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嗔心和尚不愧是堂堂佛门嗔怒山火焰庵的戒师啊!做事一点一滴都十分清楚自然,一点儿也不回避,该担当的担当,该承认的承认,丝毫也不拖泥带水。他不会觉得自己在风宗不死神谷之外斩杀妖物是错,却能体会赤灵失去同族之伤情。但也不会因此就会去向赤灵道歉认错,求得什么谅解。
这种矛盾和冲突,就好像人间两国战争一样,不是任何一个将军或者士兵能够去说谁对说错的。虽然不是个人可以决定之事,但是人却可以从中修正自己。嗔心和尚的选择,在担当和承认之后,便是把一切承担下来,所以才会说要将这件破出漏洞的袈裟永远穿在身上。
这就是佛门高人的风范,一言一行都是行之自然,没有一点儿矫情,既不会为了讨好谁,也不会是为了符合某种道理,显示自己的境界和风范。嗔心和尚就这么站在陆正的面前,在陆正感应之中,眼前的却是一片空灵之境,犹如一汪清泉。
陆正本因苦行僧之故,对嗔心和尚有一份亲近,现在误会既除,此时更生敬意,自然就想和嗔心和尚好好聊一聊,从他那儿多知道一些苦行僧的事。但总不能一直这么站在两界山上说话吧,陆正左右一瞧,见原来苦行僧以巨石搭建的山洞已在刚才赤灵和嗔心和尚等人斗法之中被崩塌了,大部分石头都碎裂从悬崖上掉落下来,只剩下几块碎裂的石头还孤零零落在那儿。
陆正走过去从那些石头之中挑了两块大小适中的石头搬过来,随手一抹,抹平棱角,然后将两块石头放在地上,当作两个凳子。对嗔心和尚道:“大师,请坐!”说完,自己也在石凳子上坐了下来。
嗔心和尚一撩袈裟大大方方在石头坐了下来,然后冲身后的大智僧等说道:“你们也坐下吧!”大智僧等这才在嗔心和尚身后不远处一起席地盘坐了下来。
陆正与嗔心和尚又聊了几句,便问起苦行僧在佛山修行之事。嗔心和尚见他如此挂念救命恩人,也极为赞叹。便一五一十将自己和苦行僧在佛山修行的事跟陆正说了起来,只是拣出一些关于佛山的隐秘之事不说,比如佛山究竟在修行界何处等,其余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事实上嗔心和尚生性沉默寡言,不喜多语,如大智僧等僧人虽在他座下修行那么多年,就算是因为犯了戒律受到垂训也不过是三言两语便说完了,至于平时一言不发的日子更是习以为常。因此就连他们也还是第一次看见戒师居然会说出那么多话。不仅是对着一个刚刚初次见面的少年人,而且越说下去,原本刚毅的脸也变得越发地柔和起来,让他们看在眼里,心里啧啧称奇。当然这些想法却是不敢从脸上表露出来,否则可又要挨罚了。不过想到眼前的少年可不是什么普通人,那可是传说中炼化了天命花的天命之主,戒师另眼相看。也算是由来有故。
但其实大智僧等却是想错了,嗔心和尚心性通透。怎么可能会因为陆正是天命之主就对他另眼对待呢?他之所以比平时显得更为话多和活跃,那是因为陆正身为天地之主,立身之处,万物从其令,自然而然便有化物之功,即便是对于嗔心和尚这样的知命高人也有一份染化之功。
何谓染化之功?并不是说嗔心和尚受到了陆正的迷惑或者鼓动。影响到了他的元神或者心念,此乃幻术可致、欺言可成,非染化之功。以嗔心和尚这样的修为也不可能受到陆正的幻术迷惑元神,或者假言相欺可以动摇其志。所谓染化,犹如精玉在山而草木润泽。渊生宝珠而岩崖不枯一般,也正如人面对逍遥自在之人便感其自适,面对沉郁顿挫之人便感其悲苦,面对规矩深刻之人便感其拘束,并不是人本身如此,而是所感之异。
不仅人如此,万物亦然。修行人元神清明,所感深致,虽能守而不受污,却没有任何修行人会去自找恶感。好比说修行人安居之所、修行之府,往往是天地灵气运转之处,涵养之所,而不会去找什么穷山恶水,入目疮痍之地。修行人虽所感之自适而有进退取舍,便是如此。那么当面对之人能让修行人感到舒心自在,这便是一种染化之功。
要知道,如嗔心和尚这样的佛门修行高人,心精为一,身达虚无,几已达纯明之境,无趋无迎,无适无莫,身心之通达,能于荆棘之中立住,也能在明月帘下转身。并非刻意讨好或者有心投其所好便能染化其人,令其他生出欢喜之感。相反,往往一眼就会被对方觑破,如避恶臭一般避开。
金刚神这番话不是对自己说的,所以他不可以去问金刚神,甚至问苦行僧也不能。但金刚神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回避自己,也就是说是认可了他能够听见这句话,具有听见这句话的资格,所以他可以去思索这句话,但接下来能够领悟到什么,是不是能顿悟金刚心,或者别有所领悟,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后面的事实是,因为金刚神的这一句话,或者说仅仅只是听见金刚心三字,加上对于苦行僧的举动和莲华尊之后的反应的参悟,嗔心和尚着实获益良多。不仅对于他当时的修行有助益,而且在此后的一路修行之中,便一直对他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他在嗔怒山火焰庵身为戒师,所传戒律修行之中,便有自悟金刚心的法门在内。
因为这一句话的缘法之故,嗔心和尚在心中是将金刚神以师看待,当然这仅仅只是他自己的作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