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任右丞相之后的苏联,在第一时间要求董卓履行他的三个约定当中的第一个大规模的移民行动开始在苏宁的监督之下被执行起来,有很多来自河南山东的灾民,都被在第一时间送往了凉州体系之内安置。
不过这群人带给凉州体系的,并不全是发展的潜力,还有这混乱的治安状况,苏宁在第一时间向凉州体系下达命令,务必保障这群人能够安安稳稳的通过了欧洲境内进入到西域以及河中地区,于是当地原本的卫戍军队迅速调整任务,转化为安保军队。并且从西域地区抽调了一部分,已经经过几年时间训练的当地人武装。这些人在进入凉州起事的腹地之后,并没有表现出让人担忧的事情。反而是被鳞次栉比的堡垒,震慑得有些找不着北。
而且他们家乡的广阔的草原上,也树立起了这样密度的堡垒,而汉人的耕田以及他们的牧场就在这样的堡垒附近,任何想要反抗的企图都将受到迅速的打击,而他们的生活则因为汉人的到来而出现了很多的变化,赋税的迅速减少,是他们可以迅速的积累财富,大量的生产劳动所得,让他们有了参与到商业买卖的兴趣。背书以提高的农牧产品收购价格,也让他们的积蓄迅速上升,以至于他们现在都有了不少的本钱去参与到体系经历的一些金融领域当中,不过他们对金融领域的了解实在是过于匮乏,以至于很多人都在里面折了本钱,好在苏宁的两种体系,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展现出了不少的潜力领域。这让大部分进去转悠一圈的人还是赚到钱活着出来了。
与此同时,各种农业机械也开始在西域地区广泛推广起来,原本不曾见过的各种植物也出现在了西域人民的面前,生活条件的迅速改善,率先表现在他们餐桌的丰富程度上,原本的葡萄酒照样鲜美,但刚刚传进来的辣椒也让他们回味无穷。暖和的棉袄开始在他们当中推广开来。丰富的种植收入,也让他们变得乐不可支。于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开始购置更多的土地,想要将自己的生产经营规模再扩大一些。这样一来,他们就需要更多的人手,帮助他们进行耕作。于是他们对于擅长耕地的汉人,就变得越发需要起来。
这让他们对移民工作也有了最大的兴趣,虽然说大部分进入西域,甚至河中地区的一名,都是进入了体系的,下辖农牧场这种工作只是一少部分进入了他们的田园之中,成为了佃户。但即使是这样小小的改变,也让他们愿意为凉州体系的新政策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移民们安全的渡过河西走廊,原本就是一个有些挑战的任务,这也正好是让他们这些机遇男儿表现一下自己勇敢的机会,所以他们是断然不会错过这次机遇的。
听说他们不知道的是,凉州曲溪的通货膨胀率已经高到了一个让人担忧的地步,苏宁为了降低被占领地区人民的反抗,刻意提高了各种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也好让他们尽早的过上安定的生活,这样一来导致的恶果就是这些农副产品在加工之后往往还收不回当时的收购价格。所以说,零售体系的巨大赤字在迅速的影响着整个体系的财务健康状况,但苏宁依旧坚持不断的开动铸币机,以缓解财政的压力,主要操作的方法无疑是饮鸩止渴,大量涌入市场的各种货币,尤其是面值庞大的银币,迅速的推高了当地的物价,使得当地老百姓的储蓄迅速贬值,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每积累多年的经营,几乎是在短时间内聚五贬值到了一个让人不敢置信的地步。
这种现象也迅速的引发了各个士大夫阶层的不满,不过苏宁对此的解释却非常之简单,因为在去年他就已经在各大报纸上尖锐的指出,通货膨胀将会迅速的到来,而对抗通货膨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劳动劳动再劳动,因为只有劳动才能够创造财富,而那些坐吃山空的寄生虫们,只能在劳动当中被通货膨胀击垮。
他的这份言论在当时就得到了劳动群众的坚决拥护和支持,而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则普遍的认为这是邀买人心的言论,或者说他是在骗取那些贫苦的老百姓,更加努力的为他卖命,然而时至今日,再也没有人说他是在撒谎了,反而都在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一份挣钱的营生?
其实不得不说,苏宁的经济观念还是十分落后的,他只想着用不断的劳动来创造新的财富,去抵抗通货膨胀,殊不知这种方式也是通货膨胀的一种中药来源而已,区别于不健康的软通货,这种硬通货带给世界的变化也很大。劳动创造财富的速度,不一定能够跟得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反而有可能被甩开更远的距离,当然,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念,在无奈的小老百姓身上是普遍存在的,而在一个非经济专业的象牙塔教师的心中,也实在是也缺少应对这种古代经济危机的策略。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针对这种通货膨胀率过高,物价上涨过快的最好解决方案就是对外发动战争,如果抢夺来的廉价资源,能够拉低市场上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