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一战风波第四〇九章不手软的张柱峰
举办军官学校的想法,是在黔东南的孔强到达之后,并和李督军详细谈论了贵州土匪的生活习性、匪迹特长、抢掠特点以及每次应对官军剿灭时的手法之后才决定成立的。按照孔强的说法,贵州土匪确实是胆大包天,肆无忌惮,这源于之前贵州政府{官军}对他们宽松态度,以及对普通百姓的盘剥压迫。当然这里面也有自明清以来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歧视和不公造成的巨大后遗症。
这些情况李督军已经无法解决,他现在需要的是尽快人自己的辖区变成朗朗乾坤,人民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富不富裕没有关系,至少要太平,富裕的事情后面再说。如今看来,以贵州多山的特点,就算自己训练有足够的兵力,全面的铺开来去剿匪,最后就算把土匪剿灭干净,说花费的成本绝对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代价,对后续贵州的地方发展影响彼大,有些寅吃卯粮的意思,所以李督军决定听取孔团长{孔强已经被他任命为二十二师四十三旅一二八团中校团长}的建议,派部小股精干部队入山剿匪,大部队只是在外做策应,这样减少了劳民伤财的可能,也能让部队中的骨干快速成长。
不过需要在短时间内人部队基层军官了解贵州土匪的这些习性,就必须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学习和了解;如此,还不如开办一所军校,专门培养教育如何剿灭土匪,在山林地区作战的军校。于是,李督军就把自己的想法上报了国防总部;他原本的意思是,这所学校只是一个短期的培训为主的学校,并没有打算长远的开下去。没有想到这个上报到国防总部的文件,得到了国防总长的无比重视,他亲自发电报给李树峰,称赞他的做法为军队开创了一个新的教育层面,建议将军校长期开办下去,列入国家军校预算,费用由国防总部来出。当然,军校的管辖权也随即由国防总部下属的文教署{局}管辖。
至于军校的名称,少帅最先发来电报命名为“陆军贵阳游击战学校”,不过随后有发来一道电报,要求将军校的名称改为“陆军贵阳军官学校”。李督军当然不知道赵一天改名是有原因的,在他看来,用“游击战”一词给军校命名,就会彰显出这三个字的特殊含义。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知道和懂得什么是游击战战法,不要是懂,连这个词听恐怕都没有听过。自己不能这么早对外军透露这个重要的军事信息,至少现在不能。另外八一所军校只以“游击战”来命名,显得有些狭隘和单调,对军校的后期发展不利。要知道和土匪作战不仅仅是游击战那么简单,还包括了山地战、山林战、雪地战等等特殊环境下的作战。所以,还是以“军官学校”来命名比较合适。后续全军的山地战雪地战等的培养,就放在这所军校了。
贵阳军官学校后来升格为贵阳陆军学院、大学,和早期成立的包头士官学校、太原军官学校、青岛海军学院、济南航空大学、西安飞行学院等,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有名的军事院校,为中界,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军队,培养了大批山地战、游击战人才。
说完了贵州,我们再来看看张柱峰的广西。广西的地形特点和民族张柱峰放在这里,赵一天是有原因的。论资历出身,张是赵一天五姑的大儿子,也是和陈子华赵四明马跃一样,最早被他派出国留学学习外军军事的那一批人,时间甚至比赵一天去美国还要早一年多。论能力,在东北奉天省就已经证明过了,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应付各种大场面都没有问题,连张作霖对张柱峰在各方面的本事都赞口不绝,见了他就老弟长老弟短的笼络关系。
除了这些,张柱峰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谨慎、细心且手狠,做任何事情都会很谨慎而且计划周详。谨慎却不胆小,否则他也就不会在奉天城和杨永泰配合以一个营的兵力去对付奉天城一个中队的日军了;细心也不是害怕,否则也不会在奉天城土匪中后来居上。周详而不啰嗦,要不在奉天陆军第七师里面,上上下下会那么的服他。短时间内更换了两个督军{将军}的广西,需要一个能够有大局观,但不迂腐且成熟稳重的{军方}掌权者。于是,张柱峰就来了,时间上仅比江西督军陈子华慢了一天到达广西首府南宁。
张督军本来是想把自己的办公地点选择在更北一些的桂林,而不是眼下的南宁。原因很简单,桂林距离北方内地联系便利,是湖广的联系和出入岭南的重要通道;自己的督军府距离内地近一些,除了联系便利,各种物资的运送也要便利,更何况桂林的发展比起南宁要进步和繁华很多。自宋朝设立广南西路{即广西名称由来}之后,桂林就一直作为广西地区的中心城市而存在;广西被人们称之为“桂”,和桂林城有很大的原因。
不过张督军的想法被赵一天一纸电报就给“否决”了。赵一天的电报说的很清楚,桂林虽然富裕繁华并且和内地联系个近更紧密,但却偏于广西东北一隅,不足以辐射全境,政治影响同样如此。更何况去所辖州县最远至二千五六百里者,平时控制不便,有事更呼应不灵,对于将来的发展非常不利。眼下宁远省{越北地区以及缅甸的一部分}已经是我国最西南的一个省了,发展建设中的宁远省,需要一个稳定而繁荣的后方支援。而南宁{邕州}的在广西的地理位置较桂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