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明锦绣>第一百四十八章 赞赏

“这是曾毅前段时间送来的奏折,刚好也是昨个晚上到的。”

刘健从书案上拿出了一道奏折,虽说湖州府那边平时算是在李东阳管辖内,可其实,这些东西并非是固定的。

就像是如今曾毅的奏折,就直接到了刘健这个内阁首辅的手里。

当然,这奏折也是有专人分门别类之后,然后送来内阁诸位大学士跟前的,可不是随便乱送的。

“这奏折我也看过了。”

刘健说这话的时候,双眼带着一丝的笑意:“宾之到是找了个好弟子。”

“先不说他在湖州府那边的案子,可是,他这道奏折当中,字里行间,并没有提及地方御史等的坏处。”

“只不过,对于地方官员他可是毫不留情的。”

“湖州府的地方官员,几乎被他在奏折上一个个批了个遍,而且还真是大小官员全都抓了。”

“也就除了安吉洲的知州和德清县的知县他没动。”

“这道奏折送出来的时候,他是准备去归安县的,这上面提及,怕是他要连归安县的衙役都给抓了。”

“这性子,可是火爆的很啊。”

说完这话,刘健顿了顿,道:“对待枉法的官员,一个不留,而对待其他官员,并不盲目的扩大追究,这,很是难得。”

“尤其是他如今的年纪,能懂得这个道理,可真是不容易啊。”

刘健这话,若是只听前面的话,肯定听不出来什么,可是,听话肯定是要听完的,他最后这一句话,才是最为主要的。

做人,总是要懂得分寸,知道进退的,可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容易了。

尤其是面对功劳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忘了分寸,不知进退,只想着更大的功劳,从而导致出现不可预料的事情。

湖州府的案子,已经闹的够大了,如今虽然还没把当地的官员押送进京,可是,京城当中已经有不少位高权重的官员知道此事了。

而一旦湖州府的大小官员被押送进京,到时候,这个案子绝对是近年来可以轰动整个大明朝的案子了。

若非是年初的时候,出了一个科考舞弊案,这个案子怕是可以说是近几年来牵扯最广的一个案子了。

这种情况下,对朝廷的影响到底如何,根本不好判断的。

所以,这个案子,最好是就圈定在湖州府的大小地方官员,这个范围当中,这是朝廷的一个尺度。

至于当地的御史等,这可就不算是地方官员了,因为他们虽然在当地,但其实是归都察院管着的,所以不能称之为地方官员。

而且,御史是言官,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若说是湖州府整个官场坍塌般的崩溃了,这会让人感觉到震惊,那若是连当地御史都也这样了,只会让人感到惊恐。

一两个御史出事,这也算是正常。

但是,若是御史和当地官员一起出事,而且还是如此大范围的,这事情传开了,真会让朝廷威严受损的。

因为御史代表的是正直,刚硬。

所以,湖州府这边的事情,哪怕内阁明知道当地御史有问题,也没有提出要深究,甚至,就连刚才李东阳和谢迁两人恼怒之下所说的话,也是换了一个借口针对当地御史的。

可是,内阁这么想,但是这是因为他们站的足够高,所以才看的更加明白。

而内阁甚至都想好了若是曾毅把当地御史也给牵扯进去了以后,他们该怎么解决,可没想到,曾毅在奏折上,只是提及地方官员,至于御史,压根就没提,一个字都没提,仿佛是不知道当地还有御史在监察地方官。

甚至,就连之前也是去湖州府查案的御史王华,曾毅在奏折上也是一个字都没提,甚至是连牵扯到王华的事情,都是没有的。

这种情况下,在联想到之前曾毅给李东阳的那封私信上的内容,内阁的诸位大学士自然不会认为是曾毅忘了提地方御史,或者是刻意不提同去查案的御史王华,而想独自争功。

有了之前曾毅的那封私信,如今这奏折上他不提任何一个御史,这就是他顾全大局了。

毕竟,之前的那封私信是曾毅给他未来的恩师李东阳的,信上写什么,自然是随心了。

而这奏折,是让皇帝甚至是百官看的,有些话,自然就不能写在上面了。

如此一来,才能看的出来,曾毅的顾全大局。

这种事情,若是出现在一些为官多年的官员身上,这就很正常了,可是,出现在曾毅的身上,可就是让人惊叹了。

毕竟,曾毅可是从未为官的,而且,他还十分的年轻,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过多的阅历的。

“希贤这话要是让那小子听到了,尾巴还不翘到天上去?”

李东阳笑着,一手捋着下巴处的胡须,心里很是满意曾毅在湖州府的行为,从曾毅到湖州府的时候开始,直到现在,可以说曾毅的表现就一直在给他增光。

所以,如今李东阳对曾毅这个内定的弟子,可是十分的满意的。

若是曾毅现在回朝,他立马就会把曾毅收入他的门下。

“你算是捡了个便宜。”

谢迁在一旁笑着,道:“这曾毅拜入咱们几个谁的门下都成,当初陛下把他指在你门下的时候,那还不怎么乐意。”

“若不然,现在给换一换?”

谢迁这话,自然是开玩笑了,毕竟这事情已经定了,而且,曾毅的表现虽然让他们感到十分的满意和赞赏,但也不至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八章 赞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