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N道贩子康采恩>第385章 子容子容世无双—20

但康俊国了解这一时间的世界局势,并不意味着宋朝人能够轻易的接受他的结论,

至少当王安石看到那大片的蓝色海洋时,他的神经就已经停止了正常活动。

尤其是那小小的一团,象征着宋朝版图的红色,在这蓝色的对比之下,相形见绌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号称有400座军州的大宋王朝也不过尔尔。

但是当他将目光稍微相信挪动了几公分之后,就愕然的发现了一大片,大小不一的国家,其中几个个头还算明显的,怎么看都没有宋朝的面积大。现在苏颂正盯着其中的一个,在听旁边的小孩子解释这几年那里发生的最新动向。

“这个国度叫做迦色尼王朝,最近发生了叛乱,好像也就是去年的事情吧。我家康先生还盘算着,要不要派几条船过去掺和掺和……”

这画上的王安石一跳,但苏颂的脸上却没有什么神色,11世纪的时空当中,可没有随便干涉他国的禁忌。更何况这个什么王朝,距离他们是在足够遥远,从地图上的比例来看,差不多有两三个大中横向跨度的样子,想来就算他们想要过来挑事儿,估计一时半会也是到不了的。

但王安石的惊讶,却有一项内容恰好与这一跨度有关。

这么遥远的距离,虽然对方追究起来困难,但要想过去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真不知道康定国有着怎样的手段,才能凭借区区几条小船,就在那方天地之间耍出自己的手段来。

然而这种不屑的情绪才刚刚在王安石的心中产生,他就惊异的发现手边的课本当中,一本名为航海学基础的彩色图书。

看它印刷的精美程度,显然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

这让王安石的心中很快便有了明悟,看来康定国的布局远比想象的要宏大。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康凯早就已经开始落实这一布局了。

对于后世人来说,来到古代搞海贸,几乎是可以称之为共识的东西。

所以他们父子两人也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商量这个问题。

倒是在传世的使用上,他们两人可能会产生一些分歧,

康凯认为,现有的船只都能够轻轻松松的在沿岸防航线的保护之下,顺利的到达中亚地区附近,毕竟北宋的航海家们,已经有能力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红海海岸。

400年之后的郑和虽然七下西洋,但仍然没有超出现在宋朝人的活动范围,可见宋朝海贸的发达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但是康定国显然更喜欢使用自己的研究标的,无论是现在的东方**还是西方船只都不让他感到满意,所以他准备提前将十六十七世纪的船只,带到大宋王朝来,于是才有了这本精心编纂而成的航海学基础。

王安石虽然不知道他二人之间的心思差异,但却知道这必然是一本足够改变大宋朝许多领域的书籍,于是怀着崇敬的心态,他慢慢的翻开了这本书,并立刻看到了四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字:全装帆船!

已经在周一施工崭露头角的威尼斯商人们,,习惯雇佣大量的划桨水手在平静的地中海上航行。但他们的这一老本行,很快就因为帆船的出现,而成了多余的摆设。

差不多在1400年的时候,大西洋上就突然出现了那么一些带有一面风帆的单桅杆柯格船,50年之后的1450年,三桅帆船在南北方同时兴起,再有50年过后,1500年的海面上,船只的帆船构造就已经发生了更加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帆船都装了四根桅杆,还有一根艏斜杠。知道这些帆船至少拥有了五面受风帆。这就是比较有名的卡拉克船了。

当然,南北欧的地域差异还是让这种船出现了一些变种。比如说在北欧主桅杆,艏桅杆以及艏斜杠上都挂着横帆,他组成了一个混合帆系统。而南欧则不会出现类似的布局。

不过这对于王安石来说,都是些看不懂的东西,所以他干脆跳过了这一节,陈述内容直接向后看了过去,如果这个深厚的苏颂,会向这边瞥上一眼的话,他也不会对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产生任何的惊讶,因为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都有足够的方法调动船帆的角度,以便让船只充分的接受风力的推送。

当然,王安石很快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以为这阵势多面帆船的优势之一,所以他被康定国总结出来,写在了课本的后面:东面帆船比原先的单横帆船更不能迎风航行,但是上面的每一面帆都可以增加或者减少,因此船可以变得更加灵活,当然这需要足够的驾驶技巧和驾驶经验,不过只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便可以熟练的掌握这种新颖的全帆装船,而且这种船更适宜于进行远程的探索航行,船上能够容纳的人员和储备物因为不需要雇用划船水手的缘故而显得更加充足,分离的帆面设计,意味着风传能够更加安全的驶离魏智的海岸,而且更能耐受长期的海上航行。

而是同时还是注意到这种专门为了远方而准备的船只,拥有着相当夸张的吨位,康定国在书中认为,如果有600吨,差不多1800斛,远洋航行其实并不是难事,当然这也需要在船只定位方面有着进一步的保障才行,至少清心法应该被广泛的学习和应用,同时天文钟也应该尽可能的制造出来。

王安石是个聪明的人,他当然立刻就,明白了经纬网的好处,如果知道船只和目的地的经纬坐标便可以轻松的确定航线和距离,这对于在海上航行的人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只是


状态提示:第385章 子容子容世无双—20--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