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但说无妨!”刘凡看刘遇欲言又止,以为有什么重大事情,追问道。
“那偷鸡贼上堂之后,立刻认罪。并且求吾:刑戮是甘,乞不使大将军知也。”刘遇向刘凡回答到,正想听刘凡怎么处理。
虽然是小事,但刘遇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刘遇追问下,知道此人话语中尊敬骠骑大将军,判刑杀头他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让刘凡知道,可见他心里对刘凡有多尊敬。
可为什么会做偷鸡摸狗的事情?
“其老父多病,身弱体虚,其家中贫寒,无补养之物。遂铤而走险。以卑鄙之行尽孝道。”
刘遇所说,正是刘凡所问。
“偷鸡之罪,如何处置?”刘凡向刘遇问道。
“杖刑十。”刘遇回道。
“依法行刑。行刑完之后派人去看他,送他两只鸡,半匹布。”刘凡对刘遇叮嘱道。
“大将军严峻刑罚,怎会有此宽策?”刘遇疑惑,故问道。
“吾法严,吾不会以为他孝而免去他的杖刑。其已经受罚,哪是吾之宽策。”刘凡摇头笑道:“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辱之心。既怀耻辱,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这个案子又牵连到了道德与律法。刑法严峻者与儒家学者,在处理这个案子时很可能有两个结果。
刘凡选择刚柔并济,就为此贼心中存在羞耻心和孝心。
若是一个纯粹的盗鸡贼,刘凡只会令刘遇严惩,不会奖赏。
“大将军调理有度,刘遇自愧不如啊!”刘遇拱手说道。
“不,碍于个人思想不一样,定论也不一样。”刘凡也知道人与人之间看待事物的眼神不同。
“刘叔,定襄南面桐过、骆县、武城三县情况如何?”
随后,刘凡说出今日来次的目的。
“已经有两万百姓迁到桐过,大将军为流民百姓准备了足够的粮食。随着时间推移,循序渐进,马邑的流民百姓可全部迁往三县。”刘遇向刘凡禀告道。
“嗯!迁徙容易,如何让百姓在新地站稳脚跟,就要看执政者的能力了。”刘凡点头说道。
“张太守刚而清明,只要不遇天灾,定襄必可大治。”刘遇见过张钧,其刚正果断,他心中佩服。
“三年之内,吾要在河套开辟亿万亩良田,供百姓足衣足食。那样才是大治,才会不被现在所累。”刘凡慎重的说道。
河套拿下,刘凡本来还想借助和连的威势,逼西部鲜卑。
但荀攸告诉刘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现刘凡已经是大汉北方上的一支独秀,内人忌惮,胡人畏惧。
荀攸建议刘凡停止一切“谋略”,更要停止主动的征战。
一边出粮食军饷饵士,一边派上将勤加训练精兵。
扩河套之土,转为良田。广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积蓄精良盔甲、武器,养肥良马,待战时之用。
养精蓄锐,为下一次大战做准备。
刘凡坦然接受荀攸的建议。
与刘遇入县衙饮一杯清茶之后,刘凡率领亲卫准备离开马邑,欲要在天黑之前,回到阴馆。
在刘凡离开雁门不久,一名身长七尺八寸的青年扶着腰,从县衙走出。
他叹着气,一步一步的向街道尽头走去。
“成廉,汝等一下。”
青年也就走了数百步远,身后便有人唤住他。
成廉,历史上有名的骁将。其中一个骁字,可以证明其武勇。
他本是荆州人氏,带领父亲北上雁门,路途遥远,导致父亲得风寒重病。
到达雁门之后,成廉父亲的重病虽然被治好,但体弱气虚,身为人子,就想给父亲找点东西补一下,所以起了偷窃之心。
被亭卒抓住之后,成廉也没有反抗,在公堂上领了十杖子出来了。
成廉转身,看到来者是一名小吏,他手上提着两只活鸡,肘间夹着半匹布。
“大人找吾何事?”成廉问道。
“你小子真幸运,这是骠骑大将军赏赐你的。”
小吏将两只活鸡和布匹递给成廉,羡慕的说道。
“骠骑……大将军……给我的?”
成廉面色一惊,断断续续的说道。同时,一股羞辱感,涌上心头。
本以为侥幸大将军不知道他的劣性,现在知晓了,令他无地自容。
“还不收着,大将军觉得你小子有孝心,两只鸡留给汝父补身子。半匹布给汝父做件衣服。圣人云,子欲养而亲不待,莫要出现这种人间悲剧。”小吏右手提着鸡,晃了晃,催促成廉快点收下。
“若家中无老父,必以剑刎喉。”成廉伸手接过火鸡和布匹,他感觉自己更加羞愧了。
“莫要言傻话了,赶紧回去吧!迁到定襄之后,要好好过活,别再行不检之事了。’”小吏劝告了成廉一声,转身离去。
“若能见骠骑大将军一面,不枉此生。”成廉泪流满面的说道。
……
中平二年,七月。
树欲静而风不止。
河内、河东、西河、上党、颍川、汝南、南阳等郡再次发生了旱灾和蝗灾。眼看,秋收无望。
这是百姓的灾难,却是豪强贵族的机会。
贵族、豪强借助这个机会,勒索贫民百姓,不断的进行土地兼并。
老百姓没有办法活下去,都骚乱起来,颍川、汝南等地又有大批百姓被迫从贼。
好似有一个大手在推动着这一切。赈灾之音毫无声息,朝廷没有出面制止这种情况。
使土地兼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