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张昭,诸葛瑾所料,徐盛回到江东后的第三天,吕蒙在荆州惨败,五万兵马全军覆没在荆州的消息便在江东传开了。
一时间百姓是怨声载道,特别是那些出征攻打荆州,阵亡士兵的家属们。
他们的亲人都永远留在了荆州,失去了父亲,儿子,丈夫的他们,怎能不怒?
好在孙权早有准备,立刻派人传出消息,说这五万兵马只是被擒,并未被杀。
他目前正在与刘备议和,只要议和成功,这五万兵马都能要回来,都会回来与家人团聚。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那些反应激烈的百姓便都安静下来了,既然人没死,并且都能够回来那就好。
孙权安定了百姓,一面让徐盛集结兵马前往江夏增援。一面派诸葛瑾前往江陵面见关羽,拖延时间。
而此刻孙权却又收到了一封书信。
这封书信是刘禅派人送来的。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凌统。
而内容则大致是说愿意与孙权罢兵休战,只是喜爱凌统,想将凌统收为己用,故而想让孙权凌统为他效力。也就是拿议和来威胁孙权,想要议和就把凌统让出来,不让的话那就打吧。
孙权拿着刘禅送来的书信,怒气冲冲的说道:“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子布,刘禅他杀我数员大将,如今居然还让我写书信劝公绩投降,以此来离间我与公绩的关系!真是欺人太甚!
我没有兴兵报仇,他反而欺我!”
张昭接过书信看了起来,看罢张昭他沉吟道:“凌统将军是为了保全兵马才投降的,并非是背叛主公臣服于刘禅,我想刘禅他应该看上了凌统将军之才,故而起了收服之心。
看来刘禅是猜到我们会选择议和,所以他用议和之事来胁迫主公,让主公您写劝降信给凌统将军,来离间您和凌将军的关系,以此来达到收服凌统将军的目的。”
孙权冷哼一声说道:“我若是写了劝降书信,岂不是寒了公绩的心?”
张昭点了点头说道:“主公说的不错,不过这劝降书信还是得写。”
孙权沉声道:“我不能写!公绩虽然投降,但那是为了保全兵马,并没有对不起我的地方,我不能让公绩寒心。”
“哎!”张昭叹了口气说道:“主公啊,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况如今江东危在旦夕,您不可以有妇人之仁,放弃一个凌统而保全江东,这完全值得。
刘禅为了凌统,便提出议和,此事咱们正可以利用一二,您可以将这书信传扬出去,并写信给凌统让他投降。
刘禅若同意遵守诺言同意议和,那自然是好,刘禅若不同意议和,那他就会背上无信的骂名,他乃是刘备世子,以后要继承刘备基业,我恐怕他不敢反悔。
至于凌统将军,他对主公您忠心耿耿,如今他应该明白主公您的处境,是绝对不会因为一封书信而背叛主公的,到时候刘禅只会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子布这话倒是不错!”孙权点了点头,旋即说道:“只是大肆宣扬,只恐文臣武将寒心啊。”
张昭说道:“主公只管说是因为相信凌统不会投降才写的书信,若凌统果真不降,便是主公慧眼识人,以后也是一段佳话。
若凌统降了,那一切罪过也在凌统身上。待会主公可以召集江东文武过来,到时候便由我做这个恶人吧。”
孙权叹了口气道:“哎,父兄一手建立起来的江东基业,绝不能断送在我手里,为了江东,我只能委屈公绩了。子布,你帮我召集文武们过来的。”
不过多时,在建业的文臣武将都来到了大殿之中。
孙权将刘禅的书信交给一众文武看阅。
有胆小怕事者便建议孙权写劝降书信给凌统,以此来达到求和的目的。
孙权一开始自然不肯答应。
随后张昭站了出来,陈清利害,劝说孙权,殿中一众文武也纷纷劝谏。
在张昭的带头“逼迫”下,孙权无奈答应下来:“哎,如今我江东危在旦夕,若不议和,恐有覆灭之危。我江东能有今日,凌家父子出力不少,我想他们也不愿意看到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江东基业毁于一旦。
这封劝降书信,既然你们都劝我,我便写了,不过我相信公绩他是绝对不会投降的。若是公绩真的投降了,那也是我孙权对不住他在先,到时候我会将他的妻子儿女送去给他,祝他在刘备麾下建功立业!”
孙权这一番话一说出来,便使得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了。
一来劝降书信是张昭他们带头逼迫他写的。
二来,而孙权也有言在先,相信凌统不会因此投降,若凌统真的投降了,就是凌统无义。
不过就算是这样,我也不怪你,反而将你的家人送还给你了,祝福你能跟着刘备建功立业。
这样一来,一切便都跟孙权撇清关系了,而且孙权自己也可以落得个大度的名声。
随后,孙权便亲自写了一封书信,让人送往江陵。
书信在路上的时候,诸葛瑾也已经抵达了江陵。
此时关羽也已经率兵回到了江陵。
荆州原本有五万五千兵马。
关羽北伐,带了三万兵马,不过为了攻打樊城,折损不少,只剩下两万三千人。
关羽回荆州带了两万兵马,剩下的三千兵马,加上刘封从上庸带来的一万兵马,以及庞德的一千骑兵,共计一万四千兵马守卫襄阳。
而荆州剩下的两万五千兵马,其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