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炮早放。
先把献金足量缴纳。上计时,陛下又岂会刁难?
若等上计之后才迟迟交付。上计日,又岂能轻易脱身?
同样是缴钱。自然宜早不宜迟。
早缴,多是自愿。晚缴,多不情愿。既是省不掉的一笔钱,自然越早越好。
入关方知,成皋关后还有成皋县。时下并非是孤零零的一座关卡,而是一座颇为繁华的关城。
进入关中大地,路途更加平坦。往来车马,装饰华丽,非富即贵。路上拥挤。便是驰道,亦跑不快。北地豪强在关中,亦不值一提。更加上混入南匈奴胡骑,更不受人待见。便是途中馆舍,亦不肯留宿。便只能觅空地野营。
车上生活便利,住不住店,刘备无所谓。南匈奴似乎也早已习惯受人冷眼。
将车辆围成圆阵。圈起空地,点燃火塘。刘备请屠特若尸逐单于同享貊炙。
南匈奴王一开始还颇为矜持。想着圆形的火塘该如何就坐,才不失礼。却见一身甲胄的临乡虎贲这边冲刘备抱拳行礼,那边便纷纷入座。取匕在手,各自割取烤肉,大快朵颐。
吃饱即起身,再抱拳行礼,提刀离去。
空位很快换成别人。
南匈奴王不禁心生折服。主臣之间能亲密如此,堪称如鱼得水。勇士多慷慨。看起来大大咧咧,粗通礼仪。实则不然。追随君侯的虎贲,皆赤诚义勇。敬重皆在心中。
成天畏手畏脚,谨小慎微,那叫家奴。而非豪勇。即便家奴成群,又如何能比虎贲列阵。
南匈奴王心念如此,亦放松自然。
临乡的羽绒卫衣,能御极寒。南匈奴王问刘备,能否出售。刘备笑道,可也。这便让绾儿姐取来一件备用卫衣,赠与南匈奴王试穿。果然温暖又轻便。
即便靠近洛阳,史涣亦不曾放松警惕。
往日时有听闻,并不在意。今亲眼所见,方知太平道之可怖。
在史涣看来。太平道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永远不知道面前的各式人等,谁是太平道,谁又不是。甚至身边的同伴袍泽,亦未必不信此教。正如乌林驿的那位置长,当真是防不胜防。不可否认。在等级森严的大汉,只有宗教才拥有超越世俗的力量。能让一名大汉官吏,舍身入教。更让无数信众,悍不畏死。
实在是太可怕。今后定要加倍提防。
入关后,皆是大道。
车队昼行夜宿,一路西进。
路边忽见连绵楼宇,问过才知,洛阳已到。
刘备不记得先前有入城啊。
问过多次往来洛阳的徐荣方知,洛阳竟是无郭之都!
郭,城墙也!
原来。狭义上的洛阳城,乃指内城。内城之外的区域称‘郭’。于是‘城郭’,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城区和郭区。
西周初,周公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东周时称洛阳。西汉初曾定都于此。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亦在此定都。因尚火德,改洛阳为雒阳。其后曹魏定都时,复改为洛阳。
洛阳作为大汉都城,其都邑的规划、布局,宫室的营建、修饰,皆优于前朝。且继承了西汉长安发展城郊,不建外廓的传统。城市总体布局以宫为中心,“择中立宫”,以主体宫殿南宫轴线,作为全城主轴。城市用地按功能分别规划,排次分明,左右对称。街道平直,如作棋盘。
洛阳城近于长方形。南北约九里,东西约六里,俗称“九六城”。共设城门十二座,东面三个,自北而南为东门、中东门、耗门;西面三门,自北而南为上西门、雍门、光阳门;南面四个,自东而西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津门;北面二个,自东至西为毂门、厦门。
城外有宽八丈到十八丈、深二丈的护城壕沟环绕。
城内主街自通城门,大街互相交叉,分隔成二十四段。《汉仪》:“洛阳二十四街”。街宽八丈到十八丈不等,路面夯土而成,上铺青石河卵。陆机《洛阳记》载:每条大街均分为三股,三道并行。中央为御道,两边有高四尺余的土墙作为分界,公卿大臣行中道,一般人行左右;街道两边种植栗、漆、梓、桐四种道树。
城内有南北二宫,两宫之间有复道相连。
南宫始建于秦,今汉时为朝贺议政之所,呈长方形,中轴线上排列着却非、崇德、中德、千秋万岁、平朔五殿。北宫建于明帝时,大于南宫,为皇帝嫔妃寝居之处,宫内德阳殿规模宏伟,可容万人。太仓、武库建在城东北隅。南宫西北有金市,南郊有南市,东郊有马市。城东部是贵族住宅区,有步广里、永和里。城南建有明堂、辟雍、灵台、太学。
洛阳有“四市”。金市在城内,马市、南市、栗市皆在城外。私营手工作坊和闾里主要在郊外,只有部分官府(三公)、手工作坊和闾里在城中。
城区,便是内城。郭区,便是城外分布甚广的闾里。亦是口口相传的‘大郭’。对比内城,又分为: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四个郭区。
刘备不禁要问。不建城墙,如何御敌?
很快便有了答案。
一座巍峨的城门,出现在驰道前方。
徐荣说,此乃东郭门。
洛阳东郭,以新开漕渠(阳渠)为屏障,在上东门以东七里的漕渠上建有桥梁,称‘七里桥’,并在桥东一里,建有“门开三道”的东郭门。洛阳西郭以“南临洛水,北达芒山”的‘张方沟’为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