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云山脉往北三百里,有座小城叫清河县,城东南十里处有座道观,名叫道真君观,听说里面供奉的可是道家始祖之一的太始道源真君。
据说每月的初九,道源真君就会亲自下方,听取民间的各种不平之事,下方的首要之地,自然就是这些供奉的道观了。
太始道源真君为人正义,只要听到不平事,便会依据天道至理,惩奸除恶,所以每当这个时候,城中的百姓皆来朝拜,香火鼎盛。只是应不应验,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时逢五月初八,天色将晚,相信再过不久,清河县将日落封城,以防那些山贼劫匪趁着夜色入城捣乱。
夕阳西下,照着官道一片金黄。
这时,一人手捧书卷,倒骑青牛,慢悠悠的从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丝毫不在意是否能够赶上禁门时刻。
书生容貌普通,略有土气,但其举止气度散发着一股从容不迫,耐人寻味。
正是易容换装而来的李玄!
因为不知李家的具体情况,李玄只得乔装打扮,先探探口风再说。
李玄时而瞥几眼书籍,时而仰首望天,若有所思,似乎正在领悟什么,而书籍封面赫然写着养元功三个大字,字迹潇洒随心,笔走游龙。
很快,远方黝黑的城墙传来“轰隆隆”的关门声,书生最终还是没赶上,被迫露宿街头。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李玄很快就看到不远处的真君观,扬鞭一挥,“啪”的一声脆响,老青牛当即调转方向,往道观而去。
临近道观,李玄未见多少杂草,一切看起来都井井有条,似乎有人长期光顾,并且加以整理。
李玄在道观前看了几眼,神识扫视之下发现没人,便径直走了进去,可还没等他屁股坐热,便听到一阵脚步声缓缓走来。
神识一扫而去,发现来人均是女子,一老一少,身着素服。
这二人李玄都有几分印象,好像是城中大户李员外的家眷。年长的那位发髻高盘,是李员外的正妻,随行的那位少女则是此女的随身丫鬟。
只是年长的女子身子似乎不太好,偶有微风吹过,便是不断的咳嗽,而一旁的丫鬟见了,出声安慰。
“夫人,夜晚风凉,我看今天要不就算了,你在里面先歇着,我替你守夜,子时之前,必定喊你。您的身子要紧,不能再伤着了。”
“咳咳,没事,没事。我这是老毛病了,当年生玄儿的时候落下的病根,不碍事。守夜这件事,我必须亲力亲为,第一时间向仙人祈祷,这样心诚则灵,仙人也会早日将玄儿还给我啊。”中年妇人摆手拒绝,和蔼一笑。
“可是夫人,李勤不是说了,少爷策马逐猎,不慎摔落壁风渊,那可是深不见底的,就算仙人摔下去,恐怕也没救了...”
小丫鬟一直关注夫人的神情,声音越说声音越低,但眼见主子日渐消瘦,小丫鬟最后还是鼓起勇气,说出了心中想法。
中年妇人苦笑一声,没有多话,转身来到了院内,发现多了一头大青牛,正觉疑惑时,看到道观中多了个书生。
“在下吴昕,来清河县投奔亲戚的,只可惜错过门禁,被迫投宿于此。”李玄冲着二女行了一礼,简单的介绍了下自己。
中年妇人微微一愣,但听到李玄的解释后,便点头微笑,算是知道了,未有多言,走进道观。
“你啊,找个角落自己睡去吧,别跟我家主子抢守夜就行了。”小丫鬟大大咧咧,冲着李玄嚷嚷一句,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
李玄不愿与她争执,便一个人猫到西北角,看书休息;而中年妇人多看了李玄一眼,见他没有异动,便正坐蒲团之上,对着一尊神仙雕像默念经文。
一时间,二者算是达成默契,井水不犯河水。
这时,宽阔的官道之上,传来“嘀嗒嘀嗒”的几声马蹄,由远及近,随后便见南方不远处黑影叠起,一眼看去,莫约五人的模样。
吆喝声渐进,远处的人影越发清晰,主仆二人闻声看了一眼,均露出不悦之色。
只见这五人身材高大,腰挎马刀,背弓带箭,俨然一副骑士的装扮,看起来威风凛凛。
随着领头之人的一声长吁,五人在道观前翻身下马,走了进来,其中一位身材魁道。
“我说母亲大人,你好好的锦衣玉食不要,干嘛又跑来这里拜祭神仙,餐风露宿?大哥已经失踪快一年多了,那可是万丈悬崖,就是我摔下去都会没命的,何况大哥那身软骨头?你就省省吧,别再折磨自己,好好的颐养天年,不是更好。”
那位妇人眉头一皱,但没有说话。
“李勤,你别在这猫哭耗子假慈悲,你们母子两个的坏心眼,整个李家上上下下谁不知道!”小丫头这嘴巴一鼓,张口就来。
“我坏心眼?我坏心眼就不会过来劝母亲大人回去了!”
“哼,表面功夫谁不会?又或者是老太爷的命令?别人我说不准,但若论你李勤,我就算闭着眼睛都能看到你的花花肠子长什么样。”
“你!”壮硕男子被一个小丫鬟讥讽的说不出话来,恼怒之下便想动手。
只见壮硕男子几步上前,便走到小丫鬟身边,一把就抓住小丫鬟的胳膊往外拖,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妇人终于开口了。
“李勤,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湘儿不过是个小丫头,不懂礼数,你有什么不满尽可冲着我来。湘儿是我没管教好,自然有我惩处,不需你动手。另外小湘儿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