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凭借rb的机器设备和日元,高速发展了大概十年。东盟四国外向型经济特征非常明显,大量出口纺织品、食品、汽车、集成电路、电脑配件,几乎制造出口了全世界的收音机。”
“克鲁格曼在1993年写了篇文章,说东南亚经济发展完全是因为资本和劳动力的持续投入,经济效率并没有提高。一旦投入停止,增长也会停滞。亚洲开发银行在1996年的展望中,提到东南亚地区尽管工资大幅上涨,但还是面临普遍的劳工短缺。熟练工,尤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奇缺。”
“前两年,rb对亚洲四小虎的投资并几乎没有减少,相反,几个国家的投资还有增长。但如果一切都好,怎么会出危机?”
“那我们要看看它们的资本账户,后发新兴国家,发展初期一般要经历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顺差的阶段。经常账户花的比挣得多,自然需要通过资本账户把钱借进来。刚才我们也看到,危机前,东南亚的最大金主,rb还在扩大投资规模。三个国家的经常账户逆差,即使泰国的状况糟糕一点,只要资本持续流入,也不会出现挽救不了的情况。”
“但他们的资本账户有个共同点:1995年开始,账户逆差突然大幅增加。这大致是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电子产品大降价,影响了出口收入。还有很重要的汇率原因,导致进口额大幅度增加,恶化了经常账户逆差。除了印尼是浮动汇率,泰国、马来西亚、泰国都宣称自己钉住一篮子货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在具体实施上呢,变相盯住了美元。开始的时候分析过,东南亚国家能够承接rb的产业转移,接受大量日圆投资,日圆升值功不可没。”
“但在1995年,rb为了提振经济,开始实施贬值政策。这也就是说,东南亚货币开始随着美元升值,这才造成进口大幅增长,恶化了经常账户。”
“问题来了,除了马来西亚状况良好,泰国和印尼的外债超过外汇储备太多。尤其严重的一点,期限一到两年的短期外债,也远远超过外汇储备总额。如果短时间内出现大规模资本外逃,神仙也救不回来。用我们的行话说:重仓玩短线,有点异动就爆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么严峻的情况其实受rb影响很大。”
“广场协议后,日圆强力升值,大量外资涌进rb。卢浮宫协议后,rb实施低利率政策,企图抑制日圆升值过快的趋势。结果,只是造成国内流动性泛滥,日圆继续升值,热钱进一步流入rb。内外因素的叠加,催生了rb史无前例的大泡沫。等到央行缓过神来采取紧缩政策,已经太晚了。1989年股灾后,泡沫破裂,股价和地价一路下跌。那时候的rb有点特殊,国内银行不仅可以直接炒股,而且证券资产可以充做银行资本。股市大跌直接导致rb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下降,银行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只好出售证券资产。这样又刺激股价下跌,形成恶性循环。繁荣时期地价上涨,很容易获得土地抵押贷款,这助长了投机。当地价下跌,贷款人不得不追加更多抵押担保。显然,大家享受繁荣的时间太久,对风险非常迟钝,银行不良贷款开始大范围出现。又因为前面说的证券价格下跌,管理不善的金融机构开始陆续破产。”
“不良债权从1995年开始激增,金融机构破产越来越频繁,不良债权数量也越来越大。还记不记得东南亚国家进口额大幅增加,经常账户恶化出现在哪一年?没错,也是1995年。
这一年,rb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提振出口,开始让日圆兑美元贬值。这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节点,从这儿起,危机已经发生了。
日圆贬值造成了三个直接后果:
1.热钱加速撤离,严重冲击rb的金融体系,本来就严重的银行问题没办法再掩盖了。
2.实体企业融资困难,纷纷收缩生产和投资规模,跨国企业开始收缩海外业务规模。
3.日圆套息交易规模急速扩大。
咱好好说说第三点。
日圆套息交易90年代初就开始存在,当时日央行为了挽救泡沫破裂后的经济,逐渐把利率降到0.5。西方国家和新兴市场利率远高于此,所以,只要能对冲掉日元升值的风险,做日元贷款,在高利率国家投资,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如果日圆贬值,那不仅能赚到利差,还能赚到日圆贬值的利润。1995年,日圆贬值一声枪响,对冲基金们急吼吼的冲向东南亚。”
“到1996年底,只需要抓住两个关键数字:当年泰国需要在一年内偿还的短期外债477亿美元(很多都是来吃利差的投机资金),而同期国家外汇储备只有372亿美元。还外债的钱打死也不够!!
1997年,泰国政府开始整顿银行系统,资本外逃加剧。央行不动声色的在远期市场抛售外汇,力求稳定泰铢汇率。6月27日,16家金融机构被勒令停业。30日,外汇储备净值锐减到28亿美元。7月2日,泰国宣布允许汇率自由浮动,泰铢急剧贬值。恐慌迅速蔓延到整个东南亚,波及全球。多年积累的问题最终没能掩盖过去,亚洲经济危机爆发。”
“我们把整个历史进程浓缩精炼:
1.东南亚国家八九十年代经济起飞,主要原因是rb和“四小龙”的产业转移。
2.受卢浮宫协议后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强势日圆影响,rb企业在东南亚的投资规模急速扩大。
3.东南亚国家承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