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崇祯七年>第896章 九一四 拒之城外

想到此处,董策又是叹了口气。--[ 超多]

到了崇祯朝,大明末年,明军的战斗力真的是已经衰弱到了一个极致,便是连这些战斗力相当差的流寇都打不过,更别说跟辽东的建奴打仗了。

当然,此战之所以如此,也有决策层的失误这一原因在里面。若不是洪承畴迫于六月灭敌之催‘逼’,孤山副总兵艾万年及其副将柳国镇等人也不可能这么轻率的就率兵冒进,因此遭遇大败。其实洪承畴也不愿意手下率兵冒进,但六月灭敌,是朝廷给他的任务。

说白了吧,还是朝廷及崇祯皇帝,太过急功近利了一些。

“都让让,都让让。”

马蹄声响起,几个浑身披甲,手持兵器的骑兵从东北方向过来,其中一人大喊道。他额头布满了汗珠,心下很是紧张,生怕一个不小心把流民给撞死或是踩死,若是那般,可是会被大人惩罚的。

还好,见到官军打扮的人过来,流民们纷纷让开一条道路。

这一队斥候到了董策马前,纷纷在马上行礼拜见,齐声道:“见过大人。”

说的倒都是汉话,但除了一个人字正腔圆之外,其他人口音都有点儿怪异。

董策行军,素来注重洒下斥候探子,他派出去的斥候,甚至能够远及十几里之外。

这三人,便是董策派出去的一支斥候队伍。在前进的过程中,董策有意识的把士卒们打‘乱’了族群,重新组建。他手下的家丁有五六十人左右的样子,他便把队伍分成了若干个小队,保证每个小队中都有一个他原来的家丁。而且,这家丁担当的还是队正的角‘色’。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比起这些察哈尔部的族民们来说,还是董策自家的家丁更信得过,指挥起来也更顺当。董策如此做,不是为了分化,而是为了同化——由一个家丁带着几个察哈尔部族民,教他们说汉话,教他们行军打仗时候的注意事项,甚至在扎营休息乃是行军的过程中,作为教官‘操’练他们。

慢慢的,就糅合成一个整体,淡化了族群的差异,他们不会在意自己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只会看重自己的一个身份:董大人的手下。

此时,董策面前的这三百名察哈尔部的‘精’锐,已经跟他们刚离开甘肃大草滩的时候截然不同。这一路上,董策并没有闲着,在路上的时候,他时时刻刻都在‘操’练这些之前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察哈尔部族民。

如果说之前他们给人的感觉是个寻常百姓的话,那么现在便是有了些‘精’兵强将的意思了。

之前的他们,虽然控马技术娴熟,但一看就知道是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便是控马技术再好也不过是寻常百姓而已。而现在,他们给人的感觉则是一支真正的骑兵‘精’锐。

这样一支兵强甲坚,军容森严的队伍,很容易就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威慑力。所以,在董策这支队伍周围百步之内都没有流民的存在。远远的瞧见他们,流民们都是让开道。

不过这会儿董策等人想要再往前走却也是真难了,层层叠叠的这一大片流民把前路给堵得严严实实的,他们这么大一支想过去,人家就算想让路都没地方可以给他们让。

那一队斥候中汉话最好的自然是董策原来的家丁,他报告道:“大人,属下等人方才去宁州城下联络了,结果城上守军说不让咱们进,说生怕一旦开了城‘门’,流民们也都涌进去。”

董策听了,不由得一阵默然。

一旦在城池附近发现大股流民,立刻关闭城‘门’,不准流民进入,这是这个时代,大明朝的官员们处理流民问题时候惯用的手段。不光是对待战争产生的流民如此,便是太平盛世,对待那些因为泸泸水灾旱灾蝗灾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灾民们,不少官员也是这般处置。

大‘门’紧闭,谁也不准进来,管你在外面是死是活,反正别让我瞧见就行了。

有那有点儿良心的,还知道往城外‘弄’些粮食什么的赈济一下灾民,就算是没什么切实的用处,但至少也做个样子。那等没良心的,根本管都不管。

董策早在之前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所以他还吩咐斥候们寻找适合安营扎寨的地方。

他问了一句,那斥候立刻道:“属下寻到了,就在城东,乃是一片高地,旁边还有条小河,里面泸泸水不多,但总算还有些,那里也有流民,但咱们选的地界儿在上游,流民就少一些,取泸泸水也方便,泸泸水还干净。”

董策点点头,吩咐队伍去往那处高地。

既然前路堵了,也无法通行,董策便吩咐士卒们下了官道,从野地里前进,让过前面那些流民去。

在密集的人群中艰难的往前挤了半个时辰,董策等人方才到底地头儿。确实不错,地面宽敞开阔,比周围地势高一些,还有泸泸水源。

董策吩咐下了营寨。因着是临时营寨,又是赶路而不是打仗,所以营寨扎的很是粗疏。外面只是浅浅的挖了了一圈儿壕沟,三尺深,五尺宽而已,在壕沟后面,是木头搭建的寨墙。寨墙上开了几个缺口,连大‘门’都没有,缺口开的也很大。

如此看来,这营地实在是太过于简陋了一些,哪怕是临时营地,也未免太不讲究。毕竟一座营地建的坚固了,不仅仅是好看,确实也是有着更好的防御能力。但董策也有他的理由,他建造这样的营地,和现在他手下的组成有关


状态提示:第896章 九一四 拒之城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