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恐怖悬疑>四叶之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立茕茕

陈瑾玩世不恭,骨子里就不是一个被情绪羁绊的人,一双瞎眼不会让他性情大变,如今变得沉默淡漠全然是因为他的哥哥——异能王都城主,陈瑜。

两兄弟是土生土长的蜀地人,从小生活在绵北的武平县。三十年前的武平同样青山绿水,只是少了现在的林立的高楼,少了纵横四周的沥青路,去一趟县中心还得花上小半天的时间。

巴蜀之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要是往前推个一两千年,这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粮仓,其繁荣富庶远不是未开化的南蛮之地所能揣度。紫色土让蜀地的作物枝繁叶茂,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蜀地儿女。

只不过,再繁荣也是属于其它地方的,武平依山傍水几乎没有太多可用农地。交通和人口又限制了工业发展,至于旅游、服务这些第三产业,在那个年代甚至是不敢想象的。两兄弟看着青山绿水长大,却不曾有过看一看这个世界的机会。

他们的镇子太穷了,能去县城谋份生计是大多人最高的追求,两兄弟的父母也不例外。

那一年的夏天,陈瑜才六岁。和往常一样带着两岁半的小陈瑾从河边玩耍回家,两个小泥人叽叽喳喳嚷嚷着要吃玉米饼子,结果家里来了好多大人,婆婆和妈妈都在哭。

那些人放下一包纸包就走了,稍大些的陈瑜还认识其中的一个叔叔,和爸爸是一个矿上的。打那天以后,两兄弟就再也没见过爸爸,家里多了张黑白照片,小陈瑾好几次问婆婆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婆婆除了偷偷抹眼泪什么都不敢说。

穷就只能用命去拼,拼不拼得出富贵路都是命,得认,日子还要继续。

家里没有几垄地农地,想靠这点地养活一家四口是不可能的,从没工作过的婆婆和妈妈成了家里的依靠。

只是事情似乎并没有一点点过去,日子也不见得就会好起来。还没两个月,妈妈留下张条子就走了,随着她一起消失的还有被仔细收在盒子里的那包纸袋。

爸爸不见了,妈妈也不见了,两兄弟懵懵懂懂,不明白却有似乎知道了些什么。弟弟不问哥哥也不说,依旧住在小小的镇子里,依旧陪着婆婆一天天长大。

陈瑾是幸运的,婆婆疼爱孙儿,尤其是小的这个,哥哥也对他照顾有加。一天三顿基本上只有一个玉米面饼,婆婆从来不吃,陈瑜也会偷偷省下来给弟弟,半夜饿醒了就往肚子里灌水,一晚上要跑好几趟茅厕。

婆婆有些针线手艺,可这点活计也贴补不了两张嗷嗷待哺的小嘴。七岁的时候,陈瑜做了木匠学徒,工钱半点没有,却至少能混上两顿饭,他能帮家里的只有这么多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蜀地、武平、小县城全都一点点好起来。石板路、水泥房、两轮车、黑白电视,家家户户都在变,每天都在变,好像只有他们家例外。依旧除了床和桌就看不见其他摆设,连婆婆一生唯一的一件银镯子,也在无声无息的岁月中逝去。

小的一天天长大,老的一天天衰弱,晃眼功夫,陈瑜已经十三岁了。因为那十几块的学费常常被老师谈话,陈瑜在同学中也没少被笑话,要面子的小陈瑜硬着头皮念完小学就开始工作了。还是那间木匠铺,还是靠做桶子、板凳,只不过他能赚钱了。

也是那个时候,婆婆也离开了孙儿们。去的时候也没什么葬礼,陈瑜带着三年级的弟弟跪在地上求了老板阿叔许久,老板才勉强答应帮他们打副棺木。都说入土为安,婆婆走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只有这点小小的木壳子能陪她走完最后。

又过了三四年,镇子里出现了小汽车,出现了大工厂,出现了各种冒烟的玩意儿。陈瑜赚的钱渐渐多起来,两兄弟再也不用为了半个玉米饼捂肚子抹眼泪,再也不用天天面对空荡荡的家。

也就是这个时候,让陈瑾一辈子都玩不了的梦魇出现了。

县城里新开了家修车厂,在那个摩托都不算多的时代,有小汽车的都是最有钱的大户,修车自然成了富得出油的行当。陈瑜也是靠着很多关系才打听到,和老板阿叔说了声,带着忐忑去县城尝试。

修车厂的老板也是个年轻人,十岁,一看就是家里有钱,念完高中就靠家里来社会上试试水。或许是年纪相仿,老板很快就招收了陈瑜,从此以后,两兄弟的生活出现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修车厂都是年轻人,年纪最大也就二十七八,一个个都是染了黄毛的街溜子。平日里什么也不用做,等着有小轿车的冤大头上门挨宰就是了,别说武平县了,就是整个绵市都仅此一家修车厂。更何况老板家里也不缺这几个钱,整月不开工照样发得出奖金来。

那是个娱乐萌发的年代,加上年轻气盛,四处找乐子成了这群人的主要工作。把老板伺候开心了,每个月光是赏钱就好几百,什么工作能有这来得快不是?

陈瑜也一样,从吃吃喝喝到打架闹事,别人不敢玩的东西他们敢,别人不愿碰的东西他们碰。那时候的女孩们还心思纯洁,少有愿意为了些其他原因而出卖自己的,既然找不到就用强的,陈瑜一样堵在厂子门口帮小老板受过门。

有钱就是万能的,有个支撑起县城税收的爹,还有什么绿皮敢乱来?打那时候起,要富的念头就深深扎根在他脑中。

时代又往前走,越加开放就越发富庶。电视机变成了彩色的,小汽车变得更多更杂。陈瑜从小老板那儿学到了许多,


状态提示:第七百三十九章 立茕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