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隐龙惊唐>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孝恭效忠

ps :感谢书友“咋就不一样”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李孝恭喟叹道:“这已经是上一辈的恩怨,你何不就让它留在上一辈呢。”

“可元凶还在。”

“我也不认可陛下当年的做法,但,连太上皇也原谅了陛下,你身为晚辈,又何必执拗于此事呢?”

“太上皇当时是没得选择,否则,为何会在得知我的身世之后,给我、李靖、李勣、李道宗留下拨乱反正的遗诏?”

“我知道。”李孝恭点点头,“你不要这么看着我。我是真知道。李勣手中的那方遗诏,就是太上皇托我转交的,只是我当时不好亲自现身,这才令心腹之人前往转交的。”

李沐惊讶了,不,是惊愕。

没想到李渊竟还埋了这么一手。不过细想想也对,连李道宗都是辅臣之一,以李孝恭的宗亲身份和在军中的声望,没有道理将李孝恭排除在外。

看着李沐惊愕的神色,李孝恭道:“你小子也不想想,若无太上皇的旨意,我与承范还有满朝宗亲,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容忍你为所欲为,践踏皇权。”

李沐突然有些领悟到了,自己心中还一直奇怪,李唐宗亲,十几个亲王先不说,因为他们是李世民的儿子,可数十个郡王,一直坐视自己,一步步地夺取权力直至走上摄政王的尊位,没有半点阻拦,就很说不通了。

如今听李孝恭这么一说,李沐才回过味来,老虎虽老,却还是百兽之王啊。

李沐一直以为,李渊当时已经大权旁落,根本无力扭转困局。

可在现在看来,如果李渊真有平乱之心,恐怕李世民再有能耐,也难挡李渊殊死一搏。

毕竟是开国之主,可以说朝堂之上,几乎大部分的重臣,都没有反对李渊的心思。

李渊所拥有的号召力,绝非当时才二十几岁的李世民,所能比拟的。

李渊之所以放弃平乱,是因为太子、齐王已死,他不想再失去第三个儿子了。

可李世民屠尽太子、齐王两府男丁,这让李渊彻底对李世民失望。

父子之情荡然无存,这才有了主动搬离禁苑,孤居大安宫,甚至一年之中,父子不谋一面的情景出现。

一个满怀怨恨的老头,看突然发现嫡长子还留在一个遗腹子的时候,在发现这个遗腹子还是一个相当有能为的俊秀的时候。

可想而知,李渊枯死的心,会有何种激烈的变化。

这个局,李渊只布了半年。

可以想象,如果多给李渊一年半载,这局会大到何种程度。

可就算只有半年,也足以令李沐心中震撼,获益非浅了。

大唐最富盛名的三大帅,李靖、李勣、李孝恭,加上一个江夏郡王,时任宗正卿的李道宗。

这个阵容,就算李世民再强大,也会被掣肘。

而李沐,今日才发现,自己走到今天这一步。

靠得不仅仅是自己的实力,更多的因素,是太上皇李渊为他布下的局。

李沐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一种得到亲人关怀,却已经无法报答的暖意。

子俗养,而亲不在。

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此。

李沐眼中的泪影,让李孝恭不免唏嘘,“其实保陛下,也是太上皇的叮嘱,上皇不想在九泉之下,再看到子孙,骨肉相残的惨状。”

如果说李沐之前的坚持是为了枉死父亲和兄长。

那么现在艰难的点头,是为了有大恩于自己,却已经身故多年的祖父。

“我可以放他一条活路,但前提是他必须主动禅让。”

李孝恭点点头道:“真到了那一天,我会与承范亲自入宫劝他。”

“好,此事……我答应了。”

“臣李孝恭参见摄政王殿下。”李孝恭突然起身,跪在李沐面前,大礼参拜。

李沐没有阻拦,生受了李孝恭此礼,自此拜之后,君臣名份已定。

然后李沐才起身,搀扶起李孝恭。

“王叔请起,先议议眼下之战吧。”

李孝恭起身道:“殿下此次带来多少援军?”

“江南四万神机卫。”

李孝恭听了,有些失望,“殿下难道想以四万人反攻高句丽吗?虽然城外一战,渊男建的大军被殿下击溃,但渊男建和他麾下将领皆在,只要稍作喘息,就能重新收拢败兵。到时依旧会卷土重来,神机卫虽然战力彪悍,可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加上还要防守百济这么大一片疆土,恐怕兵力有些捉襟见肘吧?”

李沐含笑答道:“王叔所言极是,我也是这么考虑的。”

李孝恭一愣,“那你为何不多带些人来?”

“王叔稍安勿躁,我是这么想的,鉴于前积分三次征辽和陛下两次北伐,有一点很清楚,就是速胜的念头,要不得。高句丽军队身经百战,昨日是在猝不及防之下被击溃,不代表着他们的战力低下。所以,我以李勣率二十万大军坐镇辽城,以苏定方占领石城至积利城一线、泊汋、新义州一线,而我与王叔则以熊津城为据点,图谋北上。王叔想必能领会我的战略意图吧?”

李孝恭沉吟了一会,点头道:“殿下的意思是,慢慢蚕食?”

“正是,但凡占领一城,就固守一城,绝不贪功冒进,三个方向稳扎稳打,我倒要看看,大唐与高句丽之间,谁先抗不住。”

李孝恭道:“殿下的筹划确实稳重,只是这会耗费太多的时间。”

李沐答道:“我原本的想法,是用


状态提示: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孝恭效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