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让思念和不舍变得更加浓郁,对舒菡的爱让彭斟恨不得每时每秒都守在舒菡身边,但是一切都还没解决,这种任性的想法如果实施,不仅会影响大昭的战争,背上千古的骂名。
就连舒菡也会受到牵连,所以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赶快解决眼前的麻烦,结束两国的战争。
想到这,彭斟决定进一步加快自己的计划。
他回到了莫日根的身边,观察莫日根今天的情况。
莫日根看见彭斟回来,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想要倾诉自己的一切难过。
对于莫日根来说,身边的所有亲信都因为布和的事情远离了自己,他在军中的威信也因为流言变得越来越低,没有人相信他,敬重他,也没有人值得他信任,只有彭斟,在莫日根的眼里只有彭斟是值得信任的。
一是因为彭斟出现在她最需要人安慰的时候,在这段低谷中搀扶了莫日根。
还有一点是因为莫日根是个很多疑的人,所以只要他对别人做过坏事,他就会以为别人一定已经知道并且在怨恨他。
而彭斟出现在莫日根身边的时候很晚,刚好是莫日根没有心情做坏事的时候了,所以莫日根很相信彭斟,因为他觉得对于彭斟自己无愧于心。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其实对彭斟,他也是有愧的,因为之前他想要侵犯的舒菡,就是彭斟的未婚妻。
莫日根想要跟彭斟倾诉,彭斟也就装作自己想听的样子,而且彭斟也想知道,自己不在的时候,自己的的计划又推进了多少。
但是莫日根说来说去,还是自己心里的那些委屈,所以彭斟听得很无聊。
就当莫日根提到新来的元帅给自己难堪,给自己下马威的时候,彭斟感觉计上心头。
于是他装作为莫日根抱不平的样子问莫日根为什么不跟新来的元帅对着干莫日根并不傻,如果是在平时,莫日根一定会发现彭斟这句话中隐藏的引导性。
但是此时的莫日根太沮丧了,所以只是一门心思的觉得彭斟是对自己好。
他哀叹着和盘托出了自己此时的困境,本来就不得民心的莫日根在面对中荣王新指派来的副元帅来更加不占优势了。
而新元帅自带皇命,自然是高人一等的,再加上这位新元帅来了就说明中荣王对莫日根的不满。
尽管军中的人不知道中荣王是因为被带了绿帽子才对莫日根不满但是他们还是看出了这种不满,所以更对莫日根没有什么好脸色了。
彭斟听莫日根说了这些觉得自己的决胜时机已经来临了。
他对莫日根说:“将军,属下不知道将军这些日子竟然受了这么多的委屈,将军家大业大,为何到了这边疆,反而要受这种窝囊气。”
莫日根听了这话更觉得自己万分委屈,只是他在彭斟的话里似乎听到了别的转机,那就是自己的家族。
莫日根以为中荣王只是不满自己在边疆毫无战绩,却没有想到是因为大祭司那边已经向中荣王说了那些不可名状的话,所以莫日根也不知道自己的家族此时已经被严密的监视起来了,并且正在腹背受敌。
此时的莫日根只觉得家族是自己最后的支柱和翻盘的本钱。
现在大昭与中荣两方僵持,无法取胜,但是两国尚且有很多力量还没有加入这场战争,其中就包含很多家族自己养的军队。
这种军队通常不会有很多人,但是胜在都是精兵。
通常来讲,这种家族军队不会加入两国交战,一是因为两国国力本就均衡,不如在决战之时再使用这种力量。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就算因为大臣的家族力量获胜,两国的皇帝也对这些家族军队的实力损耗乐见其成,不会拨给补给,这些折损在大国的较量中不起眼,但是放在单独的家族中却很是让人肉疼。
但是莫日根此时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这么多天来自己受的委屈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让莫日根觉得只要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皇帝能够重新重视自己,那么家族力量的损耗是无所谓的。
其是莫日根能这么想也不无道理,但是问题就出在,中荣王对于莫日根的不悦,并不仅仅是因为莫日根没有取得胜利,而是因为莫日根给中荣王带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并且意图谋反。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臣子无能可以,只要没有太大的过失,那么一时的无能是可以看在家族的根基和以前的功绩上来互相抵消的。
但是当一个臣子想要谋反,这件事情是不能够被忍受的,并且在这种时候,深厚的家族根基和重要的功绩只能让皇帝觉得这是一个臣子谋反的资本。
莫日根对这些一概不知,还一本正经的想着要给自己的错误买单,这不得不说真是一件凄惨的事情。
彭斟知道莫日根已经动心了,所以决定给莫日根再火上浇油一次,他一边怜悯着莫日根的遭遇一边引导莫日根动用自己家族的力量,直到最后莫日根已经彻底接受了彭斟的建议,机组碍彭斟的眼皮子底下修书一封,托人寄回了自己的家族。
殊不知那个他以为信任的人其实是中荣王安插在他身边的探子。
中荣王在每个大臣身边都会安插探子,尤其是外出打仗的将军。
本来这个探子也会将一些来往的书信告知中荣王,但是都是一些普通的家书,所以中荣王并不介意。但是这次,事情变得很不简单了。
中荣王看到探子发过来的消息立刻大发雷霆,看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