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孙亮的逆袭>第93章 蜀汉未路(三)
叫道。

“怎么,你焦触还怕捞不着战打?”陈永冷笑道,“我今天是给你们敲警钟的。别以为自己如何本事,这天下能力还多着呢!咱们近卫军还是第一次与蜀兵交战,大家都给我谨慎些。据了解,永安的罗宪还是挺有能耐的,千万不可小视,如今蜀中纷乱,各部都要迅速一些,要在曹魏反应过来,抢占了江州。”

“是。”众人齐声应是。

“好,各部按计划行动,散会。”陈永道。

“是。”众人齐声应道。

永安城在就在吴蜀交界,三峡的上游。是蜀驻防范孙吴入川的一个重要据点。当年,刘备领几十万大军伐吴,兵败夷陵,就驻军于永安,在永安营建行宫,并对永安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使永安从一个小城成了一个军事重镇。

永安城的中,已有传言成都的刘禅出城投降,蜀汉已经覆亡,在这个军镇之中,顿时人心惶惶,城外驻守长江屯点的长史、兵丁四散而逃,城内,也有不少士卒出逃。巴东郡守罗宪无奈,昨日一狠心,将几名四处散播消息的人与逃兵捉来当众砍杀。并宣布全城戒严,由新信将领率队在城中日夜巡逻。在血腥的镇压下,永安城暂时平静了下来。

“大人,光靠这样也难维持下去啊,下面人心浮动,好些士卒都盼着归乡呢?”一个属员上前道。

“还有好些士卒、百姓纷纷下流吴境跑。”另一个人道,“以前没咱们管得严,边境的百姓跑不了。近些日子,防守的士卒都跑光了,好些百姓都往峡口那边去了。这些天,少说也跑了上万人。”

“咱们有守士之责,百姓要跑的就让他们跑吧,反正他们带不走什么,到了那边,没田没地,没有活路,他们说不定又会回来了。但军队不能散。”罗宪无奈地道。如今,能维持住永安城就算不错了,哪还管得了边县的百姓。

“大人,都中情况到底如何了?”一人问道。

“咱们朝廷是没了。”罗宪有些伤感,淡淡道,“老师从成都有急信送来,曹魏邓大人对我们原来蜀地官员相待甚厚,让我们守住地方,严防孙吴趁火打劫,不日,就有曹魏官兵前来接防。咱们都是亡国之臣,若要有所作为,就得看咱们是否能安定地方,守住郡县了。要做到这些,军队决不能散了。”

“是。大人放心,属下这就把那些官员都集中起来,各营戒备,城中加强巡逻,许进不许出。”一个校尉拱手道。

罗宪点点头,又道:“明天,我以等待成都命令为由,把城中官员全部带往都亭,城中之事就交由你与张绍。”

“哈哈,大人这办法好。官员士卒都集中到都亭,就是怀有二心,也没法跑了。”一个幕僚笑道。

罗宪微微摆头,道:“我等身为汉臣,都中有变,自当整军以应皇命。”

“大人说的是,属下失言了。”幕僚拱手请罪道。

罗宪摆摆手,道:“就这点吧。张绍,你选些人,去江边的各烽火台整肃一下,派人守着,严防吴兵到来。”

“是,属下这就派人前去。”张绍应道。

次日,罗宪留一千余人守城,带着满城官吏及四千士卒离城,前往城外五里处的都亭。在都亭为蜀汉覆亡惺惺作态地组织一次悼念活动,也算是尽了蜀汉臣子的本份。

罗宪不知道的是,他们前脚出城,后面的一片商铺,就有一只灰色的鸽子被放飞了出去。

城外,一处农舍中,一个老农模样的人,把飞来的鸽子捉了过来,从鸽脚取下一束纸卷,展开看了看,递给了身边的陆晏,笑道:“陆旅长,罗宪带着满城官员及三千士卒出城去了,说是去都亭望成都呢。”

“哼,一群伪君子。”陆晏冷冷笑道,“城中情况怎么样?”

“都安排好了。现在城中只有一千余人。南门由我们的人掌控着。要不,咱们今天就入城吧。让罗宪在都亭吃风去。”那老农道。

“怎么能便宜了他们。”陆晏道,“老孙,我让1团入城,2团、3团随我前往都亭。如今他们都亭在搞悼念,怎能缺了我们。”陆晏想了想道。

“那行,城中一千余人,起码有一半多是心向我大吴的,一个团也够了。”

“好。孙涣、王戎!”陆晏转身叫道。

“到。”门外两人跑了进来,应道。这王戎,正是北方的那个大才子,现如今,身为近卫军团参谋。

“你们团,半小时后出发,随老孙去,从永安南门进城,占领永安城。你们动作要快,解除城内禁军后,接管四门。城中情况,老孙会给你介绍的。你们要多听老孙意见。”

“是,保证完成任务。”两人挺身抬手,行了个近卫军礼。

“要注意纪律,不得出现扰民之事。以后,这永安就是咱们孙吴的啦。”陆晏再吩咐道。

“旅长,你就放心吧。咱们近卫军,哪能干出什么扰民的事情。”孙涣道。

“好,你们去吧。”陆晏摆了摆手道。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93章 蜀汉未路(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