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喝酒,是想狂欢吗?我怎么觉得,你搞得跟我过去在酒吧,与那帮朋友疯玩时是一样的?就是由着性子来,互相吹捧和互相伤害?”
“精辟!妍子,你说得精辟。就是这样的,在酒精的掩护下,互为对方负面情感的垃圾桶和安慰剂,就是这样的。”
“哥,以后不能这样喝酒了,你不知道,看到你刚回来的样子,我有点心酸。”妍子说这话有点动感情。
“不会了,妍子,这一生再碰到这样的机会,应该很少了。”我说这话的时候,仿佛在和某个生活告别,也仿佛带着莫名的伤感。
接下来的生活,可以说是严谨了。每天比较固定的作息时间,用以让安定的氛围稳定妍子焦躁的情绪。每天早上,我坚持打坐。白天的锻炼和看书,又恢复了常态。
严谨的生活,将思维范围固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是一种安全的方式。
人的身体的有限性是注定的。生命的长短是时间的有限性,健康状态是质量的有限性,活动的范围是空间的有限性,力气的大小是能量的有限性。各种有限性,导致了你的不自由。为什么会感到不自由呢?因为思维的无限性,对比在那儿呢。
当人的思维从身体里产生出来后,它就产生了自我的逻辑,自我复制和蔓延,造成了一种无限性的错觉。怎么做是受控的,怎么想却随意弥漫。
所以,要给思维划定边界,让它不至于扩充到身体能力之外的地方,造成心理的压迫。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一种受控的思维习惯来约束自己的想象。如果想象无法约束,yù_wàng就会产生,并冲击身体,造成不舒适的感觉。
打坐,就是同时协调和控制思维和身体的好办法。身安住、心安住,人就安住了。虽然,这对这套理论还是有怀疑,但可以试着实践一下,关键看疗效。
这里有个例子,也是在看书时发现的,有可能说明这个道理。有一个在家的妇女,停止一名高僧,这名高僧叫他参“随它去”。这种具体的参禅方法和思想实验,我不太清楚,但据我想象,就是对现实中一切发生的事情,在思维层面故意不重视,任由现实发生,接受一切,对一切不过分上心的意思。
这位家庭妇女就一门心思实践这个“随它去”,整天按习惯生活,并不对任何特定的事情上心,保持了心灵的待发状态,未对任何目标击发。我是借用了射击原理,当你全神贯注瞄准目标时,手指搭在扳机上,无知无觉做击发动作,并不考虑枪何时响起,这种待发状态,是心智最集中、受干扰最小、最平静最舒服的状态。
一天,有人急忙跑过来告诉她,她家着火了,她不以为意,说了声:“随它去”。一天,有人来告诉她,她小孩掉进井里了,她还是说“随它去”。就这样无牵无挂而严格保持的状态下,终于有一天,她丈夫烧火,她炸油条,当她把面从空中丢掉到沸腾的油锅,炸声迸响,她突然开悟,当场将油锅住地下一倒,拍拍双手,欢天喜地地去庙子找大师求证去了。他丈夫和邻居都说她疯了,但大师却证实,她确实开悟了。
这是将所有思维用一个念头束缚住,形成万法归一的状态,当一也没有的瞬间,就证悟空性了。是这样解释吗?
北京的天气是越来越不适合居住了,主要是雾霾比较严重,我在做身体素质训练时,明显感觉到嗓子不舒服,有时动作大了,还有咳嗽的症状。岳父母商量,是不是搬回温州去住,以利于妍子的状况。等他们把养老院近期的事情安排好了,就可以出发。
岳母建议,可以等朱先生从日本回来,到杭州,我们先去拜望朱先生,也让她给妍子号号脉,拿意见,再回温州,等待孩子的降生。这段时间,只有买些空气净化器在家里,勉强支撑。
当然,全家回温州也很简单,反正温州家里什么都齐备,没什么需要特别准备的。
在一天早上,我打座时,观察自己的呼吸,仿佛微弱到难以察觉的程度。整个人进入了某种恍惚的状态,似梦非梦。这时,我仿佛看到朱先生正在给我演示那个周天循环法,只是一瞬间,他就不见了。我又仿佛看到董先生,严肃地看着我,不知道是责备还是生气的样子,我没多大感觉。当时的心理状态是平静的,对这些境像,犹如看一部画面模糊的电影,没太在意。
过了一会昏沉的状态,被一阵响动惊醒,是楼下传来的。妍子还在熟睡中,我悄悄地出门,掩上的房门,下楼时,看见岳父母卧室灯开着,他们在说话。我听声音比较异常,就走近了些,不注意,把一个花架子碰了一下,发出了声响,被岳父看见了。
“小庄,你下来了,妍子没醒吧?”
“没呢,我出来时,反门关上了。”
“那就好,有一个消息,我们也是刚接到的,你既然已经醒了,我们就先告诉你”他让我进了卧室,他过来,将卧室门关上,这个动作,让我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
“朱先生去世了,我们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是他北京的学生打电话通知我们的。”
这个消息太意外了,我连忙问到:“确认了吗?倒底是怎么回事?”
“我也给浙江那边学院的人打过电话了”岳父说到:“确认了,学院还在准备他的后事。他是在日本讲学途中,遇到车祸去世的。”
他大概给我描述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