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络游戏>远东1628>第五百一十八章 开发辽东(四)

浑河南岸的大片土地都被种上了庄稼,经过农林部在这几年的努力,农作物的品种也变得丰富了起来。目前远东在辽东平原,海参崴南部的起点镇,以及兴凯湖南部平原的几个农场里,种植了水稻、大豆、马铃薯、玉米、春麦、花生、棉花、地瓜等十余种作物。

东北地区拥有亚洲最大和世界最丰沃的黑土地带。在我国广袤的东北平原北部,大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的松嫩平原上,有一块面积达20多万公里的黑土带,这是目前亚洲惟一的大面积黑土带。这样的黑土带全世界也仅有3处,另两处分别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欧洲的乌克兰。

黑土土壤肥沃,腐殖质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团粒结构好,是肥力最高的土壤,俗语说:黑土地不上肥也一样打粮食。黑土地位于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该区年降水450-550毫米,雨量充沛,且雨热同季,非常适宜粮食生产。东北土地不仅肥沃,而且平坦,具有耕作成本低,辛劳轻等特点。

远东公司农林部分别在海参崴、沈阳等地建立了六个现代化的育种中心,现代社会的很多适应辽东、外东北的优良种子被培育了出来。

使得远东的耕地亩产在这个时代,优良的种子、各种有机化肥,以及科学的种植方法,使得远东各地的农作物亩产都非常的高,创下了一个个记录。一辈子土里刨食儿的辽民,在秋收的时候,看到自己种了一辈子的粮食亩产,还以为神仙下凡。

现代社会的东北地区,由于过度开垦,黑土区耕地比重大,森林覆盖率低,春季多旱多风,夏季又雨量集中。比较容易发生风蚀和水蚀。水土流失使容纳了大量泥沙的水库、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地连续耕作难以休耕补养,使农田耕层变浅,保肥蓄水能力降低。黑土地越种越瘦。其后果是风灾、旱灾、水灾不断,将给农业生产乃至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这个时代辽东地区的土地情况良好,水土资源保持得非常好。远东公司下一步还将大力建设辽东地区的农业基础建设,准备上马一批控制性的农田水利工程,科学灌溉。防旱排涝。

李明和王和在王福海的带领下,详细的了解了辽东地区的农业情况。目前几十万辽民中的大部分都接受了公司的包产到户的政策。但也有一部分辽民宁愿像以前那样生活,对此公司并没有强迫他们接受,而是让他们去了公司在兴凯湖附近的农场。

在那里他们将成为公司的农业员工,每天的工作采用计件工作制,赚取工分票。这些辽民绝大多数都是老实内向,天天只知道低头干活的人。他们宁愿天天给远东公司干活,也不想背上一身债。

如今远东治下的移民,除了被远东各部门、各企业雇佣,成为远东的员工。剩下的都享受着包产到户的政策,公司以贷款的形式,向他们发放房屋、耕牛、农具、种子和各种生活物资,以及足够他们吃到秋收的粮食。

虽然贷款的额度都不小,但可以在今后的十年或是二十年逐步还清,而且利息也很低,辽民只要肯下力气,都能如期还上这笔不菲的贷款。

远东还会和他们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把土地租赁给他们。公司曾有人提出将土地也一并贷给辽民,等到辽民还款结束后。可以取得土地的产权。公司内部还是有一部分人支持这个建议。

但是这个提议提交董事局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最后只好表决,但并没有获得半数通过。持这种意见的一部分员工,又向董事局委员会。提请将这个决议进行全体董事表决。

董事局委员会经过研究,同意了他们的申请。虽然部分公司董事会的董事无法参与投票表决,但根据公司规定,董事会的董事只要超过百分之八十,就能举行全体董事表决。

但让那些坚持土地私有化的董事们,说什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全体董事表决的结果,百分之七十的董事都投了反对票。虽然公司的董事们,在现代社会并没有享受过土地私有化的权利,但到了这个时代,他们的阶级立场已经改变。

公司董事局委员会经过研究,也觉得现在不宜实行土堆私有化,至少目前在辽东不能实行。以后外东北、南洋、澳大利亚、南亚等地的大片土地尚待开发。公司也会大规模向这些地区移民,到那时候再实行土地私有化,可能时机更好。

享受包产到户政策的辽民,每年在冬季农闲的时候,还要定期进行训练,而且公司在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的时候,辽民还要有义务进行劳动。

当然,对于农村的管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制度上,制定完善的司法体系。而且要让辽民懂法知法,以后会慢慢的形成习惯性的制度化,建立一个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治社会。

去年秋收后,享受包产到户政策的移民,第一次尝到了丰收的喜悦。一年来他们辛苦的劳作,家家户户都剩下很多余粮,而且每家还都养了一些鸡鸭生猪等家禽家畜,屋前屋后还弄了菜园,种了很多新鲜的蔬菜。

大家手里有了余粮,还有了家禽家畜、鸡蛋、蔬菜等农副产品。辽东的农村自发兴起的集市,开始一个个的冒了出来,他们会将自家的粮食和农副产品拿出来,在集市上和其他辽民进行交易,采取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换取各自想要的物品。

当然,工分票也是集市上通用的货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八章 开发辽东(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