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公司出版社批准成立的消息,让李忠信感觉到十分激动。
李忠信清楚,出版社成立以后,忠信公司国产漫画的发行和他要找专家学者,找一些翻译撰写现代实用技术工具书的事情,很快就会实现。
李忠信不光要搞实用技术的工具书,他还要想搞一些科技前沿之类的实用书籍。
忠信公司在江城这边建设科研实验室,就是为了科技升级,把这些前沿科技用书本的形式传播下去,就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前沿科技,也会让人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的理念更多。
这个时候,国家对于实用技术的工具书还没有足够的重视,一个企业想要获得技术改造升级,基本上就是等靠要,只有国家或者是上级的领导发现新的实用技术,或者是从外国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后,才会进行技术的升级改造。
企业方面的升级改造困难重重,而一些想要出来创业或者是做一些小厂子的人,想要获得技术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很少有出版社会出版这样类别的丛书。
李忠信觉得,忠信公司的出版社成立以后,他要找一些有识之士,搞一些专门介绍技术创新,以及生产技术的系列丛书。
忠信公司搞的这种系列丛书方面,一定要让有一些文化的人就能够看懂。
比如机械加工的工艺,这个是今后中国制造业的脊梁,只有加工出来精细的合格零件,才能够做出来精细的机器。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是工件或者零件制造加工的步骤,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比如一个普通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是粗加工-精加工-装配-检验-包装,就是个加工的笼统的流程。
机械加工工艺就是在流程的基础上,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是每个步骤,每个流程的详细说明。
比如,上面说的,粗加工可能包括毛坯制造,打磨等等,精加工可能分为车,钳工,铣床,等等,每个步骤就要有详细的数据了,比如粗糙度要达到多少,公差要达到多少。
技术人员根据产品数量、设备条件和工人素质等情况,确定采用的工艺过程,并将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这种文件就称工艺规程。
总的来说,工艺流程是纲领,加工工艺是每个步骤的详细参数,工艺规程是某个厂根据实际情况编写的特定的加工工艺。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车工也好,钳工也罢,这些工厂当中的师傅们只单一地把技术工艺和方法教给自己的徒弟,很少有系统的书籍对这些东西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区分。
这类书籍一旦印刷成功,对于中国机械加工方面的人才将会启到相当大的帮助,也会为中国制造也的崛起贡献出来很大的力量。
这个时代的人,一般都是口口相传或者是手把手的教,他们总有一种想法,那就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中国在各个行业当中的发展速度都相当慢。
机械加工类别的这些书籍,由最为简单易懂的入门知识开始,一直到合金刀头如何进行打磨,零件怎么在卡盘上固定,逐渐进行加深,通过看这些实用的技术类别的书籍,刚刚加入加工厂子的年轻人就能够快速地掌握其中的窍门。
正常情况下,一个车床的学徒工要将近三年的时间才能够出徒,而有了这些辅助的工具书,在师傅的指点下,差不多一年半载就能够出徒,这样一来,就会让国家的机械加工产品快速实现量的质变。
李忠信想要搞的这种书籍,在本质上和后世那些泛泛而谈没有太多卵用的书籍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他准备把这些工艺和技术进行系统化处理,在江城这边找一些手艺十分好的老车工师傅,把他们工作时候的细节进行一些记录。
书中大多数知识都相当于那种口口相传的模式,也就是说,通过看这些书籍,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车间里面的车工老师傅在旁边传授一般。
再比方说,加工工艺当中的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保温、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金属物理的发展和其他新技术的移植应用,使金属热处理工艺得到更大发展。一个显著的进展是年,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
30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使炉内气氛的碳势达到可控,以后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红外仪、氧探头等进一步控制炉内气氛碳势的方法。
60年代,热处理技术运用了等离子场的作用,发展了离子渗氮、渗碳工艺;激光、电子束技术的应用,又使金属获得了新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这些技术的出现,改变了金属材料表面或者是内部的组织结构,让车床等加工出来的构架更加坚固耐用。
中国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只有少数大型工厂当中有热处理的车间,而这样的技术更没有进行广为流传。
一旦忠信公司出版的国内外热处理的工艺技术出现,将会加速中国热处理工艺的进程。
无论是热处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是刚刚到热处理车间的年轻员工,他们都会从中汲取到一些先进的经验。
这种书籍出现在各个有热处理车间以后,对于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