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盛唐血刃>第二六二章 休兵罢战共抗突厥

第二六二章休兵罢战共抗突厥(一更)

窦建德打开奏报一看,猛吸一口凉气。凌敬看着窦建德脸色大变,心中有一股不妙的念头油然而生,可是当他还没看完,一股寒意就直涌上来!

“赵元恺、卢士睿、雷德备居然先后密派心腹前往陈应大营!”这几乎等于公然造反,虽然没有弄清楚这三个与陈应所商谈的细节,只是此时细节已经不重要了。

“到底还是缺乏底蕴啊!”窦建德到底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他不像凌敬如此惊惶。窦建德感叹道:“战场争胜,朕不惧任何人,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敌人已不在外头,而在我们内部。”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除了我朝太祖之外,无一例外,全部以失败告终。当然他们的失败,主要其实也不是军事原因,而是属于农民的秉性,小富且安,失去进取之心。可是逐鹿天下,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不慎就是覆亡之忧。

窦建德很有进取之心,也非常善于律已。他当了皇帝以后,不纳美女进入后宫,也不享受锦衣玉食,一切如以前一样。然而,他缺乏的,也是对于人心的把控。世族门阀,他们的高傲是高在骨子里,根本就不会认同草根出身的草莽英雄。

“陛下一语正中我大夏要害,当此时也,外人看我军煊赫无比,不敢违迎,但其实则内部空虚,无法支持战争。”凌敬道:“晋南三镇大败,为国家奠定三年强局,余威甚至可以福泽十年,至少需要三年的休养生息。当今之势,宜静不宜动。”

“朕就算想静,恐怕也静不下来啊!”窦建德苦笑道:“恐怕李渊老儿,不会让朕安静下来,他的大军正朝着洺州突进,王小胡和董康买,未必会是陈应的对手!”

“眼下,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凌敬夏国地位最高、资格最老的参谋,当然,凌敬的目光非常长远,每每关键时刻,他提出的意见都可以正中要害,可以解决窦建德的燃眉之急。

“哦!”窦建德笑道:“李渊老儿之心,与朕一样,志在天下,他绝对不会让朕可以有喘口气的机会。”

“其实,这也不尽然!”凌敬仿佛打好了腹稿,侃侃而谈道:“陛下,臣听闻突厥颉利可汗已经统领三十万突厥狼兵,挥师南下,意图吞并我华夏万里河山。三十万突厥狼骑,纵横万里,若攻李唐,李渊也难以招架,若攻大夏,大夏也……”

事实上,凌敬说得也是实情,窦建德也没有底气硬抗突厥的三十万狼骑。

凌敬道:“如今李唐诬蔑陛下与突厥眉来眼去,这其实是无稽之谈,然而,突厥乃我华夏生死劲敌,如两汉时期的之匈奴,南北朝之鲜卑。”

“计将安出?”窦建德闻言大喜道。

凌敬道:“自隋末以来,华夏分崩离析,突厥加以挑拨,扶持傀儡,以裂中原,此已使我辈子孙,愧对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至于刘武周、薛举、杨师道、梁师都裂土以奉突厥,此尤其为汉家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陛下何不高举尊王攘夷,召令天下?”

一听这话,窦建德恍然大悟。

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天子权威大大减弱,诸侯国内的篡权政变和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与此同时边境族群趁机入侵,华夏文明面临空前的危机。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尊崇周天子,并数次发动帮助诸侯国攘斥夷狄侵夺诸夷土地的战争而大获赞赏,其事迹被后世称为尊王攘夷。

事实上,这个核心思想,就与后世的统一战线差不多。就是地无分南北,人不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在世界的民族之林,华夏民族历经五千年的文明延续繁育至今。如今古巴比伦早已淹没滚滚黄沙之中,古印度也成了历史的名词,古埃及也仅仅剩下金字塔让人浮想联翩,唯有华夏屹立不倒。

华夏民族与其他三大闻名古国不同的是,一旦在遭遇外族入侵,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总有英雄才能的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当然最重要的是,华夏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认识,大敌面前,捐弃前嫌,齐心协力,一致对外。

窦建德瞬间就明白了凌敬的意思,哪怕向李渊提出议和,如今有陈应大军突击,威胁到了夏国国都,夏国人心浮动,社稷都有了覆亡之忧。李渊肯定不会给他喘息之机。可是当窦建德提出休兵罢战,共抗突厥的提议时,李渊就算内心不同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否则,在这个时候一旦再与窦建德纠缠不休,那么李唐就会站到天下有志之士的对立面,正所谓大势所趋,逆天而行,肯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

当陈应大军抵达洹水(既今天魏县),此时陈应大军距离洺州已经只有一百六十余里了,只要陈应愿意,短短四个时辰,罗士信与张士贵的骑兵就可以兵临洺州城下。

陈应决定拿下洹水城,作为大军的中转基地,毕竟,一旦陷入夏国军队四面八方的围攻,陈应也没有办法招架,所以他必须给自己留下一下安全的战略空间。

洹水,有一个古代内黄县在北周时期的改的名字。这里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商鞅、东晋十六国时期冉魏皇帝冉闵、唐代大诗人沈佺期的故里,楚霸王项羽夺军救赵、“破釜沉舟“之地,民族英雄岳飞童年生活成长的地方。

洹水虽然不是什么重要的战略要地,然而对于陈应而言,


状态提示:第二六二章 休兵罢战共抗突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