卿认为谁可以总督冀州,为朕分忧?”刘宏继而对文武百官说道。
这次何进低调很多,不敢率先发话了。
毕竟有前车之鉴,就算何进说出自己心目的人选,刘宏也不一定会同意。
“禀陛下,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雋在南阳大胜,士气正旺盛,可令他们挺军北上,与冀州境内所有兵甲一起,围剿张角。”司空张温起身向刘宏拜道。
张温家乡在南阳穰县,朱雋、皇甫嵩平定南阳,张温感其恩。
此言一出,众臣附议。
皇甫规、臧旻、段颎、张奂等汉末名将先后离世之后,在军中名气最旺盛的就是朱雋、皇甫嵩二人,卢植都逊色他们一筹。
至于何进、何苗,虽然官职越升越快,但智谋、才能却不见一点增长。
沐猴而冠!
虽然文武百官表面上不敢言,但心里却是很看不起何进。
刘宏话音刚落,诸臣最先想到的就是他二人。以皇甫嵩、朱雋的能力也无可厚非。
“皇弟前往兖州东击黄巾,已经有些时日了,不知战况如何?”
刘宏没有立刻下定论,而是扯到另一个话题。
其实刘宏最看好的,还是刘凡。
刘宏虽然不怎么懂军事,但刘凡的战功摆在那里。剿灭黄巾时一直是以少胜多,没有败绩。
皇甫嵩、朱雋初战败于波才,并被围于长社,令刘宏担惊受怕好一阵子,饮酒作乐都没有心情,这件事情他一直耿耿于怀。
南阳十万余众黄巾多靠刘凡计策才得以快速剿灭,虽人不在,但其功不可没。
更何况刘宏认刘凡为皇弟,对他极为喜爱,自然是相信刘凡多一点。
“据东郡太守桥瑁禀告,征北将军刘凡在不久前克卜己黄巾驻地咸城,俘敌两万,卜己率领余下黄巾已经无家可归,向东逃遁,征北将军正率领兵马追击卜己。想来不久就会传来胜利的消息。”光禄勋丁宫起身对刘宏回道。
“既然如此,先令皇甫嵩、朱雋北上冀州,暂且稳住冀州的局势,切不可让黄巾势力再次蔓延。届时等皇弟剿灭东郡后,北上冀州,统一发号施令,领三军,一举歼灭冀州黄巾余党。”刘宏井井有条的说道。
领三军!
这样一来刘凡不仅节制了冀州内的郡兵和北军诸将士,而且皇甫嵩、朱雋都要受刘凡约束。
文武百官都按耐不住了,君臣无一见过刘凡一面,他却如此炙手可热,他一上朝堂定可以只手遮天。
大将军何进听而变色,如此一他的地位定会极速下降,刘凡还没有平定卜己黄巾呢,陛下就下此命令,陛下这么信任刘凡吗?
张让依旧是低眉顺眼的站在刘宏一旁,看似面无表情,从他微微颤抖的手指来看,其实他内心并不平静。
平时许多事情刘宏都会到幕后找他商量,但此事,他没有听到任何风声。
刘凡的势力膨胀的这么快,自己真的还能控制住他吗?
两日之后。一匹快马从兖州东郡奔至洛阳,将一到消息传入朝堂。
当天,刘宏下诏书。令刘凡挥军北上,并给予大权,节制各路兵马,总督冀州黄巾之乱。
河东,安邑。
樱山亭的一座庄园内,三百多人正在干的热火朝天。
其中一百多人是刘凡在河东各地招募的铁匠,另一部分人是新招募来的铁匠徒弟。
这些时日,申屠钢放下以前的忙活,开始执行刘凡传回来的命令。
现在明光甲和重装铁甲正在井然有序的制造。唯一欠缺的就是锋利的武器。
想要武器锋利,就要锻炼出良好的钢铁。
术业有专攻。若只是改装一下农具,刘凡还有可能会。
只论钢铁的话,他一知半解,对于后世那种钢,他更是毫无头绪。
在这方面,他只能微微提点一下申屠钢。
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含碳量越低韧性越好。
生铁比钢硬,但是钢的韧性好,并且钢的韧性与硬度的比例恰到好处,所以在现实中,钢比铁“硬”。
含杂质极低的铁,叫做纯铁。人们常说的铁,也就是含碳量极高的铁,叫做生铁。含碳量低的铁,叫做钢。
钢与铁的区别就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在秦之前,优良的铁匠总是想方设法把铁炼成钢,因为钢比铁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最初的铁为块炼铁,只能锻,不能铸,造出的兵器还不如青铜兵器。
铁匠们以块炼铁为原料,对它反复加热,折叠锻打,挤出杂物,并在与炭火接触中使之增碳变硬,就成了块炼渗碳钢。这是最原始的钢。这种钢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反复加热锻打,故又称“百炼钢”。
由于这种钢性能差,耗费劳动力大,没过多久就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炒钢”。
炒钢是西汉中期出现的新技术,冶炼的方法是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靠鼓风或加进精矿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好像炒菜一样,因而得名。
炒钢后的钢,钢的成分更加均匀。
但是,炒钢时,如果火候掌握不好,炒过了火,钢的含碳量就会偏低,炒钢便炒成了熟铁。
南北朝时,工匠们发现,加入生铁,即可弥补这一缺陷。这就导致一种新的炼钢技术——灌钢法的产生。
刘凡指点申屠钢用煤炭加热炉温,道出灌钢法的大概步骤,使灌钢法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