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重生之时代霸主>第四七三章 角逐年度金奖

这两天,经济家杂志社的李长风可是忙得不可开交。

进入了年底,对于2002年的年度经济总结分析,以及指定2003年的征稿计划已经是迫在眉睫。

而且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对2002年度经济家杂志优秀文章的评选。

这项评选工作已经持续了三年,以往几年的年度金奖文章评选,都引起了学术界和经济界的广泛关注。

可以说经济家杂志的年度金奖文章,其意味就是当年度中文经济类文章中的第一名。

经济家杂志作为全球顶级经济类期刊,刊载在其上的文章,几乎篇篇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而每一期的重磅万字,甚至能影响到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经济政策。

而年度金奖文章,更是皇冠上的明珠,是经济家杂志的年度精华。

前两年的金奖文章都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甚至直接影响了整个经济环境的发展。

而今年的评选工作比起往年更加复杂,一方面是今年的经济家杂志进行了扩版,文章总数较往年增加了20以上,另一方面,是今年的文章质量又有了总体提升。

所以为了评选出今年的金奖文章,李长风已经召集了编辑部的全体成员开了几次会,初步框定了有资格参与竞争的文章名单,即便如此,在总共三十六篇文章的评选名单里,要想挑出第一名也非常困难。

为此,李长风专门召集了一批专家,就今年的金奖作品评选交换意见。

这批专家中,由不少本身就是文章的作者,还有一些专业的研究机构,还包括了经济家杂志的大股东大华基金公司。

这是一次闭门会议,李长风把其中大部分作者也请来,目的就是让大家自己来评价,免得到时候谁评上金奖,大伙都不服气。

当然,在他的心里还是有一个底数的,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还是认为今年第三期由谢长庚和李枫合作的那篇讨论互联网投资前沿理论的文章,能够力压群雄,成为今年的金奖作品。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来,是为了听听大家的意见。”李长风顿了顿,说道,“大家都知道,经济家杂志到了年底,都会进行年度金奖文章的评选,这个活动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从往年的效果来看,影响力非常巨大,也说明我们的金奖文章分量是非常重的,在评选过程中必须要非常慎重。”

“所以这次我们进过细致的斟酌和编辑部的内部讨论,整理出了一个包含三十六篇文章的名单,今天找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看看这个名单上有哪些文章大家是认可的,再逐步从中筛选,评出今年的金奖文章。”

李长风说完,喝了一口茶,随即观望四周。

往年的金奖评选并没有这么复杂,主要是因为往年的文章总数少,而且评选方式比较单一,就是由编辑部所有编辑进行投票,选出票数最多的一篇。

但是这种方式已经遭到了一些诟病,作为业内最有影响力的经济类期刊,经济家杂志上的文章直接关乎作者的学术地位,因此这个金奖的含金量是相当高的,往年的两篇金奖文章的作者,也因此在学术圈声名鹊起,成为了经济圈和学术圈中最顶级的大咖。

这就让那些略选的作者有些怨气了,毕竟文章的质量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评价的标准也很片面,说服力不足,给人一种暗箱操作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不好,如果大量作者对此次评选表现出质疑,无疑会削弱经济家杂志的社会信任,对杂志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带来负面效果,这并不知杂志社举行金奖评选的初衷。

因此,为了更加公平公正,特别是让参选的这些个大咖们能够心服口服,这次的评选取消了原先编辑投票的方式,而是邀请作者和专家进行座谈,让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观点。

这样一来,最终的金奖文章评选就是大家讨论的结果,即便谁要不服气,那也没办法,至少不能再批评杂志社了。

大华基金公司的董事长徐晋林坐在李长风的一旁,油光光的大脑袋四处转了转,看了看眼前这批大咖作者。

作为经济家杂志社的大股东,大华基金对于杂志社的工作有很大的发言权。甚至一部分文章的约稿方向,都是征求大华基金的意见的,毕竟这些文章能够深度影响市场的发展方向,大华基金也是以此,在投资中借助经济家杂志形成声势,使得不少投资项目得到市场普遍看好,实现名利双收。

而这次让徐晋林恼火的是,经济家杂志在今年第三期的万字重磅长文,居然将李枫作为助理作者赫然印在了作者栏上,虽然这篇文章的主笔是谢长庚,但是李枫无疑借助这次机会狠狠地火了一把。

甚至可以说,李枫在今年之所以会风生水起,跟这篇文章奠定的市场地位是分不开的。要不是因为这篇文章突然大火,甚至引起了全球经济领袖论坛的关注,李枫绝对不可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他的创业项目就会大打折扣。

现在李枫已经成为了大华基金的重要障碍,作为经济家杂志社的大股东,徐晋林对于杂志社捧李枫的行为是非常不爽的,但是又不能摆到台面上来说,所以一直忍着。

但是这次评选年度金奖文章,谢长庚和李枫联合撰写的万字长文赫然在列,而且排在了清单的第一位,虽然这个清单是不分先后次序的,但是李长风这样的排位,已经将自己的心理倾向表达得非常明显了


状态提示:第四七三章 角逐年度金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