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就到了腊月十二这一天,这天镇上逢集,一早,王玉兰便找到李微,说要和她一起去赶集。
刘春芝正在家里洗衣服,李微不知道该不该走。这个妇人性情有些古怪,她有些不敢招惹。
这些天李微被拘在家里哪里也不许去,刘春芝心道既然已经答应李微继续去念书了,女儿应该想开了不会再去寻死觅活。她点头道:“想去就和玉兰一道去吧,正好家里的酱油没了,你去买一斤回来。”
李微自然是想出去透透气,得了母亲的允许脸上虽然没有流露出什么来,但心里却是欢喜的。刘春芝给了李微五毛钱,李微跟着王玉兰便走了。
从村子到镇上走路要半个来小时,也算不得远。上次去镇上还是她晕倒了李剑平送她去医院看病,回来后这些天她被拘在家里哪里也不得,今天好不容易被准许出门了,便犹如出笼鸟一般。
快走到村口的时候看见一棵古树下的石头上坐着个正在闲聊的妇人,有的手里正在纳鞋垫,有的正在织毛衣,闲聊的时候手却并未闲着。
“微微,上街呀?”一个正拿着毛线织的妇人向李微打招呼。
李微答应道:“是啊。”
“来这边坐会儿,大家摆一摆。”妇人主动邀请李微过去坐,那王玉兰却暗暗的拉着李微的衣袖低声和她说:“别理这些长舌妇,走我们的。”
李微心里有数便和那些闲聊的妇人道:“我还要帮我妈买东西,回头再说吧。”
王玉兰拉着李微一路小跑着逃掉了。
这边妇人的闲聊却并没有结束,一个龅牙妇人道:“李老二家的这个闺女了不得,读书也能读到男同学的床上去。你们说是不是这李家姑娘肚里有了呀?”
刚才叫住李微的那个妇人忙道:“他们李微还没十五岁吧,难道就来那个呢?”
“现在小丫头来这个比我们小的时候早了,我说要不是肚里有了,那刘春芝能把她打那么厉害,她还能跑去跳河啊?”
“得了,这个李微可真不安分。才多大点的姑娘就想男人了。我们那时候没有书读只知道干活,和男人多说一句话都脸红。现在这些小孩子了不得……”
当下又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听说不是这样的,她大伯娘偷偷告诉我……”
谁家有个什么新闻被这些碎嘴子妇人一传,不过半天功夫,整个村就能知道,再过一天隔壁村也知道了。
作为当事人李微已经和王玉兰到街上了,腊月地里的农活不多,又快要到过年,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的就多了起来。即便是偏僻小镇上的集市也变得热闹起来。
通化镇不大,场镇更是小,只有两条街道,一条南北走向,一条东西走向。
李微呆呆的看着路上行走的那个大大的铁箱子子,这个东西就是这个时代的车,只要有钱就能做,而且不用牲畜去拉它,自己就能跑起来。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有些日子,但依旧觉得新奇又美妙。
车子停了下来,车门被打开了,上面陆续的下来许多人。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挑着箩筐,箩筐里有鸡鸭,全是来场镇上赶集的人。
李微呆呆的看着一切,充满了好奇。直到王玉来拉她:“你遇见熟人了吗?”
李微笑着摇摇头,什么也没说,就跟着王玉兰一道走了。
镇子虽小,然而卖的东西却各种各样。农副产品到日用百货,应有尽有。
王玉兰拉着李微去了供销社。供销社是一处极大的铺子,四周围着玻璃橱柜。正中的位置是一块大大的平台,是用木板支撑起来的,上面整整齐齐的码放着各种布料。靠里面的位置则是十几台缝纫机。裁缝满熟练的踩着缝纫机,发出哗哗的声音。快到过年了,来买布料做新衣裳的人不少。除了卖布料的,那东面的墙上挂着许多已经做好的成衣,各种颜色,但是款式单一。料子除了普通的棉布,其他的料子她也认不得。
玻璃柜许多东西她见也没有见过,卖日化的在一处,卖鞋袜的在一处。有叠得整整齐齐的大小毛巾,漂亮花样的手绢。还有一盒盒的香皂,牙膏牙刷。
王玉兰指着一个小纸盒说:“来一块茉莉花香味。”
售货员将纸盒从玻璃柜里取了出来,王玉兰付了钱。李微却先拿起来了,放在鼻子边闻了闻。隔着纸盒子也闻不大真切,没怎么闻见茉莉花的香气。
“你喜欢什么花香?”王玉兰见李微拿着香皂盒的不错,有些好笑。
“我啊,喜欢栀子花的清香。”
“栀子花要五六月的时候才开,我记得小学的花坛里就有两棵栀子花树,你还记得吗,以前放学的时候,我俩还曾经偷偷的去摘过了。被老师发现了,还狠狠的批评过我们一顿。”
这些琐事在原主记忆里已经很模糊了,她淡淡一笑,也没说什么。
王玉兰买的香皂又买了牙膏。接着还帮她妈买了一件大红色的毛线。
买完这些东西,李微随处看了看。她身上只有五毛钱,能够买到的东西实在是有限,因此也不敢乱买。两人也就出来了。
在经过一家商铺时,李微惊讶的发现,那家人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方盒子,盒子上像是蒙了一层玻璃,玻璃里面发着亮光,竟然有人影在动。
“这是什么?”李微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十分好奇。
王玉兰扑哧一笑:“你连电视机也不认得啦?张木匠家里不是有一台吗,什么时候我们再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