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儒学逐渐衰微,但卫氏家族仍保持儒学世家的门风。非常重视家族秩序的礼法孝道,卫瓘十岁丧父,“至孝过人“,卫璪内侍怀帝,死于国难;
卫玠有“在三之义,人之所重,今日忠臣致身之道,可不免乎“语,实乃忠君之道,也是孝道的扩大。在通经知礼者“略无几人“的当时,颇能显出卫氏对儒学名教的重视。
博古通文是卫氏家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东汉,经学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今文与阴阳家合流,是君权神授的理论基础,处于官学的地位,古文经学虽非正统,但普遍流行于北方。据《三国志古文序》中记载,卫氏所习儒学应为古文经学。
卫氏书风随着学术风向的变化,也在与时俱进。曹魏三帝时期,刑名之学占上风,卫凯上书明帝注重刑法,受到了重视。
在东晋时期,袁宏曾将魏晋的清淡家分为正始名士、竹林名士、中朝名士,所列淡宗,具名卫玠不及卫瓘,与卫瓘出于儒学世家立场,主张复兴儒学和恢复名教政治有关。
到了卫玠这一代,卫氏的学术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在魏晋玄学时期成长起来的卫玠,“少有名理“且善《易》《老》“,当时人们赞叹曰:“卫君不言,言必认真“,但与那些乖戾激进的玄学家有本质区别。
儒学世家的卫氏,在学术思想开放的魏晋时期,仍以儒学名教为本,凸显正宗,也适时吸收各家学术思想,从而达到了“儒道兼宗,礼玄双修“的境界。
魏晋时期,儒学大族多是书法世家。如颍川长社钟氏、颍阴荀氏、琅琊临沂王氏,太原晋阳王氏,范阳卢氏等等,这些书法世家与卫氏相比,书名均逊于卫氏,虽然有的在卫氏之后隆盛,但传承均不及卫氏绵长。
卫氏的书名以早播、威望崇高。传承绵长令各家望尘莫及。卫氏自己觊始,书法便扬名于世。他“好古文、鸟篆、隶草,无所不善“卫凯古文学邯郸淳,深得其法并能以假乱真,达到示淳而淳不能别的境界。
其篆书与韦诞齐名,草书与张芝犹有不同。由于其故为胜场,又善各体,时望高于以正书、行书见长的钟繇。
河东卫氏作为魏晋时期的士族,它的发展正处于西晋稳定时期,又先于西晋衰落。家族的代表人物卫瓘对于河东卫氏的兴盛与衰落有重要影响。
卫觊在关中经略、曹魏朝政变革活动的谋略与忧患意识;卫瓘在曹魏灭蜀汉时的角色担当功能和后来评价、及其在“八王之乱“前夕卷入司马氏皇室与外戚大臣矛盾的混乱残杀中,遭受无辜受害的家族悲剧;卫玠在两晋交替时的清谈风尚引领及其实质和其他卫氏家族余脉人物的钩沉。
卫氏是河东大族,更是当年卫子夫的后代,但是,什么家族都有另类,什么样的世家,也有正人君子,这些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卫觊{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9年},字伯觎{出自《华芳墓志》,名字取觊觎。《三国志》中做伯儒当是觎儒二字近音同音弄混之故,当从墓碑},河东安邑{即后世的山西运城}人。
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学家,也是曹魏政权中颇有见识的政治人物。卫觊少年早成,很早就以才学著称,曹操为司空时,就任他为属吏。
先后任过县令、治书侍御史等职。在这个时期,卫觊镇守关中,为曹操平定中原,进而底定关中做了有益的准备。魏国建立后,他与王象共同主持制定典礼制度,官至尚书。
卫觊少年早成,以才学见称。曾任曹操司空府的属吏、茂陵县令、尚书郎。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官渡之战即将爆发,但此时荆州牧刘表答称支持袁绍,而关中诸将亦保持中立,坐观成败。
曹操因益州牧刘璋与刘表有嫌隙,命卫觊为治书侍御史,出使益州要刘璋出兵牵制刘表,以避免刘表出兵扰乱后方;但当卫觊经过长安时知道入益州的道路已被阻塞,唯有留在关中。
当时北方稍定,董卓乱政时逃离关中的人民都回到故乡,关中诸将就引他们为部曲增强自己力量,卫觊就写信给荀彧说:“
关中县是个丰腴富饶之地,前些时候因兵荒马乱,百姓流亡到荆州的有十万余户。听说老家已经安定下来,这些人都盼望着早日返回家乡。
可是回来的人却找不到活儿干,各路将领便竞相招纳他们做为自己的私兵。因为各郡县的力量薄弱,无法与他们抗争,所以各路将领的势力就逐渐强大起来。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军队就成了后患。盐,是国家的宝物,自战乱以来未加管理,发放散乱。如今应该像从前那样设专人监卖,再拿赚到的钱买些米,如果有归来的百姓,就把米供给他们,鼓励他们辛勤耕作,积累粮食,以使关中重新富裕起来。
远方的百姓听说了这些事,也一定会日夜兼程,争先恐后竞相回赶。再派司隶校尉留治关中做为主将,那么就可以逐渐削弱各路将领的势力,使地方官府的力量日益强盛,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这可是强本弱敌的好事啊!“荀彧把卫觊的建议报告给曹操。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开始派谒者仆射监督盐官,派司隶校尉管治弘农。
等到关中各地照此执行以后,曹操就把卫觊召了回来,提拔他为尚书。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进爵魏公,建立魏国,卫觊任侍中,与王粲一同主掌制度。公元2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