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邪王石之轩的提点,知非道人近来日子倒是惬意了许多。许多看似复杂头疼的政事,往往在石之轩三言两语间便能得以解决。知非道人切身体会下,方知自己和这些真正的牛人大拿比起来,差距简直不可以道里计。
想着历史上的一些名臣,知非道人凭借记忆整理了一份名单,并托宋阀将这些人“请”来扬州。至于这“请”字有多少内情,还是不提的好。
知非道人的人格魅力,自然是无法真正折服这些真正的人才俊杰,最多也就是因为他大宗师级数的武学造诣,不介意来往罢了。也万幸石之轩肯出手帮忙,在他劝说之下,这些人倒是勉强认可了知非道人,答应留下来。至于实在不愿意的,知非道人也没有强人所难,赠了些许程仪,都打发回去了。为此,石之轩没少嘲讽他:“妇人之仁,他日若是分属敌对,实在是自讨苦吃。”知非道人都是苦笑摇头,他毕竟坚守着底线,有些事情,毕竟还是做不到,也不愿意去做到。
在石之轩的帮助下,加上一帮人杰的帮忙,知非道人借鉴明朝的内阁制度,再加上军政分离的理念被大家合力完善,算是初步初步搭建起了框架,有了自己的班底。如今,知非道人大可以做个甩手掌柜,诸事尽可以交给手下诸人负责,他只需要把握大的方向即可,当然了,乾纲独断的权利,知非道人自然不会傻到下放下去,诸般事情的执行,最好还是要他点头才行。不得不说,这样的主君,其实是儒家子弟最为喜欢的了,嗯,要是全部交托给文臣就更好了。
当然了,知非道人如今只掌扬州一州之地,远远谈不上称王建制。事实上,听从石之轩和一帮文臣的建议这段时间知非道人非常低调,一直在韬光养晦。设非扬州于整个大隋来说都是至关重要,只怕没有谁会时不时地想起有这么个人主宰扬州。
秉承着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策略,知非道人开始大规模的买入粮食。当然了,在众人的运筹帷幄之下,并未引起旁人注意,可说是在闷声发大财。得亏扬州经济要害,只凭商税一项收益,便已足够支撑扬州各种支出。买粮的银钱自是不缺,再加上盟友宋阀的支持,都不是问题。
若说说粮食从何而来,实在是在空费笔墨,说些人尽皆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隋朝时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如果历史不曾拐弯,那么,依照地星上的记载,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彼时隋朝已灭亡了二十余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
以此观之,隋末虽然天下纷乱、民不聊生,偏偏不缺粮食。当然了,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在知非道人蛰伏扬州的时候,天下并不曾因为少了他便无风无浪。时间又过去了好几个月,许多原剧情上的或者历史上发生的事情,都已渐次发生。
且说最亲近的盟友宋阀。自知非道人赠上《长生诀》宝典,后来又果真取得扬州,宋阀便与知非道人结为亲密盟友,随着知非道人的慢慢发展,展现出更大的潜力,便慢慢地将原来投在瓦岗寨李密身上的资源向扬州倾斜,也正因如此,李密虽然凭借自身才能,依然稳稳压迫瓦岗寨大龙头翟让,却并没有取而代之的底气。
再说说这方世界原来的天命主角寇仲和徐子陵。虽然因为知非道人的缘故,似乎少吃了些苦头,该有的机缘却是丝毫没少。两人依旧阴差阳错、误打误撞的练成了长生诀。虽然傅君婥死在知非道人掌下,尚且来不及告知他们杨公宝库的事情,但宇文化及依然腹黑,放出九真一假的消息,让江湖中人认定宝库秘密就在他们身上,因此不断颠沛流离,被人追杀不止。
到底是天命主角,运气当真不差。
几番折腾,还是结识了风尘三侠中的李靖,也就是后来的军神现在的小兵。又因为李靖的原因和江淮总管杜伏威擒住,拜了杜伏威做义父。离开江淮,又卷入海沙帮、东溟派等的争斗。期间还被李世民忽悠去盗取各门阀世家购买兵器的账册……当然了,他们的功夫也在这种种经历中日渐增长。
知非道人的到这些消息,只是微微一笑,感叹造化神奇。对于这两人对他的怨恨,知非道人却也并不放在心上。反倒是另外一个人的出现,使知非道人再度起了杀心。
去年,也就是大业十一年十二月,朱粲随军征讨长白山义军时逃亡,聚众作乱,号称“可达寒贼”,这也罢了。偏偏这厮自称迦楼罗王,烧杀抢掠,最可恨的是,这厮竟然好吃人肉,简直穷凶极恶,恶行昭彰。知非道人如何容得下这般人物存在?自是要杀之而后快的。
正好现在政事走上正轨,知非道人倒是闲了下来。有心找上门去打杀了这恶贯满盈的迦楼罗王,加上慈航静斋玩的洛阳选帝的把戏上演在即,宋阀有意出手,知非道人早有承诺,自然不能食言,另外,对于此方世界传闻已久的第一能工巧匠鲁妙子鲁大师,知非道人也是颇有想法。当然了,若是顺便将飞马牧场的战马得手,那就更妙了。
这种种事情,是的知非道人静极思动,是时候在江湖上走走了。只是不知道这一去,又会掀起生么风浪来。
本来知非道人是想要邀请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