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愿往青州?”
一名年轻人出列,说道:“陈登愿往青州搬兵。”
听到了他的话,有人说道:“正好,让他去吧。”
不止是陈登,陈家还有其他人。
此人笑了笑,说道:“如此,最好不过了,讲的极有道理。”
北海孔融,字文举,鲁国曲阜人,孔子的二十四代玄孙,泰山都尉孔庙之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年仅十岁便懂的谦让,让礼,文明之道,由于人非常的聪明,孔家人对他寄予厚望,说他以后必成大器!
至于孔融的趣事,便是孔融让梨这个典故。
孔融正与弟子们讲座,有人报说:“故人糜竺来访!”
孔融吃了一惊,说道:“快快请他进来一见!”
孔融说道:“糜竺先生,别来无恙,不知道找我有什么事?”
糜竺说道:“大事,大事恐难,徐州城被围,百姓危在旦夕,陶谦公请求援助,这儿有书信一封。”
糜竺掏出来书信,说道。
“曹操为报仇雪恨,不惜以徐州城百姓为代价,徐州百姓危矣!”
孔融说道:“我观曹操并非是这种人,毕竟虎门销烟的事情来的是有目共睹的,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糜竺说道:“其他的事我不管,我只知道陶谦危在旦夕!”
“我素闻曹孟德兴正义之师,你们可是有什么地方惹火了他?”
“救命要紧,你去与不去?”
孔融笑了笑说道:“我与陶谦祖宗有交情,你又亲自来到了这个地方,我为何不去?”
他的手一挥,让众人散了,又说道:“不过既然与曹孟德结下大仇,不是轻而易举便可以化解的,如何让曹孟德罢兵,这就有些头疼了!”
糜竺说道:“曹孟德兵至城下,这是肯定的了,只是他万万不肯讲和,誓要血洗陶公满门!”
孔融换上了军甲,正要去门往军营点兵,前往徐州。
突然,有人说道:“黄巾兵马余孽来犯城池。”
孔融大惊,急忙点齐兵马,打开城门前往迎战!
敌方都尉说道:“我知道北海郡粮食富足,想和你借粮食一万石,马上退兵。你若不借粮食,即使玉石俱焚,我也要和你不死不休!杀入城中,鸡犬不留!”
孔融发怒说道:“我是大汉朝臣,怎可将粮草送于敌人,真是痴心妄想!”
管越大怒,扬鞭策马,持刀直杀,目标便是孔融首级。
这时候,一个人杀出来,口中大喝:“黄巾兵马,休伤孔融!”
此人乃孔融副将,名叫宗室,宗室虽然勇力可嘉,但是战力太差了,不到几个回合,便被人砍于马下。
宗室被杀,孔融兵马大乱,军心不定,奔入城中,孔融心中十分尴尬,这个黄巾兵马如此厉害,竟然杀死了自己的副将,这让他十分生气。
糜竺看到了这个样子,心中不是滋味。
第二天,孔融走上城楼,贼人势力巨大,这让他十分苦恼。想要发兵解城中之围,看起来是出不去了。
正在他苦烦无能之际,感觉到了万分绝望。忽见外面一个人举枪跨马冲入了黄巾兵马中,左杀,右杀,战斗力强大,又如同如入无人之境,到了城下,口中大叫道:“开门,开门。”
孔融不认识这个人,不敢开门。
这个时候,黄巾兵马又回向了此人身边,此人举起长枪,横扫,对于这些人大扫其扫。
这些人,不敢上前。
孔融打开了城门,放了此人入城,说道:“你是何人?”
此人说道:“我东莱黄县人也,覆姓太史,名慈,字子义。老母重蒙恩顾,我从辽东回府省亲,知道你遇到了麻烦,因此,特来帮助你,助你一臂之力!”
孔融大喜,知道他是一个英雄,虽然并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他也听过了太史慈的大名,如今有他相助,围城之威可解也!
于是乎,孔融重待太史慈,赠他兵马武器,凯甲,太史慈说道:“我想借兵马一千,出城杀贼。”
孔融说道:“你虽然英武过人,勇力过人,黄巾兵马人数较多,你不能出去冒险。”
太史慈说道:“你我交情非比寻常,如果不能助你杀出重围,良心不安,即使不足以为敌,我也要和他决一死战!”
孔融说道:“你且不要惊慌,我知道刘备与曹操是死敌,刘备号称仁义之师,若是可以得到刘备的帮助,城中危急可解!”
太史慈说道:“府君尽可修书,我愿意跑上一趟,我虽然全歼不了敌人,杀出重围的本事,还是有的。”
孔融十分开心,急急忙忙的修书一封,希望刘备可以出兵求援。
即使刘备打不退敌人,以关羽的本事还是有的。
接着,城门被打开,一匹快马杀出重围,快马之上当然是太史慈,刚出城门,就有人来战,但是很快被淹没,无人是他对手!
太史慈逃走了,星夜之下赶往平泉县寻找援助,见到了刘备之后,如实说出孔融被黄巾兵马包围的事,希望刘备出兵。
刘玄德看完了书信,问道:“你是何人?”
太史慈说道:“我是太史慈,东海之鄙人也,与孔融不是亲兄弟,而是朋友,不忍心见他惨死敌人,前来寻求助手。”
刘备微微一笑,说道:“你既然过来寻求帮助,我又怎可不去?”
随即,与关羽和张飞点齐了兵马,往北海郡出发了!
管越见到了孔融援兵来到,亲自前往迎敌,但见刘备兵少,只有三千人马,不足以与几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