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明海风云>45 慷慨激昂

一场会议召开了整整一天时间,大家彼此将心中顾虑和担忧,在会上一一说出,而李天养同样将自己的展望与顾虑说了出来。

最终结果还是让李天养相对满意,会上成员以大多数赞成,通过了李天养制定的第二步支援计划,并在通过计划之后的第二天,便开始了紧锣密鼓地召集调运行动。

这次的派遣兵马,行动更加难以控制保密,因为洪门出动的战士,更多是刚刚吞并的原笨港联盟、现洪门村镇成员的土著战士,整整三万余人的土著战士被李天养一声令下召集了起来,然后通过火车、船运等方式与洪堂一万余将士汇合,然后一起北上。

土著战士们虽然在生活上已渐渐汉化了,行为处事上也多半更像汉人的作风,可是在一些细节上他们依旧难免保留着他们民族固有的风情,比如纹身、刺面等等,让其在调动时,自然更会引人注意。

整合部队北上的时间并没有耽误太多,因为李天养早已经提前做了不少准备,至少不会耽误将士们北上的时间。

就在洪堂第二批,估计也将是最后一批将士北上之时,李天养同样没有闲着,他所召集的南洋商会、南阳钱庄等等洪门外围体系成员,也没有耽误多少时间,便来到了基隆镇中,与李天养会面。

其实距离上一次李天养邀请大家来议事的时间,过去也并没有多久,如今李天养再一次召集大家会面,却没有引起诸多商号东主们的反感,甚至他们还有些踊跃与兴奋,当然同样也不无忐忑和惊慌。

“今日的会面,其实是我洪门想要向在座的各位盟友们解释一下,我哄她不够军队的动向与目的。”

李天养开门见山,并没有想要拐弯抹角的意思。

“我洪堂主力第一批军队五万人,已经进驻辽东边关,占据了遵化、山海关、锦州、宁远等坚城,将大清入侵我明朝之主力军队拦截于长城一线,难以归国。”

“同时,我洪堂偏师一支,与东江镇尚可喜总兵所部,已然进军大清腹地,距离大清王都盛京,不过只有百余里地距离,所获战果数不胜数。”

“就在前几日,我洪堂大军五万再次北上,前往大清国土,于吴杰等将军汇合,誓要于大清人决一死战,夺回我汉家江山。”

“或许有人会问,我洪门不是向来喜欢韬光养晦,与人为善吗?为何此次大动干戈,竟然出动全军前往千里之遥的大清国土。”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洪门容不得华夏故土沦为蛮夷之地,既然大明王朝无能,那我洪门当站出来收拾残局,以扬我华夏之威!!”

李天养这些说得霸道异常,仿佛真有王霸之气从其身上蔓延而出,震得在场的一干南洋商会东主们无不侧目。

“门、门主,你这是要造反不成?”

有人瞠目结舌,竟然顾不得所谓的窗户纸,竟然就这么将本不该在大庭广众下所说的话,给说了出来,引得周围一群同伴无不在心底将其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但是却又不无好奇接下来李天养的答复。

“造反?”

李天养呵呵一笑,带着意味深长等眼神巡视了一圈之后,却转换话题问了一个看似并不相干的问题:“大家觉得,我洪门大员岛和吕宋诸岛上,所执行之制度章程如何?”

“那自然是极好的!”

“不错不错!!”

一群见风使舵的家伙,生怕接下来李天养会让自己站队,纷纷点头应和着。

“当然好了,因为我洪门制度的存在,你们这些做商人的在大员岛上和南洋吕宋群岛上所获得的,是你们在大明朝奋斗一生都得不到的尊重与礼遇。”

“在吕宋群岛上,你们这些商人的子弟能够成为主掌一方小镇的镇长、城主,你们是受人尊敬的贵族;可是在大明朝中,那些文人墨客们,虽然同样看重你们手中的银钱,却从来没有将你们当做同等的存在看待,你们依旧是士农工商当中那最为低贱的商贾之士。”

“就算你们付出庞大的代价,拉拢、培养一名名文人弟子步入官场,倚为靠山和助力,但是你们却也不得不分心去防范这些永远喂不熟的狼子,担心他们手中权柄转头用来对付你们。”

“凭什么!凭什么我们大家同样是人,他们文人寒窗苦读十数载,一朝登榜提名之后就能荣华富贵加身,而你们这些商人绞尽脑力、劳力,换来血汗钱,却还得看大明朝这些文人脸色,稍不注意就要成为别人眼中的肥羊。”

李天养慷慨激昂,所说所言无不是这些商家东主们内心多年来最愤愤不平之事,也是他们这些年来心甘情愿跟着洪门展,听从李天养安排的重要原因。

只有在洪门地界当中,他们这些商贾之人走到哪里都不会被人歧视,甚至只要他们愿意,他们还能步入洪门等官场,成为政府机构的一员,而不用像明朝官府那边一样,需要盘查三代往上先祖的历史,因从商而让家族弟子们受到歧视和排挤。

利益很多时候固然重要,但是当一个人、一个家族的财富到了一定数量以后,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旺旺就开始转变起来。

相比大员岛作为洪门本部,洪门对很多事情都还有一些顾忌和防范,如今再吕宋群岛上等各种机构,因为西洋人所带来的文化冲击,洪门除了掌握最重要的军队大权之外,其余的民政大权,几乎都开放给了南洋商会、棉兰王国等等一干在吕宋展的人。


状态提示:45 慷慨激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