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风起北方>第一卷 第十四章 未雨绸缭 3

第一卷  第十四章  未雨绸缭(3)

签署完军校成立的有关文件、包括学校教务任命之后赵天一九离开包头赶往太原。刚才有几件事情赵天一也没有说出来,不是因为保密而是跟这几人目前工作的性质没有多少关系,以后当然是另外一回事。这几件事分别是成立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成立战地医院培训学校、成立有线无线电部门,不管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都要成立。军队方面的通讯联络当然要优先于民用。

六姐夫郑好已经按照他的指点说明,按照图纸上的式样进行坦克战车的研制工作;以赵天一的设想,如果履带传动装置实在太复杂搞不出了,那就仿造小日本二战初期那时的样子,给大马力汽车装上防护装甲,搭上重机枪或者70火炮,组装成轮式战车也可以。想想后世在三几年小鬼子凭借这些东西把中**队撵的到处跑,开始还没有办法对付;自己只要在一些工艺上改进一下,保准比小鬼子的强。这样的话就需要很多驾驶员来开动这些轮式战车。再说了,如果坦克真的造出了来了的话,有这些汽车驾驶员在,稍加培训就可以上坦克车了,总比再从头开始要好得多。至于军队医院的事情要从几个方面着手,以现有的资源组建以及派人到南方上海、广州、香港、汉口、南京、北京甚至出国去日本、欧洲、美洲一些国家去学习都得做。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固然很有效也很管用,但战场上取子弹、缝伤口、输血等却必须是西医才能完成的,所以西医的学习是必须的。

电报方面的事情,还的自己去找六姐夫一起来弄比较好一些,按时间算,从意大利电报机大发明家马可尼那里花钱购买的四台最新式无线电报机和六台有线电报机应该快到了。这些电报机中,六台有线电报机是准备在北京、包头、太原、白云鄂博矿区那里个放一台,用来进行日常联络用。而四台无线电报机,除了在北京和太原各装一台,用来及时了解掌握京师动态和消息外,其余两台是用来做研究用的。这一时期的电子产品里面的原件使用的全部都是体积庞大的电子管原件作基本器件,用光屏管或汞延时电路作存储器,不但体积大、耗电量大、速度慢,而且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维护困难且价格昂贵。赵天一想提前让晶体管这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出世,自己上高中时就已经在物理上学过这门知识,老师还提供材料让同学们试做了几个简单的具有单向导电性的pn结,做成过简单的半导体二极管。这些知识在大学里面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后续在高中教学生物理和化学,就更加的没有忘记过,现在各种知识也是可以随口到来;相信只要找到相应的材料、且材料达到足够的纯度,制造晶体管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他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想把精力和时间花在这方面,就需要另找他人了。赵天一心里面也不是没有人选,现在正在德国马尔堡大学、柏林大学学习的几位亲戚就很适合,其中他送出去的为数不多的几位女性之一、也是他的排行二十一的堂姐赵怡婷,已经是德国斯特拉斯堡杜宾根大学物理研究所的主任布劳恩教授得意的门生。

布劳恩教授发表过关于欧姆定律的偏差问题,以及关于从热源计算可逆伽伐尼电池的电动势问题的文章。他的实验使他发明了现在所谓的布劳恩静电计以及在一**七年设计了阴极射线示波器。这些还不算什么,一**八年他开始从事无线电报的研究,试图以高频电流将莫尔斯信号经过水的传播发送。后来他又把闭合振荡电路应用于无线电电报,而且是第一个使电波沿确定方向发射的试验者之一。一九〇二年他成功地用定向天线系统接收到了定向发射的信号,这一年,就是赵怡婷到德国学习的一年。一九〇七年,从柏林大学物理学毕业的她考入了斯特拉斯堡杜宾根大学物理研究所,成为布劳恩教授的四名学生中唯一的女性和外国人。她参与了教授有关无线电方面的研究,其毕业论文的题目是------“通过水和空气的无线电报”。有她和几位留德学生的加入,加上六姐夫郑好以及赵天一旁边的指点,相信晶体管一定能够提前出世。

心急想一口气吃一个大胖子的赵天一,甚至都在考虑研究原子物理方面的事情,看看能不能将这个大杀器弄出了。但一想到纯放射性元素的提纯,根本不是这个世界所能掌握的,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他现在有些后悔自己带习军事的多了一些,学习其他领域知识的人少了一些,欧洲和美国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人,而学习军事的,足足超过了二十多人。还好,父亲最后送去的几批人当中,因为美国几所军校招收外国学生有了一些限制,才被迫将他们送进了非军事学校读书。再过四五年等这些人出来,自己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就不缺少人才了!

一路上赵天一不停的思考着这些问题,从包头到太原走大同的话虽然远了一点,但道路却很通畅,沿途要经过归化、丰镇、大同,然后向西南方向走大同盆地的平原地带到朔县,然后穿越恒山山脉的雁门关进入析定盆地(平原),然后基本上就是一路平坦的到达太原。路途约五百公里,赵天一和他的护卫车队三部小车十一部大卡车以三十公里的速度行驶,只是在大同住了一晚,第二天晚上七点多就到达太原城。赵怀桑和刘光胜派出迎接的部队五百人都已经开到距离太原城四十公


状态提示:第一卷 第十四章 未雨绸缭 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