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风起北方>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一七七章 悲催的中国

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一七七章  悲催的中国

袁世凯之所以这么快的改变主意,同意与日本人再谈判,甚至不惜答应一些“卖国”条款,虽然与日本方面出兵行动有关,但更多的是被孙大炮和日本人的一些秘密协定气到了。就在十月三日,袁世凯接到秘密情报,在南方的孙大炮等革命党人,已经和日本人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该协议是孙大炮以写信的形式向日本方面提出的。

在日本方面对中国政府提出《十二条》之后,原革命党、包括很多国民党的重要人士纷纷提出放弃与袁世凯政府作对的做法,提出“一致御侮”的主张。熊克武、程潜……等十一人,联合发表公电,提出 “吾人第一主见,乃先国家而后政治,先政治而后党派”之说;而在美洲的林森、谢英伯、钟荣光等亦联合致电孙大炮,请示“可否暂停国内革命运动,实行一致御侮,免为国人借口”等要求。而在九月二十五日,黄兴、陈炯明、柏文蔚、钮永建、李烈钧等人也联名发出通电,总结民国建立以来的政治经验,鲜明地提出“中国的事中国人自己解决,反对’假借外力‘的做法”。

可惜的是,面对党内众人的意见,孙文等人对此视而不见,一意孤行另外一种主张。早在今年四月,奉天城事件(日军进入奉天城被中**队缴械事件)发生之后,孙大炮、陈其美就与满铁株式会社的两个重要人物犬冢信太郎和山田纯三郎见面,代表中国同日本订立了一份所谓《中日盟约》。满铁株式会社是什么性质的存在相信孙大炮心知肚明,它不是一般的企业,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我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重要支柱,是日本侵华的桥头堡。但就是这么一个企业,孙大炮竟然与其订立条约。在这份草拟的《中日盟约》里规定:“为便于中日协同作战,中华所用之海陆军兵器、弹药、兵具等,宜采用与日本同式;与前项同一之目的,若中华海陆军聘用外**人时,宜主用日本军人;使中日政治上提携之确实,中华政府及地方公署若聘用外国人时,宜主用日本人;而在经济领域,从事关经济命脉的金融到矿山和铁路、航运亦交由日本控制,宜设中日银行及其支部于中日之重要都市”(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

而后就在十月三日,营口事件发生的第三天,孙大炮再次给日本外务省政务局长小池张造写信,寻求日本政府的对他的“提携”。在信中,孙大炮写到:“不肖等经常确信,东亚之安全与福利全赖于日本之提携。因此,日中应‘有巩固之同盟’,所以提出这个《中日盟约》”。同时他还写到:“昔日,贵国政府曾向敝国政府提出日中交涉事宜。对其详细内容,固然无法窥知,但其主要内容必定以日中亲善及东亚和平为目标。与敝人倡导之主张一致,不胜欣喜”。

历史挺会捉弄人,作为代表中国政府的袁世凯,正在庆幸力争幸免的条款,却被孙大炮主动送给日本人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袁世凯就觉得自己和一帮大臣这一段时间全部白忙乎了!自己一行人似乎也被孙大炮的革命党给愚弄了。既然这样,我还在乎什么卖国不卖国的,那就答应日本人的条款吧!好歹我才是中华民国的合法政府总统,你孙大炮算什么!

返回济南的赵天一,严令香港、广州和日本的暗影系统全力活动,调查袁世凯电报最后所提到的孙大炮和日本人密约的事情。来到这个世界,接触很多人,看到很是事情,和自己在历史书上所读到的大大不同。没有想到莫理循这样一位外国人会真心的为中国服务,也没有想到孙大炮之流是如此爱国的;一个人思考了大半个晚上之后才休息。第二天上午,他还是决定要去北京一趟,不过不是去见袁世凯,而是去见王士珍和陆征详,和他们两个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最后再和莫理循见个面,和这位热心于中国独立的外国人沟通一下,看他能否从英国那里寻求一些帮助,看看英国人对中国远征军到底是一个什么态度。

为了赶时间,第二天早上赵天一亲自驾驶了一架战斗机,在三架飞机的护航之下飞到了德县十里铺机场,然后再搭乘火车,经天津、廊坊赶往北京;就算这样,到底北京王士珍的家里时也已经是当天晚上的八点多,北京已经天黑了。原本赵天一不想在家里和王士珍等见面,怕事后会影响王士珍,连累到他;在天津火车站用电话联系王士珍时,王士珍却说到:“国家已经到这个样子了,我个人还在乎那么多干什么”!一定要赵天一到他家里来找他,他和陆征详从袁世凯那里出来就结伴到家里等候了。

几个人见面之后,王士珍直接将赵天一带到饭桌上,准备边吃边谈;他知道坐了一天火车的赵天一肯定没有吃饭。因为事情急时间紧,赵天一这次并没有带随从,只是在德县远征军司令部带了几位警卫人员就北上了,一路上自然是顾不上吃饭,只能用水凑合,这时间还真是饿了。顾不上客套和斯文,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赵天一三五两口扒拉下两碗饭,随便吃了几口菜以后就抹抹嘴巴笑着说到:“这么多人看我一个人吃饭还是头一遭,现在吃饱了,我们谈正事吧”。

王士珍和陆征详知道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几个人马上来到王士珍的书房,让人送上茶之后就开始了商谈。“聘老、陆总长,远征军上下已经准备好了,我说的是先期的那十个


状态提示: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一七七章 悲催的中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