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看官,到现在为止,肯定会对一个事情感到非常奇怪:裘天赐不过是一个丐帮二代而己,而做为六扇门中低层领导的乔四,为什么要对裘天赐的事情如此上心?
这,首先又要提及到太祖朱元璋与丐帮陈友谅之间的矛盾。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大元即倾欲倒,黎民倒悬,群雄并起,各方割据,泰州张士诚虎踞江浙,淮右朱元璋鹰扬金陵,岳州陈友谅高视湖广。
偌大元蒙苦守半壁,已失其鹿,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手握重兵称王望帝,家家自谓四战之地纵横捭阖,然而,中华华夏之花落谁家,自不必多言。
几方杀伐多年,最终尘埃落定,太祖朱元璋深厌恶者,乃是张士诚以及陈友谅两人耳。
张士诚乃是江南盐商拥趸,天下之财十之占八九,驱财聚兵,强劲异常,太祖深谋,侥幸胜之,后数年,打压元末首富张士诚旧属沈万三也是余脉震荡。
而陈友谅这个人,则是朱元璋平生之劲敌,两人相较,皆出身苦寒,年即弱冠,陈友谅出自丐帮,朱元璋挂单和尚,同样都是靠着一步步军功升级,陈友谅对决朱元璋之势,恍若三国官渡,袁绍袁本初对阵曹操曹孟德。
鄱阳湖一战,六十万对二十万,陈友谅意外翻船,朱元璋成功逆袭,天下归朱之势确定。
至此,在大明一朝,丐帮这个组织是很不得势的。
为了躲避朝庭的打压,丐帮从此改变了路数,行侠仗义之事并不敢多为,而发家致富之必是热心,捞偏走斜已是常态。
岳州故地,有道是三国周郎阅兵旧楼岳阳楼,上有范仲淹范希文所书《岳阳楼记》堂堂皇皇,下有丐帮总舵魑魅魍魉。
裘三两这个孩子,心中从来没有过关于父母家乡的具体记忆,又遭到了多次的转卖,最终沦为丐帮八袋长老裘宗翰之子裘天赐伴读,名为伴读,实际的身份是:贱奴。
据大明律:“娼,优,乞丐皆不可入仕”,简而言之,就是说:丐帮以及他们的子女后人,是不具备通过科考入仕改变命运的资格的。
但是,上有律法,下有对策,此时的丐帮已经不再是北宋时候那个一腔正气,身无分文的丐帮了。经过了近百年的经营,现在的丐帮早己经是荷包鼓鼓,富甲一方。
有钱了,凡事都容易处理了,如果想改变子孙后代的命运,使银子买办易籍即可。
裘宗翰的长兄乃是丐帮总帮主裘宗望,这两兄弟暂时只有天赐一个孩子承继香火,而裘宗望又与大明三法司捕快乔四关系甚好。
乔四收足了银子之后,灵活操作一番,特意将裘天赐的丐籍转为商籍,使得裘天赐具备了参予科考入仕的资格。
大明实行四级考试制,即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转为商藉的裘天赐己经年满十五岁,他成功经过了院试、乡试、会试的考验,己经具备了“举人”身份。
只是此子性情太过暴戾,逼迫得伴读裘三两不堪忍受,以致于裘三两重伤了天赐之后出逃。
其实,光是看使用重金将裘天赐的丐籍转为商籍这一条,就可以看出丐帮对裘天赐的重视,裘三两此举惹得丐帮高层震怒,号令门下弟子共同追杀裘三两。
很可惜,其后的追杀行动非常不成功,丐帮弟子虽然遍及天下,始终抓不住裘三两的本尊,反而又被他伤了数名弟子。
一个江湖门派,特别是丐帮这样敏感的门派如此大举兴兵,很容易触碰皇家的忌讳,丐帮高层也不胡涂,暗中使出重金,托请六扇门乔四协同办案。
乔四几次收到过丐帮的好处,而自己又是裘天赐丐籍转商籍的保证人,这才参与到追缉裘三两的行动中。
两方协助,其利可以断金,大家围追堵截,最终将裘三两的活动区域压制在衡阳宝庆县的小小范围之内。
收到裘三两现身宝庆的确切消息,丐帮长老祁三英等与六扇门乔四会合,共同追裘三两至崀山将军崖。
在双方情势最不明朗的时候,乔四主动出击,运用了心理战术先安抚住了少年裘三两,随后,又用捏龙爪偷袭了裘三两。
乔四也是不得己而为之,为了升迁,他办案一连本着宁枉毋纵的主张,锋芒所至,枉死在他手下的人不少,那其中当然不乏善良的百姓,一个人如果被称作“蛇不过”,只证明,这个人在江湖上的声名并不好。
但,又能怎样呢?!在公门中人的眼中,在这世上,本来就只有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区别,从来就没有绝对意义的好人与坏人之分。
第二天,终于雨过天晴,乔四带队顺着扶夷江搜索,果不其然,在下游五里处的浅龙湾中,打捞到了一具少年人的尸骸。
河滩之上,六扇门的杵作席地进行现场查验。
有人弄来了一张太师椅,一身官服的乔四居中而坐,今天,他手中竟然拄了一把刀。
刀是六扇门的,它代表的是法律,法律是绝不容小民侵犯的!
太阳己升至半空,乔四沐浴在阳光中,在他的后面,仍然拖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他背后的官服也因为照不到阳光显得异常的黯淡。只能说,无论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绝对的光明,任何东西都仍有阴暗的一面。
人间四月,两岸花木繁荣,这,本来是一年中最美好的阳光,怎奈空气中有一股恶臭,尸体上散发出来的恶臭。
杵作的检验结果一条一条的报了上来:因为其下落过程中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