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新宋英烈>第七十三章 分别之后(下)

对于能够名正言顺离开小镇的机会,邱明博自然是求之不得。而面对高薪厚利,要说陈宝强不动心那也肯定是假话。可一来,他不知道站在自己旁边的邱明博早就想走,二来也打算再征求一下自己老婆和王涵妹子的意见。所以,不等邱明博表态,便向张管事表示自己要与兄弟以及家人商量,待明日再给予答复。

与兄弟和家人商量乃是题中应有之意,且招揽之举亦不能表现得过于急切,以免对方趁机要高价、提条件,所以张管事当即表示没有问题,自己回去静候佳音,待明日再来听取答复。

陈宝强已经动了心,又有邱明博在一旁极力游说、推波助澜,所以尽管张管事东主李家的根基以及冶炼产业远在西北京兆府,最终陈紫露和王涵还是点头同意了陈、邱二人远行西北,去开创一番新天地的提议。于是,就在显德二年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陈宝强、邱明博、赵紫露和王涵随张管事的商队踏上了西行之路。先至开封洛阳,后至洛阳,最后抵达京兆府,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陈宝强和邱明博不仅在李家的冶炼、锻造作坊中打开了局面、站稳了脚根,而且在西北地区都闯出了名号,成为西北有名的能匠、大匠。

也正是因为陈宝强名声在外,才引起了与京兆府有不少生意往来,暗中从李家的冶炼作坊采购大量兵器的定难军的注意——此时党项人的冶炼水平和规模远不及前世李元昊时,还需要从中原及西北汉人地区购入大量的兵器和铁器。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虽是党项人,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他很清楚长期从汉人地区采购铁器特别是武器装备既要花费大量金钱,更有可能受制于人,绝不是长久之计。与其花大笔银钱去向李家购买,不如想办法将李家的这两名能匠、大匠挖到定难军来,这样既可以节省大笔费用,而且还不会受制于人,乃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于是,李彝殷便通过前往京兆府做生意的自家商队,暗中与陈宝强和邱明博等人进行了接触,许之以官职和丰厚的报酬,希望二人能转投到自己麾下,为定难军服务。

由于才在京兆府站稳脚根,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人脉关系,起初陈宝强和邱明博对定难军的拉拢并没有放在心上。可随着党项人开出的价码逐渐升高,特别是允诺的官职越来越大,陈、邱二人的信念终于开始动摇了。李家虽然待他们不薄,亦对他们非常的敬重、处处以礼相待,全不似东主与工匠之间身份地位之差。可双方毕竟是雇主与雇工的关系,自己就是再有本事,也不过是个名声比较响、级别比较高的打工仔,与党项人允诺的官身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有机会更上一层楼,又何必因为对方不是汉人而顾虑重重、因为觉得有些对不起张管事的提携和李家的敬重而畏缩不前呢。

最终,又是在对官职俸禄很是看重的邱明博的劝说和鼓动下,陈宝强决定再冒一次险,离开京兆府、离开李家,去定难军重新闯出一番更广阔、更高远的天地来。于是,就在显德三年的年底,在一个风雪大作的冬日清晨,陈宝强、邱明博、赵紫露和王涵四人不告而别,避开仆役下人、家丁护院,悄无声息的离开李家为他们提供的宅院,与早就等在城外的定难军商队汇合,踏上了前往夏州的旅程。一个半月后,顺利抵达夏州的陈宝强成为了定难军冶铁使,邱明博成为了定难军冶铁副使——这两个李彝殷专门为他们设立的官职,并得到了相当于他们在京兆府工钱两倍的薪俸。

正所谓“投桃报李”,李彝殷给了他们这么高的礼遇,陈宝强和邱明博自然要予以报答,同时也是想着要做出些成绩来证明自己“物超所值”。所以,抵达夏州后,陈宝强先是建起了他在小镇、在京兆府时一直想建却因为各种原因——在小镇是因为缺乏资金,在京兆府是为了暂时留一手技艺,用于日后巩固自己在李家的地位——而没有建起来的平炉炼钢设施,开始大量产出在这个时代相当优质的钢材。随后,陈宝强又与邱明博合作,利用两人的化学和武器装备方面的知识,搞出了**,并分别造出了铜制和钢制的原始前装火炮,以及钢制的前装燧发枪。

陈、邱二人的才能令李彝殷大加赞赏,尤其是前装火炮和燧发枪的出现,令其在惊叹之余,也立即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些装备在战争中可能会发挥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当柴荣南征淮南,周军“神机直”的火器在寿州大放异彩的消息传来之后,李彝殷更是看到了火器在攻城中的巨大威力,庆幸自己拣到宝了,对陈、邱二人亦更加器重。

实际上,当陈宝强和邱明博听到后周军在寿州城大规模使用火器的消息后,两个人在意识到在这个时空很可能还有除他们以外穿越者的同时,不是没有生出过前往寿州或者开封一探究竟,并借此跻身后周朝廷的念头。可一来,李彝殷不可能放他们这样的人才离开,若是不告而别,以对方的性格和能力,自然不可能像京兆府李家那样吃哑巴亏,而肯定不会与自己善罢甘休,搞不好自己会有性命之忧。二来,如今已经有其他穿越者向后周朝廷献了火器,自己再去便是落了下乘——有关消息他们是在南征淮南之战结束近一年后才听说的。不但不能得到应有的赏赐,搞不好还会受到其他穿越者的打压和


状态提示:第七十三章 分别之后(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