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水浒有天庭>第二九七章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在此基础上,通过战争,将火药、火器等军事科技传到金、西夏和蒙古,再通过后者特别是蒙古的西征,传入阿拉伯和西方,开启了热兵器和近代文明的崭新时代。

“咦,这就是可以开花的炮弹?”李陵拿着小炮和炮弹仔细观察着。

这种小炮模型,一头细,一头粗,细的一头开口,粗的一头是发射炮弹,加固防止炸膛用的。

而炮弹圆溜溜的、黑乎乎的,中间有一个孔,有根引信可以点燃,这样炮弹出膛后一段时间会在爆炸,难怪叫“可以开花的炮弹”了!

而且这种扮相,让他想起了“日出东方唯我不败”的东方不败,徒手接炮弹的一幕,她手接的炮弹,便是这种圆溜溜、黑乎乎,一头还冒着火光的炮弹,乍看上去就跟一颗长了细尾巴的大铅球。

而东方不败是什么年代的人物?

东方不败是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日月神教教主,由于《笑傲江湖》中武当掌门冲虚道长和令狐冲比剑时所使“太极剑法”是武当祖师张三丰所创,而张三丰是元未明初“元延佑年间公元1314年~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时期人。

关于笑傲江湖的年代,金庸老先生说过是没有朝代的。而就小说内容而言,是以明代的背景为蓝本编写的,比较合适的定义应该在明(永乐)后到清(康熙)前的这段时期。

“那时候出现开花弹并不令人稀奇,然而距东方不败时期至少有一两百年的大宋,现在震天雷凌振就发明了开花弹了?”李陵瞅了瞅其貌不扬的凌振,大为振奋,这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民族自豪情绪。

要知道现在是1113年,而969年才出现了捆绑着火药包的射击箭(火箭);1000年又发明了能徒手投掷的火药包(火球),以及可以向四周发射金属刺的火药包(火蒺藜)。

火药运用在武器上,是武器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前文已述宋代没有发明火药,宋代没有发明火器,然而火药与火器的结合“火药器械”,却是大宋发明的。

北宋时期,火药器械制造已是国之大事,管理规范、规模宏大、分工细致。仅军器监就雇佣4万多人工,下设火药作、青窑作、猛火油作、火作等11个大作坊,每日生产弩火药箭7000支、弓火药箭10000支、蒺藜炮3000支、皮火炮年,为抵御西夏对兰州的进犯,一次就领用火箭25万支。

北宋末年,又发展出“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威力巨大的火药武器。火器一炸,声如霹雳,响动如雷;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震天雷”凌振的绰号,就是这么来的,以物为名,以震天雷为名,响亮大气!

原本历史上1126年,李纲就用霹雳炮等重火器击退了围困京城开封的金兵;1161年,南宋文臣虞允文在著名的采石之战中,又用霹雳炮击败金朝御驾亲征的天德皇帝完颜亮,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挽南宋于既倒。霹雳炮因此成为火器史上最传奇的武器之一。

不过这种霹雳炮、震天雷都是发射时的响动犹如晴天霹雳,其实打的都是实心弹,比现在李陵手上拿的东西,落后了一个时代啊。

近代之前的炮弹大多是实心的,所以没法说落地就爆炸。后来发明了空心弹,所以就出现出膛后一定时间爆炸。

这个原理是炮弹上有个捻,在泡汤点燃火药后引燃炮弹的捻,然后炮弹出膛后一定时间,捻烧完了就会爆炸。

至于圆形,是最早炮弹不会爆炸,所以追求的事快速的装填圆形的只要对准后塞进去就好,其他形状的得找正反方向。

其后的空心圆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进的,当进入热兵器时代后,人们才又开始追求枪弹的空气动力设计了,炮弹开始变得狭长!

再说实心炮弹是当时最常见的一种弹药,约占各国军队弹药配给和使用总量的70%~80%。这种炮弹的结构极其简单,一个固体的铁球而已。

相比其他弹药,实心炮弹的最大优点就是加工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也不高,易于生产和迅速补充。而且实心的炮弹穿透力很好。

在战场上,实心炮弹适于射击各类目标,不仅可以杀伤人员和马匹,而且可以破坏棱堡等野战防御工事。因为其弹道低伸,造成的毁伤呈线性,所以密集的步兵纵队和步兵方阵往往是比较有价值的射击目标。

而队形单薄的步兵横队和骑兵则不宜于使用此类炮弹。据记载,实心炮弹可以轻而易举地打穿20排步兵的纵队,而且,在较硬地面上的跳弹仍然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凌振,这种可以开花的炮弹怎么发射?”李陵把玩着比实心弹高了不止一个档次的“开花弹”问凌振道。

这种刚刚出现的东西,还不能命名开花弹,而且肯定不如现代炮弹装填发射那么简单便捷,果然,只听凌振指着小炮介绍道:

“用时先将火药装入药室,间以木,加土寸许。”

“这个是药室吗?”李陵一头雾水的指着小炮的头部问道。

结果,必然闹了一根大乌龙。

“药室是这个尾部宽大的地方!”凌振耐心讲解道,一点儿也不在意李陵问的小白问题。

毕竟不是专业的士兵甚至炮手,人们对这种炮真的是知道的也和一无所知并无多大差别。

“哦,然后将炮弹放入,便可以发射了对吧?”李陵急于挽回颜面,充作内行的说道,表示自己不是白痴啊。

<

状态提示:第二九七章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