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红色莫斯科>第1314章

科伊达的分析没错,虽说部队进攻时,无法携带地雷,但他手下的那些团长们也不可能命令战士扔掉这种宝贵的物资,而是找地方隐蔽起来,准备要使用再找回来。

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的第562团团长马杰沃中校,接到科伊达的命令后,立即命人把另外两位团长叫了过来,对他们说:“团长同志们,虽说敌人因为天黑已经停止了进攻,但等天一亮,他们肯定会再次发起进攻的,因此我们必须连夜抢修工事,并在阵地前布置雷区,以阻止敌人的步兵接近。”

“马杰沃,”马杰沃的话刚说完,第564团团长克雷巴中校就开口了:“我们应该到什么地方去寻找地雷,来布置这该死的雷区呢?”

“克雷巴中校,”马杰沃望着对方说道:“我知道你们团还有不少地雷,在白天对德军第3装甲师发起进攻前,都找地方隐藏起来了。如果没有雷区的阻隔,一旦德军发起进攻,他们就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冲到我们的阵地前。”

马杰沃所说的意思,其实克雷巴心里也明白,但他一想到隐藏地雷的地点,距离这里差不多有十公里,就感到隐隐头疼:“马杰沃,我们隐藏地雷的地方,距离这里大概有十公里。如果我们现在回去取地雷,一来一回,差不多就是一个晚上的时间,那谁来修复被敌人炮弹摧毁的工事呢?”

没等马杰沃回答,一旁坐着没说话的第568团团长卡沙特金中校就开口说道:“我看取地雷的工作,还是交给我们团来完成吧。”

肯定是担心马杰沃不同意,他还特意补充说:“两位团长同志应该很清楚,我团在接替第305师防御,抗击骷髅师进攻时,就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如今全团只剩下不到两百人。这么点兵力用来修工事,可能少了点,但用来搬运物资,我觉得还是足够了。”

“马杰沃!”听到卡沙特金这么说,克雷巴没有立即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扭头望着马杰沃问:“你怎么想的?”

“我看可以。”马杰沃听后点点头,对克雷巴说:“如今你我两个团的兵力还相对多些,用来执行防御任务,是再合适不过了。至于搬运地雷的工作,我看就交给卡沙特金中校的第568团吧。”

三位团长达成共识后,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由卡沙特金率领,在第564团的向导引导下,前往第564团隐蔽地雷的地域;剩下的人,则在阵地上争分夺秒地抢修防御工事。

卡沙特金明白地雷在防御战中的重要性,因此出发之后,他就立即命令步兵急行军。十公里道路,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赶到了。

在向导的指引下,他们起出了第564团隐藏的地雷。当卡沙特金准备命令部队返回时,他手下的三营长对他说道:“团长同志,弟兄们赶了这么远的路,如果不休息一下,就立即返回的话,恐怕不等回到阵地,就会被累垮的。”

卡沙特金知道三营长说的是实情,部队昨晚偷袭科切托夫卡的敌人,白天又对遭到炮火打击的德军第3装甲师展开进攻。战斗刚结束,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近卫第81师布置的防御阵地。别说战士们疲惫不堪,就连卡沙特金也累得够呛。

有那么一刹那,命令部队原地休息的命令差点脱口而出,好在他的理智及时地制止了他。他摇着头对三营长说:“少校同志,我也很想让战士们好好休息。可是不行啊,假如我们不能及时地把地雷运回去,并赶在敌人的进攻开始前,完成雷区的敷设。一旦德军的地面进攻开始,他们就能快速地推进到我们阵地的附近。”

对三营长说完这番话之后,卡沙特金又把战士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同志们,弟兄们,我知道经过连番激战,大家都疲惫不堪了。我也想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再搬着东西返回阵地。可是不行啊,同志们,不行啊。如果我们不能按时把地雷运回去,并布设好雷区,那么德国人就会在白天的进攻中,轻松地冲到我们的阵地前......”

卡沙特金的这番话,让战士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一名战士上前一步,大声地对卡沙特金说:“团长同志,您放心,我们就算再累,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地雷都运回防御阵地。您下命令吧!”

战士的话音刚落,队列中就传来整齐的声音:“团长同志,你就下命令吧!”

见到自己的战士如此通情达理,卡沙特金的心里感到很欣慰,他微微颔首之后,把手一挥,大声地宣布道:“出发!”

就在第188师的指战员在紧张备战之际,远在普肖尔河畔司令部里的索科夫也没有闲着。他问刚收到了电报的萨梅科:“参谋长同志,第182和第384师,以及从东面调回来的两个师,什么时候能赶到阻击地点?”

“第384师师长格里岑科少将报告,他的部队如今距离阻击阵地不足八公里,随时能对第188师实施增援。”在汇报完情况后,萨梅科有些迟疑地问索科夫:“司令员同志,您真的打算现在就把第182师投入战斗吗?”

索科夫抬起头望着萨梅科,惊诧地问:“参谋长,有什么不对吗?”

“司令员同志,您应该还记得,几天前我们刚给第182师补充了一批老弱残兵,严重地稀释了部队的战斗力。”萨梅科觉得此刻还不是把第182师投入战斗的时候,便劝说道:“我们需要的是有战斗力的人,而不是单纯的人数。如果把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老人和孩子


状态提示:第1314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