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之时,全城寂静,最近京城不太太平,就连一向最受皇宠的升龙观,都被当今天子下达了旨意为假道,剥了传承国师之位。

不过因为着升龙观还奉有一位真仙,也就是曾经的钟家大姑娘身上“护国真仙”和“清源显惠真君”的称号依然在,所以升龙观至少还能勉强以道门的身份在京中立足。

只不过民众们很明显的感觉到了,升龙观在民间口碑的衰落,取而代之,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前朝大楚的国教白莲教开始被人们所忆起,渐渐的开始有人在公开的场合谈论旧朝,认为就算是朝代更替,做为曾经的国教也不该被定义为邪教。

以前这样的言论无论是太祖时期还是元治帝统治时期,都是不允许出现的,但是现在人们可以公开讨论,而似乎上层的统治者并不太在意了……

民众们所感受到的只是最外表的一层,而上层的统治者们则经历着更加隐秘而震撼的变化,这种变化初期或者并不明显,但是却一点一点的显现出成效。

那就是安国公府的势力逐步的增加。

以前的时候,是皇后故意放出太子重病的消息,想联合梅妃将安王推上台面,跟贤王打擂台。皇后的想法,是要安王贤王鹬蚌相争。钟晓欣查出了梅妃同安王是贵血一事,不论她们是不是白莲内应,皇后都认定了元治帝想要抬举这个庶子,只要有元治帝的这种态度在,皇后就不信梅妃和安王会不动心。

只要安王想争,皇后不建议帮他提供一点的助力,反正争来争去,不过是些政治资源,皇后有钟晓欣在手里,太子的命能保住,想除掉安王时,给扣个白莲内应的帽子,一分钟就能将人干掉。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

钟晓欣因为迟四失踪一事,不管不顾的跑到江南,太子在贤王的算计下又再次毒发。皇后光顾着太子的事就心力交瘁,元治帝偏又好好的开始性情大变。

梅妃则更是个扶不起的……

皇后以前以为梅妃只是不像贤妃那样喜欢争宠,当然啦,那时后宫三分天下情势稳定也没什么可争的。

而如今太子明面上无法继位,明明梅妃已经有了一争之力,可是梅妃这没出息的,竟然再三推拒皇后要扶安王的暗示,甚至不理会安王自己的意愿,真的就趁着这段时间皇后无暇顾及政事,将人赶去了封地。

皇后之前还有心算计,一直拦着安王不让离京。却在太子中毒之后,被安王躲到了封地,并且安国公府趁着这个机会势力大涨。

朝堂上的大巨有眼睛的都看的明白。

太子的身体已经垮了,安王和梅妃又是这样一副对皇位避之不及的样子,那么在成年皇子中,有身份背景能够继位的,也就只有贤王一个人了。

一时间,皇后苦心经营出的先让两王相争,再太子得利的场面并没有出现,朝堂之上反倒都相信了贤王继位的结果,特别是元治帝突然的性情大变,开始公然支持贤王,以前还在旁观和中立的大臣们也纷纷开始向贤王靠扰。

皇后揉着眉头看着东宫中的一个小水池。

她也没有想到,好容易联系上了钟晓欣,将太子又一次救了回来,却等到她想要再谋朝局时,局势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

再这么下去,太子就算身体没有问题,早晚还是要被贤王给拉下马,可恨的是元治帝现在专宠贤妃,还下旨让皇后久住东宫照顾太子的病情。这根本就是绝了皇后的后路,不让她回宫,她这后宫之主还做什么主,只怕现在宫中已经是贤妃一手掌握了,而那没出息的梅妃只怕连声都不敢吭。

皇后就静静的看着水池,在这样宁静的夜里,突然就想起了她的婆婆,那个曾经帮着丈夫打下天下的女人,虽然这世上并没有她的传说,但其实该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常皇后才是太祖得江山的根本,无论是她的天佑之血,还是政治格局和经营手腕,甚至她前瞻性的远大眼光,都远不是一般的女人能够有的。

那个人简单就是天生的赢家。

哪怕已经年老色衰了,她也能够凭着个人的魅力,得到丈夫一生的尊重,忠仆至死不渝的忠心,以及四十岁高龄还能再生育一个子嗣,子女双全。而她,一手建立起来的力量也公平的分配、照顾到了每一个人,哪怕30年过后,大家也都基本上按着她当年离世时的安排活着。

反观卫皇后,就算生来高贵,被选做圣女,可是旧国亡了,在新朝成为皇后,却始终不得丈夫的欢心,唯一的儿子从小身体虚弱,如今更是成天的命在旦夕,可是她却不能抛下政治专心的陪他,因为无论是谁上位,都不可能做为庶子,容得下身边还有一个太祖嫡支嫡脉的子孙安稳的活着,将更何况还是曾经有正经继承权的太子。

饶是卫皇后一惯的心思沉稳,也实在不知道眼下的局势该怎么破掉,元治帝的变化太突然,而皇后手上可以翻转一切的王牌就是钟晓欣这个真仙,偏她还不是卫皇后能够掌握在手中的资源,两个人是合作的关系,就算皇后曾经许以帝王之位,但其实皇后也看得出来,钟晓欣并不是这么在意的。

她如今手中,并没有一个可以能够由她来全权掌握的可用之棋。

皇后正想着,小水池的水突然泛开了涟漪,皇后激动的站了起来,她一直在等着钟晓欣的来到,哪怕是昨天治疗过后,太子今天的情况良好,并没有中毒加深的迹象,可是皇后如今满满的不


状态提示:635 重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