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坚决不能允许明老板连任。
一旦明老板连任,到时他们很多人都会遭殃。
这五年,是因为时势需要,需要他这样一个强势的人物,去在大环境突变下,能够惩戒奸佞,做出一些破釜沉舟的事情来。
就如同当初康熙选择了雍正一样。
坊间说什么将十四改成四,或者说是看到了乾隆,喜欢乾隆什么的。
这都是民间之说,都是为了打击雍正,败坏雍正的名声。
康熙老年的怠政,直接导致了大清帝国的衰败,眼看着大清就要一天天衰败下去。而康熙那么多儿子,唯独就雍正具备真正破釜沉舟推行新政,能够解决吏治。
这才是康熙选择雍正的原因。
当然,一个题外话。都说大清亡于乾隆。
所谓康乾盛世,不过是虚假繁荣。
其实,这话也不太地道。
说起来,能够被传为康乾盛世,也是有其道理的。
当然,乾隆之败家,那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为何乾隆朝没有败光产业,这当中,有一个很关键的人才:和珅。
都说和珅是大贪官。
实际上,从历史上去分析,和珅未必就一定是传说中的那种大贪官。
当然,和珅的确是贪,但其贪污的所得,和他经商所得,不过九牛一毛。
首先,和珅就是人才。
和珅不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通读四书五经,真正的满腹经纶。
而且,《铁齿铜牙纪晓岚》中,说是纪晓岚保护了《红楼梦》,实际上,恰恰相反,保住《红楼梦》的是和珅。
这本当时的禁书,能保全下来,绝不是胆小怕事的纪晓岚能做的,敢做的。是和珅才有这胆气将其保存下来。
才有了后世的四大名著。
至于说经商,在当时那个年代,所有人都喜欢囤积土地,然后去租给佃农,去收租过活。这几乎是整个封建王朝所有权贵们最热衷的事情。
他们通过权力,各种巧取豪夺,然后将土地租出去。那样未来,就能安安稳稳过日子。
这几乎是所有封建王朝管用的套路。
这也是导致了封建王朝到一定地步,不得不垮台的原因。
因为,大地主将土地都兼并了,最后大多数人都没有土地了。只能去找大地主租地。这收成好的年景,大家其乐融融,都没事。
毕竟普通人也能养活自己一家老小,地主也有租金收,大家其乐融融。
但是,一旦年景不好,佃农收成不好,这大地主却依然要那么多租金。
自然,矛盾就来了。
最初,是借贷度日。然后,就是卖儿卖女。
这之后,就是只能造反了。
而这天气呢,一两百年一个循环。到了这个节点,大家收成都不好的时候,自然就只能造反了。
这也是封建王朝寿命不长的原因。
但和珅不同,他不要地。
他帮人做事,全部只要银子,不要地皮。
和珅非常精明。他用银子去投资。
和珅投资项目非常广泛,有:金融、地产、矿山、物流、医药等行业。他在北京拥有十二家当铺,并且还经营着账局、瓷器铺、药铺、古玩铺、弓箭铺、粮食店、酒楼、杠房、石灰窑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他还涉猎了物流行业,如果放在如今,和珅绝对能比肩顺丰、圆通这些物流龙头企业。他专门备了八十辆大马车从事运输。这些行业的收益率,远远高于地租。就算是那些不动产,和珅也大多选择将其出租,以此来获得收益。和珅仅在北京就有出租房屋三十五处,共有一千多个房间,每年的收租也是一笔稳定的收入。
而且和珅做生意胆子大,敢投资,清朝年间做采矿业是风险很大的,因为投资大,回报慢,管理复杂,所以很多有钱人都不敢涉猎。但和珅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曾经在门头沟和香山两地开过煤矿,他的确可以理直气壮地跟人说:“我家里有矿!”
和珅之所以涉猎煤矿行业,就是看中了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我们都知道,煤矿在工业革命的时候,是绝对的必需品,可见和珅经商头脑之前卫。
和珅不仅能挣钱,对于财富管理也是非常精明,比如:借钱。和珅发扬了“亲兄弟明算账”担不管亲戚还是朋友,借钱必须打借条,给利息,还得有抵押物。
比如和珅的外祖父曾经借和珅两千两银子,他担心外祖父不能及时还钱,就逼着老头把自己家的地契拿来当作抵押。和珅的亲舅舅曾借和珅一万五千两银子,和珅给舅舅每月一分起息,最后这笔钱连本带利翻到了两万一千两。可见和珅对财富管理之精明。
在和珅成为乾隆皇帝得力助手之后,他也将自己的经商天赋带到了内务府,这个常年入不敷出的皇家机构,总是让皇帝颇为头疼。那些内务府大臣完全不懂经营,内务府在外面的很多生意都是赔钱的。乾隆四十一年,和珅刚到内务府任职不久,就让这个经营不善的政府部门焕然一新,不但弥补了财政赤字,还实现了盈利。因和珅能力出色,乾隆又加派他充任崇文门税务监督,在他的经营管理下,这个税关的税收大幅提高,并位居全国税关前几位。
为何嘉庆杀了和珅,反而嘉庆朝那么穷?就在于关闭了和珅所开放的一系列洋行之类,而且彻底封国锁国。
这之前,虽然在乾隆朝也如此。但有和珅在,依然保持着和外国的商务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