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抱歉,这2021年头两条,就只能一更。实在有事耽搁了。明天恢复两更。实在抱歉。)
魏建君等人要晕倒了。
你这怎么说变就变啊。
要知道,大秦重工的汽车,如今可以说,已经是属于国内民营企业的第一。
在国产自主品牌里面,没有任何对手。
如果只是单纯论suv的销量,那么算上合资品牌,还有纯进口汽车,无论哪个品牌,单论某一个型号都,都没有大秦重工的suv销量高。
如今,秦风的suv,大秦重工旗下第一款多功能中大型suv——扶苏,销量每个月都破万了。
这可是了不得的销售成绩。
在整个suv销售上,没有对手。其余就没有破万的。都是两三千辆一个月。
而秦风这扶苏每个月销售破万,这什么概念!
虽然说,售价是不高。
入门款,只要98000元,顶配也才128000元。
这个价格,非常低。
但是因为销售额高,数量起来了,自然成本也降低了。
这每台车的利润都超过了5000元。
这是指的纯利润。
当然,这和合资车,还有纯进口汽车的利润完全不能比。
但是,这已经非常高了。
一台车纯利润有5000元,那每个月万台,纯利润就是5000万了。
一年也有6个亿了。
这是纯利润啊。
抛开成本,人工工资,税收等一切费用之外的纯利润。
真正的纯利润。
这是进秦风口袋的钱。
其实,如果不是秦风要求的品控非常严,对质量把控要求非常高,其实利润再翻个一倍没有任何问题。
一台车赚个一万,这并不算多。
那一个月纯利润都能有1个亿了。
但是秦风要求品控太严了。
何谓严格呢?
例如里面的电机连接线,这工人组装的时候,有时候一不小心出了点小纰漏,将电线外面的绝缘保护层给弄破了一点皮,这本来没任何影响。
直接,用绝缘胶布给粘在一起就行了。
这反正组装进去了,也看不到。不会有任何问题。
最多就是时间长了,因为里面内在的高温,导致绝缘胶布可能会过度氧化,会产生一些脱落,导致电线可能受损。
这种受损,可能并不致命。只是供电可能有一点不足。
而且绝不是近期的,可能是开个三五年后,电线方面供电可能就不够稳定,会让整台车的输出不够顺滑。但是不影响使用。只是会产生一点小问题。
这,可以说完全不影响使用。而且都是几年后的事情了。一辆车,开个几年,那还有什么问题。
但是呢,秦风却绝对不允许。
这要出了问题,就一定要换电线,决不能用个绝缘胶布给粘了。
决不允许。
还有一些零配件,都是绝对要求达标,不能有任何一点纰漏。哪怕不影响使用,也不行。
因为秦风这样的高标准,自然导致了生产上的一些额外损耗,这也导致了利润下跌。
但是,魏建君等人也支持。
因为,任何一个品牌,只有质量做好了,才能赢得市场口碑。
否则,迟早完蛋。
哪怕消费者会因为便宜买单,但是,却会给消费者留下一个低端的形象。
因为你低端,所以容易坏。这大家可以接受。
但是未来,你想要再建立高端品牌,那消费者就很难改变他们的固有思维认知了。
当然,魏建君等人要说的是,这每年赚那么多钱,所有的钱,秦风一分钱没拿走,全部都用来投资在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上面了。
好不容易,这两年,不断的砸钱,加上他们也从奥迪德国总部那里偷师了不少东西回来。
总算有了点成果。
如果一切顺利,今年,也就是2000年,大秦重工的汽车,就可能用上自主研发的发动机。
虽然说,性能方面和欧美一流产品不能比。
至少落后10年以上。
当然,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果了。
要知道,在秦风下令研发发动机之前,民用的汽车发动机,落后二三十年不止。
现在落后十年以上,已经很不错了。
而这,还主要是依赖于秦风和奥迪达成协议,让人去奥迪学艺。
在奥迪,并没有能够学到任何有关发动机制造方面的技术。
但是,在装配工艺上,秦风这边却学到了很多。
一般来说,发动机的研发,有五个主要的细节方面。
一个是金属铸造。发动机气缸主体和其他简单结构件一般使用金属浇铸成形,具体过程又分高压铸造和低压铸造。金属融化成液体倒入模具,此过程难点在于降温凝固过程中残余应力、排气、脱模剂喷淋等导致缺陷的发生,缺陷降低了成品率,而且严重影响寿命,因为金属疲劳最怕缺陷。其次,金属材料自身的品质要求亦极高,一般是铸铁或铸铝,高品质的浇铸原材料国家一直都不行,需从国外进口。
秦风这边自然也没有办法。哪怕魏建君等人加强了对高品质铸铝原材料的研发,以满足发动机的需求,但是这只可能是未来才有可能带来福利。短期内,根本就没有任何结果。
再次,压铸模具和压铸机,世界最好的是日德,之后是意大利,再后是其他。模具要精密,耐用,适应自动生产,不能说铸造了几个模具就断了、漏了,再或者只能人工看着掌握火候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