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骞出了崇庆宫,便去了朝房。
内阁几位大臣正在商议今年恩科的事,那廖奇见了赵骞笑说了一声:“王爷倒挺忙碌的,转眼就不见您了。”
赵骞对几位道:“李绎今年不任主考官了,还是选派别人吧。”
更换人选,杜予有些疑惑道:“之前不是定好了么,王爷怎么突然就更换呢?”
赵骞道:“底下有不少的人弹劾李什,风口浪尖上还是能避就避。免得底下的人闲话。”
杜予心道摄政王这么快就换了注意,那刚才他是找人去商量过对策了,应该是去见了太后?
前朝的这些事问一个女人做什么?大齐可不要什么主政的太后。这与祖制不符。
杜予正在忖度的时候,赵骞突然问了他一句:“杜首辅可有什么建议?”
“下官……”
朝会结束后,已是下午过半。
到了下衙的时候了,赵骞坐上了马车,本来该回家了,可觉得这事还是得和李家通一下气,让李家有个准备。于是他便让车夫往尚书府的方向而去。这时候李绎还在翰林,李绍接待了他。
赵骞说要见李绎,李绍只好差人去请。
“自六郎走后王爷很少来家里了,亲戚间也该走动走动才不至于疏远。”李绍赔笑着说。
赵骞答道:“最近公务实在繁忙,抽不开身还请大人见谅。”
李绍哈哈一笑。
李什是李绍的嫡长子,有些话该当着其父讲。于是,赵骞便把朝臣弹劾李什的事与李绍说了。哪知李绍勃然大怒:“到底是谁在诋毁我们家?诋毁大郎的声誉,不把太后放在眼里。”
见李绍如此,赵骞有些后悔将这些事说出来。
“大人,请恕小王不便透露。”
“王爷我们李赵是一家,现在我还是皇帝的外祖,既然是一家人有什么不可说的?王爷但说无妨,到底是谁存心要害我们?”
“大人息怒,这事还得慢慢从长计议。毕竟影响不好,小皇帝刚上位,时局未稳,不能被人利用了,所以要沉住气。”
经过赵签这样一份劝慰,李绍心里的怒火果然消弥了几分,他完全冷静了下来:“你听到关于大郎的事就有些乱了分寸,还请王爷见谅。”
“所弹劾的事情是真是假,需要慢慢的求证,总督若是被人陷害,小王一定会还总得一个公道,所以大人请放心。”
赵骞的话让李绍无话可说。
又过了半刻钟,李绎回来了。彼此见了礼,赵骞便去了李绎的书房谈话。
李绎亲手给赵骞奉了茶,赵骞起身接了,他便,说明今天的来意:“李大人,我和太后商议过了,大人您年迈,怕精神不济,所以主考官的位置还是换别人来,您也可以趁机休息一下,别累着您了。”
李绎虽然疑惑,但也料到了几分:“仿佛听说有人弹劾总督,这时候我也不宜出风头,下官听王爷和太后的安排。”
和李侍讲沟通倒挺容易的,赵骞便放了心。他只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护李家,不让李微伤心难过而已。只是希望眼前这一关李家能平安的渡过。
赵骞在李家没有留多久便告辞了,自赵骞走后,李绎便把自己一直关在书房里,待傅氏房里的丫鬟来请他过去吃饭。
饭间,傅氏的兴致倒挺高的,与李绎说着家里的琐事,又道:“十四四姑娘要和姑爷一道回来,那天你早点下衙回来。”
李绎有些心不在焉,等到这顿饭吃完了,他便起身交待傅氏:“今晚我在书房睡,就不过来打扰你了,你早点休息吧。”
傅氏没多说什么,心道又是歇在周姨娘房里了。
然而李绎却去了一趟长房。兄弟俩就目前的事交换了看法。
“看来王爷还是很照拂咱们家,愿意把这些情况提前通报给我们。现在我们家到了关键的时候,光有太后的关照还不够啊。我是辞官了,但你还在任上,更得小心谨慎。我们家现在这地位应该是万双眼睛在盯着看了,错不得呀。”李绍冠冕堂皇的话说了一大堆。
李绎认真的听着,等到兄长把话说完了,才缓缓说了句:“大哥,我也想致仕了。”
“你说什么?”李绍含了一口茶还没来得及咽下,听了弟弟这话,一口茶就喷了出来。
“我决定了,趁机致仕,也别给太后和王爷增添麻烦。现在局势本来就不稳,我们是国丈家更得提着小心。”
“我说你是不是太胆小了,就眼下这点事,王爷和太后帮我们递点子,帮我们挡着,你还怕什么?”
“大哥,弟弟不是怕,但有些事趁早抽身是好事,大郎和六郎都在任上,树大招风啊。大哥也不用多劝。明儿我就递折子上去,卸下肩上的担子。”
然而李绍还是觉得弟弟的决定冲动了一些,又觉得弟弟实在胆小怕事。
第二天李绎才把自己的决定和傅氏说了,傅氏吃了一惊,忙问:“昨天王爷来家说了些什么吗?”
“你就别多问了。”
“可是你之前还说要好好的辅佐皇帝,你的愿望是做帝师啊?”
李绎淡淡的笑了笑,理想和现实其实是两码事。
李绎致仕的事并没有受到多少的阻拦,李微也赞同了父亲的做法。如今只求大哥那边无事。
春容送料子来给李微选的时候,李微特意问了她最近几日有什么进展。
春容答道:“还请太后静待几日,再给奴婢一点时间。”
李微方知自己心急了一些,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