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隐龙惊唐>第八百五十四章 皇帝大婚

今年新春不同于往常,除了新皇改元之外,还有另一场喜事。

那就是皇帝大婚。

皇太后早已颁下懿旨:配德元良,必俟邦媛,作俪储贰,允归冠族,皇家银行大总管韩仲良之女,门袭轩冕,家传义方,柔顺表质,幽闲成性,训彰图史,誉流邦国,正位储闱,寔惟朝典。可为皇后,母仪天下,所司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今日,皇帝再颁册封诏书:惟尔皇家银行大总管韩仲良之女,族茂冠冕,庆成礼训,贞顺自然,言容有则。作合春宫,实协三善,曰嫔守器,式昌万叶。备兹令典,抑惟国章。是用命尔为皇后。往,钦哉!其光膺徽命,可不慎欤!

同时,大赦天下,凡不在十恶之罪者,皆大赦。

就在举国同欢之际,西南一道战报送入京城。

由官驿至兵部,再至军机、内阁,呈报皇帝。

消息迅速传开,唐军攻破吐蕃都城逻些城,生擒吐蕃赞布和辅政大相禄东赞等一应众臣。

三喜临门,街头的欢庆之意愈发高昂。

无数的百姓自发地入朱雀大街,向朱雀门涌去。

在朱雀门前横街,逾数万人跪拜称颂“伟哉大唐!”

连续三天三夜,长安城中的爆竹、烟花就没有停过。

人们陷入了狂欢。

然而,在甘露殿中,身穿喜服的李沐却脸色不虞。

对面,内阁、军机十三大臣也是皱眉不展。

胜利固然可喜,代价未免太大,关键是如何善后。

李师率部从松州出兵,到攻下逻些城,前后用了共计一百十一天。

这个战绩,就算是李靖、李勣,也张口结舌,无法相信。

太过离奇和不真实。

无人敢信。

可当军机处展示了狼牙卫在吐蕃各地传来的消息,印证了战报的真实性。

群臣终于信了。

太极殿之上,群臣一片欢呼。

可问题随之而来,由魏征为首的言官,首先提出,李师该当何罪?

大臣们原本就对李师已经非常不满。

张扬跋扈。

违抗圣旨。

屠杀平民和战俘、不经朝廷同意擅自出兵。

不经朝廷同意擅自拒绝吐蕃议和。

不遵奉旨意,擅自进攻吐蕃都城,致使唐军伤亡六万人。

……哪一条都足够李师喝一壶的。

内阁七人、军机处五人,除了苏定方不在,李靖回避沉默不言之外,十二名重臣一致谏言,必要给予李师以重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道理说到哪都是真理。

李沐是个讲道理的人,不过他从来只讲自己的道理。

自己的道理,顾名思义,就是与自己有利的道理。

但这次,李沐也怒了,他可以赦免李师任何罪责,但有一点无法赦免,因为李师违背了他的嘱咐,自己再三嘱咐李师不可造成太大伤亡,结果仅逻些城一战,伤亡了六万人。

战争总有伤亡。

但需要问,值不值得。

李沐的战略根本没有想要灭了吐蕃,因为吐蕃以西,如泥婆罗、象雄、迦莫路等西域小国,那等着吐蕃去占领。

明明可能假手于人的事,如今却要亲历亲为,这不符合大唐的利益,也不符合李沐的战略构想。

不仅如此,吐蕃这次被唐军迅速攻破都城,并不代表着吐蕃整个势力的覆没,大片的疆土都控制在吐蕃各个部落手中。

没有三五年时间,唐军很难真正控制吐蕃。

而这,更需要朝廷投入大量的兵力和精力。

很显然,李师把这一切都搅乱了。

这就象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原本不去想的,如今放在了面前,想拿怕烫手,丢掉太可惜。

这让李沐,乃至内阁、军机诸臣都陷入了为难中。

面对诸臣一致要求惩诫李师的陈请,李沐看向李靖。

“卫国公意下如何?”

李靖脸色波澜不惊,甚至没有起身,他安坐锦凳,答道:“削爵去职,勒令其限期回京自辩。”

李沐闻听,微微一笑,“重了,重了。削爵倒不至于。”

虽是笑言,但已一语定性。

所有大臣都已经清楚,皇帝还不想惩诫李师。

没有人敢反对。

就算魏征也一样。

李沐靠自己夺取天下,手中掌控大唐最精锐两卫,不需要去讨好任何一个势力。

这就是实力。

无欲则刚。

言出法随。

“诸公都知道,临阵换将,是为大忌,朕可不能因一些小节,去惩罚刚刚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一方主将。这不等于打自己脸吗?”李沐悠然说道。

“但功过要分清,李师并无擅专抗旨之罪,是朕回京之前,授于他临机决断之权。至于拒绝吐蕃求和之事,也在这临机决断权力之内,李师毕竟没有阻拦吐蕃派往长安的议和使团。李师的枉杀罪名,朕觉得也可分开来说,毕竟此战是吐蕃先入侵大唐西南,致西南十数州生灵涂炭,王师讨伐不义,如佛家当头棒喝,有慈悲,也须有雷霆之罚。”

“但,李师攻逻些城,致使六万唐军伤亡,打乱朝廷整体布局之罪,不可饶恕。”

李沐扫视了一圈,“故朕以为,派使前往逻些城,训斥李师,令其收敛心性,积极进行善后。待局势稳定,再召回论罪处置也不迟。诸卿以为如何?”

如何?还能如何?

皇帝都已经将大半罪责揽到了自己身上,不能如何?

仅凭一个伤亡


状态提示:第八百五十四章 皇帝大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