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水浒有天庭>第五二一章 孙武的后代孙坚

后来于扶罗被袁绍击败,张杨也顺利回归了,得以东山再起董卓委以重任,张杨当上了建义将军、河内太守。丁原旧部大多投靠了董卓,虽不免有拉拢的意思,但张杨能成为太守,跟他的旧交们的关系应该更大。

初平三年(192),曹操当上州牧后,为表示对朝廷的忠诚,派使者到长安上书。但使者途径河内时却被张杨扣留,最终他又能平安过境,全靠董昭的周旋。

董昭对张杨说:“袁曹虽为一家,势不久群。曹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当故结之。”

张杨最终接受了建议,不但给使者放行,还上表推荐曹操。而同时“太祖遗杨犬马金帛,遂与西方往来”,从此看出张杨很会应对时局变化,这回出乎意料的和曹操拉上关系。

话说董卓被吕布刺死后,汉献帝因为李郭汜作乱而流亡至河东,这时,张杨抓住机会率兵前往安邑救援,被拜为安国将军,封晋阳侯。

当时张杨想把汉献帝迎回洛阳,但是诸将不肯从,于是张杨回到野王,无论如何,这回张杨又做了回忠臣了。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杨奉、董承、韩暹携带汉献帝回洛阳,没有粮食吃,张杨于是携带粮食于回洛阳的路上迎接汉献帝,和汉献帝一起回到洛阳。

正当人们以为张杨将身居要职时,张杨对诸将说:“天子应该是和天下人一起的,现在天子有各位公卿大臣的辅佐,我可以在外捍卫大汉朝,怎么可以留在京都呢?”

他放弃了在朝为官的机会,硬要回去做太守,朝廷无奈之下,也只好授予他一个大司马的虚位,算是对他的奖励。

从这里看一看出,张杨这个人其实并没有很大的野心,至少是忠君爱国的,这样的人在三国中真的很少,就连以仁德著称的大耳,都想自己做皇帝。

张杨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走投无路的吕布来投奔他。张杨对待吕布,确实很够朋友,吕布先后两次投靠张杨,张杨都没说二话。

吕布第一次投靠张杨的时候,已经不是当年他身边那个英气逼人的小兄弟,而是从袁术那里落魄地逃过来的流寇模样。

也许张杨本来不会原谅当初见利忘义,杀掉有恩于自己主公的吕布。但看见当年如弟弟般的吕布落魄成这样,不由得心软。

之前在南阳掠夺财物,被袁术赶走,军纪差?没关系,当年在建阳大人府中的兄弟们如今只剩你我二人,有什么需要的,我一定会帮忙。于是,张杨无私地养着吕布,吕布也有意向一直住在这里。

不过,张杨为人好,但他的手下不这么看。知道李在悬赏吕布,暗中想要捉拿。连吕布都知道这种事情,张杨不可能不知道。

吕布亲自向张杨摊牌,张杨只是点头,然后吕布带人离开。

作为一个好人,张杨是非常为难的。一边是自己的部下,一边是曾经一起共过事的好兄弟。他既不想伤害吕布,也不想吕布知道他部下的计划而伤害到他们,因此,陷入两边都得罪的尴尬处境。

第二次吕布投靠张杨,是他在袁绍那边惹祸后,明白真正对他好的的确只有张杨一人,于是灰溜溜地回来。

张杨没有计较之前的离别,照旧收留他。张杨可真的成为一个扶危救难的朋友了,不过这一次时间也很短:

吕布不久后变应邀张邈邀请他坐镇兖州后,又离开张杨,去要更大的利益偷袭曹操,当上州牧。

只是好景不长,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围吕布下邳,张杨与吕布的关系向来比较好,想要去救援,于是率军前往东市,遥与吕布成掎角之势。

结果张杨部下杨丑,将张杨暗杀,去投靠了曹操。后来没过多久,吕布也身死白门楼。

可惜了张杨,真心是一个老好人,可就不适合生在这种乱世之中,有妇人之仁的人,就算再武勇,也不适合做一名领兵的大将。

第十六位诸侯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这是三国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据传为孙武的后代,官至破虏将军,豫州刺史,乌程侯。

提起孙坚,我们大致知道他是东吴老大孙权的老爹。不过,孙权是富二代,但孙坚绝对是地道的穷一代。

关于孙坚的家世,《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盖孙武之后也”。是大军事家孙武(《孙子兵法》的版权所有人)的后裔。

其实,这很可能是发达以后的孙家人编排了一些家族往事,一厢情愿地给自己脸上贴金。翻开相关资料,我们还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孙坚老对手曹操、刘备们的家世同样也不简单:曹操,大汉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人;刘备,中山靖王刘胜的家族支脉。

其实,曹操和曹参的渊源,也许我们至今理会不清,可奸雄有一位实实在在的太监祖父,叫曹腾,我们却是心知肚明的,而“草鞋哥”刘备的这位祖上,着着实实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如此盘综错节的家族人物关系,堪比韩剧狗血剧情。

对于这种“名人效应”,终其原由,和现代一个人评了先进,总会寻个枪手谱写许多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或者意向评先进的,也会想方设法编排些可歌可泣的点滴往事为自己扯旗拉票,恐怕是一个道理,卖膏药的张角若是得了天下,恐怕张良就是他的先祖了。

当然,我们姑且抛来孙坚云雾缭绕的家世,来看看发家之前的生活境况。《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少为县吏”,换句话说,就是机


状态提示:第五二一章 孙武的后代孙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