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群芳寻踪>第二百二十一章:荐举贤才 2合一

卢植、蔡邕、马日磾、杨彪、黄琬、刘弘等朝廷大臣,在金良兴兵平定河内郡、河东郡、并州匈奴的一个月里,他们已经看得清楚,中央军俨然成了金良的私军,朝廷诸大臣手无军权,全成了金良拿来蒙蔽天下的摆设,他们不甘于这样的命运,便挖空心思来限制金良的权力,他们看得出来,金良麾下文臣武将甚多,但是多有行为不检之辈,若是沿用先秦和前汉的严格荐举连带制度,必能在剪除金良党羽的同时,有效地限制到金良的权力。

金良眯着眼睛,细细想了一会儿,心道,我现在身兼司隶校尉之职,手下亲信满宠又任襄阳令,均有监督刑拘朝廷与地方百官之权,你们这些老家伙想跟我玩这样的计谋,怕是想把你们自己玩进去吧,你们自己这些人互相之间也荐举了一些世家子弟,我就不信这些世家子弟都是清正廉洁的。

荐举连坐制度是要实施,但不是现在,而要等到时机成熟才可以的,现在金良正是用人之际。

金良知道陈琳是世家子弟,便不跟他说自己的真心话,而是笑赞道:“几位老大人真是英明,早就该实施严格的荐举连坐制度了,不然任由那些官吏滥举,对大汉无益。”

金良在陈琳的引导下,先是来到了诸葛玄的房间,诸葛玄早已得到通知,便跟两个侄儿诸葛瑾、诸葛亮守候在那里,本来他们全家一百多口是居住在招贤馆旁边的馆驿里面的。

(诸葛玄(?―197年),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叔父,曾为刘表的属吏。东汉末年官员,官至豫章太守。

初为刘表的属吏,奉刘表之命出使汉廷传达荆州概况。出发前获知兄长诸葛珪病逝,向刘表请求完成使命之后赴泰山照料诸葛圭的后事。获刘表准许,任务结束后赴徐州照顾诸葛圭的遗孀及子女。

入徐州之后,适逢曹操出兵徐州征伐陶谦,为躲避战祸携带诸葛亮、诸葛均及两位侄女,并与往江东的诸葛瑾分散,辗转逃往庐江一带。

诸葛玄曾受袁术荐表为豫章太守,后来被朱皓取代,兴平二年(195年)便带着孔明及其姊弟去襄阳投靠刘表。因路途遥远。诸葛玄生病落脚河南平顶山,后来诸葛玄一直病至去世,死后葬在平顶山金鸡冢。卧病期间由“医圣”张仲景(南阳人,当时诸葛家之大夫)照顾。死后葬在平顶山金鸡冢。诸葛玄死后,诸葛亮不愿投靠刘表,便带其弟妹去南阳卧龙岗躬耕。)

诸葛玄约莫三十多岁,面容俊朗,仪表堂堂,但面有愁苦之‘色’,此前他宦海浮沉。并不顺利,是做过一个县令,还好他官声甚好。没有丢他先人司隶校尉诸葛丰的脸面,朝中其他大臣对他印象也好,再加上现在适合做魏郡太守的人选大多困在洛阳伪朝廷,所以金良荐举他做魏郡太守,并没有得到多少反对。

诸葛玄见金良第一个便前来看望他,心情非常激动,连忙起身,躬身施礼:“卑职诸葛玄谢过贤霆公荐举之恩。”

金良什么都不说,冷冷地看着诸葛玄。

诸葛玄这才会意。在这个年代,被荐人应该拜荐主为主公的。诸葛玄凭空得到魏郡太守这个官职,全靠金良荐举。若是他自矜世家身份,不愿拜金良为主公,金良便会马上取消对他的荐举。

诸葛玄自恃乃一代名臣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诸葛家乃琅邪郡有数的世家之一,便不愿屈身于金良之下,金良甚是反感这种没有自知之明的世家人物,因为他身高九尺开外,而诸葛玄只有八尺不到,金良便冷冷地俯视着诸葛玄。

诸葛瑾脸上颇有愠怒之‘色’,他看得出来,金良是在‘逼’迫叔父拜他为主公。虽然金良对朝廷立下汗马功劳,诸葛家未有尺寸之功,金良却并非世家子弟,仅凭这一点儿。他们就实在拜不下去。

金良知道,在历史上,诸葛玄是拜袁术为主公,得他荐举,才得到豫章太守之职,换言之,今‘日’若是袁绍、袁术等人站在这里,诸葛玄肯定是毫不犹豫就拜了下去。

两人正在僵持。年仅九岁的诸葛亮笑道:“叔父,尊贵若韩国公子张良,却也拜在时为一介亭长、其父为一农夫的高祖膝下,叔父之尊贵何若张良。贤霆公之卑贱何若昔‘日’之高祖!”

金良大喜,诸葛亮小小年纪,便看得如此通透,前途实在不可限量。

诸葛玄听侄子如此一说,细想一下。甚有道理,以金良今时今‘日’取得的文治武功以及麾下数十万人马即将取得的战功,自己拜他为主公,也没辱没了自己的身份。要知道金良现在年不过三十,却已经做到了他诸葛玄的先祖诸葛丰一辈子的仕途顶峰司隶校尉。金良的前途实在不可限量,没准他能够一揽朝政。做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

诸葛玄便躬身下拜:“诸葛玄愿拜金良为主公,终此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也躬身下拜,十六岁的诸葛瑾无奈,只好跟着叔父和弟弟一起躬身下拜,拜金良为主公。红粉妆玉砌的九岁小正太诸葛亮,心里有几分怪异,又有几分激动,要知道这八个字是来源于历史上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金良伸手将诸葛玄三人扶起:“世家循例如此,我也不能坏了规矩。诸葛太守若是觉得金良才轻德薄,不堪为诸葛太守之主公,金良也不勉强。”

现在拜都拜了,还能反悔吗,诸葛玄只得躬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一章:荐举贤才 2合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