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帝王路>第199章 出兵救援

赵权现在的职务,有些接近后世里的作训部部长,就是将一批批新的士兵,模式化,程式化,然后交给一个个将校带出去,走向战场.这样,不管是什么样的将校,他所带的士兵都是经过统一作训之后出来的,就不存在将不知道兵的弊端,也使得将校没有自己的私兵,就不会出现新军阀。

对于这样的工作,其实是很乏味枯燥的,只有默默奉献,没有显赫军功。但赵权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只要是能为主公做事,只要能实现当初主公说的那个大同世界,就这么默默无闻的做下去,也心甘情愿,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人付出不是。

坐在如山案牍之后的赵权,用手揉揉胀的太阳穴,站起身想出去走动走动,活动一下自己。结果站起来,却再次看到那些案牍,就苦笑着摇头,该做的事情太多来,然后长叹一声,再次坐下,继续伏案批阅。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书办捧着一卷文书进来,呈给赵权:“着是刚刚吴涛总管送过来的文书。”

赵权头也不抬的问到:“是什么内容?”

那个文书立刻打开来看来一眼之后念到:“按照当初军议,先向大军提供五百刀盾,还有一千副藤甲,请将军验收。”

“刀盾和藤甲这么快就打造编织出来啦?真的是难为吴涛总管啦,这个我到要去看看。”赵权就站起来,绕过桌子,接过吴涛的文书,然后急匆匆往外走。

那个文书急忙跟进,边走边向赵权汇报道:“上次军议结,吴涛总管就立刻马不停蹄的执行,好在现在咱们铁厂产量已经提高了,用磨具的方式先铸造出大刀的样子,然后用风车重锤锻打出钢刃,再招募妇孺打磨,这样就提高了度,而盾牌也是用招募的老人编织的藤牌,现在,整个根据地里,不管是男女老幼,都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大家的干劲也非常高,所以产量也就上去了。”

赵权边听,边大步前行,那个书办紧追了几步:“吴涛总管想向主公申请,春耕之后,就彻底的废除配额供给制度,一切都以做工报酬的形式来让百姓自己养活自己,反正现在各个工种多,所需的人员也各不相同。”

赵权点头,然后告诉这个书办道:“吴涛管民政军需,我们只管练兵,你一定记住,从今以后,我们非得主公询问,不要去掺合民政事情,军民不分,这是主公大忌讳,我们不要触碰这个底线。”

被上司赵权这么温言责备警告,这个书办立刻谨慎答应。

走到军营仓库的地方,就看到一群民夫正在与管理仓库的官吏交接物资。

赵权上前,先拿起了一副藤甲打量。

藤甲编织的细密结实,再用手掂量了一下,一副藤甲总分量不过四五斤(十六两一斤)一个士兵穿在身上,完全可以行军作战而不会成为拖累,然后伸手拿起一把刚刚打造出来的大刀,用力砍上去,结果根本就没有破裂,这还是自己生产的好刀,若是大汉军队那些破烂刀具,估摸着也就能砍进去一半,至于那些流寇和黄巾残部手中的武器,其破坏效果就更差了。

“军师的主意真的好啊,不但在生产的成本与度上,这藤甲比铁甲要强上几倍,防护上也不错,即便是一战破损巨大,但在补充上,也根本就不是问题,不错,不错。”这时候那个书办也连连点头称是。

“这样吧,这批藤甲不要入库了,直接往队伍,让一个千人队马上列装,说不定什么时候主公就要来令,再派队伍出谷征战呢,早熟悉早好啊。”

结果正是说什么来什么,正说着这事情,吴涛就急匆匆的赶了过来,远远的见到赵权就焦急的呼喊:“赵将军,潞县军师传来紧急求援令,命令根据地大军立刻派出最少四千将士出谷,增援潞县,增援盐场主公。”

一听这个军令,赵权心就咯噔下,能让军师和主公求援,绝对是出了大事了。

于是吩咐身边的书办立刻带着藤甲交付军队,并且命令他:“你立刻将原先的老兵整顿出来集合,等待我的军令。”这次情况紧急,新兵出战是会耽误事情的,还是老兵再次上阵才把握些。

然后拉着吴涛的手直接往自己的衙门走:“我们回去说。”

两人回到赵权的衙门,赵权立刻紧张的问道:“前面潞县到底出了什么变故?赶紧道来。”

这时候,吴涛叫过在堂下一个风尘仆仆的小队长:“具体事情你和赵将军详细说来。”

这个信使小队长立刻参见了赵权,然后详细的将现在潞县的状况说与赵权吴涛听,赵权吴涛越听越心惊,越听越胆寒。

忙让手下抱出潞县地图,两个人在地图上,将得到的情况标注比划了一番,不由得深深的吸了口冷气。

“看来这个什么丁家这是要彻底的与我们吕家军打一场生死之战啊,而且谋划这次对我们决战的家伙,绝对是胸有韬略,考虑事情非常翔实,如此看来,主公和潞县危险了,现在我们必须出兵增援。”

吴涛点头称是,但不无担忧的道:“可是,我们现在根据地里,虽然兵多,但除了赵将军外,已经无大将统领出征,而你也只能带一路增援,这可如何是好。”

赵权也挠头,再次看了看地图,然后分析道:“我在北,潞县在中,盐场主公在南,我们这里离这主公盐场有二百多里路,即便全力增援,也是远水不及近渴。”然后抬起头,看向吴涛,却是不再言语。

吴涛也沉默不


状态提示:第199章 出兵救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