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各前沿野战机场防御力量虽然没有加强,但设备却更新了不少;十二月初,随着二十五辆履带式战车、也就是真正的坦克运到波斯湾,随同一起被运来的,还有九部发动机以及二十多部探照灯、十一部四十毫米的自行高射炮。这是赵天一山西军工厂的最新产品,首先装备远征军。随着飞机越来越频繁出现在战场,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也终于开始面世;准确地说不能叫“面世”,而是大规模的开始生产并装备部队。最早的高射炮其实在普法战争中就有了,不过数量极少,当时人们叫它“气球炮”,是用来打气球而不是打飞机的。当飞机像蝗虫一样可是在天空出现,并且成为一种战争武器,开始显现它超强威力的时候,就像有了矛,盾自然会出现一样,高射炮被人们重视并装备部队了。
这种东西,赵天一自然不能落后于他人。德国人现在制造的高射炮,已开始使用门式炮架并利用控制手轮调整高低射界,有先进理念的他自然不会错过。六姐夫郑好的火炮研究所,已经扩大为研究院,研究人员也从原来的二十多人增加到了二百多人,已经有了自己成套的理论体系和研究体系。高射炮的理念从赵天一那里获得后短短十几天就有了结果,让赵天一感叹不已。
有了探照灯的存在,土耳其人利用晚上天黑接近机场的几率几近为零。一座野战机场只要在机场四个角各摆上一台探照灯,强大的光束所到之处,就可以将一公里范围之内的东西照的纤毫璧现,人根本就藏不住。土耳其人虽然在机场上占不到便宜,不过在飞机燃料运输的道路上对运输车队的袭击他们倒是得过一两次手;利用在公路上埋藏*,土军还真的炸毁过几辆运送燃料的汽车。看来对于路边*,西亚的各民族很早就有这种天赋,并不是后世才有的。
十一月底,土军第三军的其它两个师也到达了巴格达,军长哈利勒·萨米对失去一个师的部队感到非常震惊、遗憾和痛心,对师长凯末尔中校没有回来更是有些绝望。对这位在加里波利半岛战役中有出色表现的部下,他可是寄予厚望的;就在来动身来巴格达之前,土军高层已经同意了他为凯末尔中校的晋升报告----直接升任少将,越过了上校这一级。这在土军中间可是极其少见的,可见凯末尔中校得表现也让政府三巨头(恩维尔、塔拉特、杰马尔)很是赏识,这才破格提拔晋升。可惜的很,这位天才指挥官竟然在这次秘密行动中消失了;从逃回了的士兵口中得知,中校很有可能被中国人俘虏了。
对于这次十九师的秘密行动,哈利勒·萨米军长事先是知道并同意了的;他当然也知道在巴格达城中的新任第七集团军司令官德国人冯·里斯特上将,曾经要求凯末尔中校进入巴格达城,协助他的部队防守,不过被自己高傲的部下拒绝了。这次,萨米军长带领第三军的第七、八、九等三个师南下,就没有再固执的刘在外面,而是将部队开到了巴格达城附近地方,准备和德国人指挥的第七集团军一起配合作战,守住巴格达城。第三军所属的凯末尔中校第十九师部队,准确地说并不是第三军的原辖部队,它只是该军的预备部队;也就是当第三军其它部队在战场上打残打完之后,这个十九师要么被拆解,士兵进入第三军其它的师做补充,要么被整体拉上前线用做战斗部队。
起先的时候,对于这支临时组成的军预备部队,哈利勒·萨米军长很是不以为然,因为从这支部队的士兵组成他就很看不起他们,认为不是纯土耳其军队。以19师第77团为例,该团大多数士兵来自叙利亚阿勒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听不懂土耳其语的阿拉伯人,甚至还包括并不为逊尼派主流承认的阿拉维派*和信仰雅兹迪教派的库尔德人。这样一支部队,萨米军长甚至认为用做预备役都是不合格的。而十九师,却是在加里波利半岛战役中一次不经意的战斗后,迅速被土军所有参战部队所知晓并开始扬名的;在英军主力登陆的赫勒角反击战斗中,凯末尔中校指挥他的部队士兵高呼“安拉,安拉!”的口号,借助地形优势,硬是一次次打退了英法军队的进攻。中校向第五十七团下达了著名的“赴死”口头命令:“我并不期望你们去进攻,我命令你们去死,直至我们战死为止,在这段时间里,其他部队与指挥官会接过我们的阵地”。这句话成为战后人们传颂的一句名言。
也真是通过这一战,让中校和他的十九师声名鹊起,军长哈利勒·萨米自然也跟着沾了不少光,对凯末尔中校的态度马上就是大转变,十九师的地位也马上由第三军预备部队升格为主力部队,并拒绝了土军参谋部要求将该师调走扩大为军的命令。这次第三军南下,萨米军长让十九师做先锋打前站,确实是有让该师再立新功、为第三军增光的意思;他自己已经被上面点名这次巴格达战役之后可能会出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官,代替原司令官贾巴赫尔。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送出的这只利刃,竟折在了中国远征军手里;这让萨米军长为将来的战斗很是担心,中**队的强大出乎了他的预料。所以,将部队开到巴格达城附近,也是一种求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