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空之后遭遇对手,而且一来就是几十架的大机群,如此敌众我寡的局面究竟要如何面对?
这种问题,只是坐在那里想是不会有答案的。
单枪匹马面对一百架战斗机的全面攻势,这种紧张激烈的对抗在世界空战史上完全就没有什么先例,倒是在一些空战类游戏里出现的比较多;究其原因,和一般人想象的血战长空、杀出重围完全不同,这种规模的作战完全就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而绝对不会出现在真实的现代战场上。
在现实世界中,观察战争史上的若干次大规模空战,很明显的就可以发现一条规律,那就是尽管随着武器的更新换代、天空战场的厮杀角逐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但是作为战斗的实际参与者——战斗机,在单次空中战役中的数量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回忆久远的二战时代,战火纷飞的欧洲天空中不乏出现上百架、甚至几百架战斗机彼此厮杀、为袭击或者保卫重型轰炸机而恶战不休的一幕幕惨烈场面;而到了中东战争时期,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打得你死我活、分外眼红之时,天空中同时参战的喷气式战机数量也不过数十架而已。以至于到了今天,虽然世界各大国的战斗机存量可观,也有雄厚的战争潜力,但无论是军事院校的训练大纲、还是作战部门的详细计划,所涉及的空中战斗单位也基本上不会超过几十架的最高限度。
这种情形,要注意到自然不难;不过要说原因,倒也并非人人都能说得清楚。
简而言之。和二战时期的简陋螺旋桨战机不一样。现代化战机固然性能先进、战力强大。可是随之带来的后勤维护压力也是呈几何量级的提高,一座中等规模空军场站所能支持的最大战机出动数量也不过是团一级、往往就是十几架战斗机的水平。除此之外,喷气式战机对机场的要求也更加苛刻,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前线可用机场的数量;这也使得指挥官一次能够调动的战机数量有限,不管理论上有多少架战斗机在地面待命也都是一样的。
明确了这种理论,龙云思绪转回到自己将要面对的战斗中来,在7560上进行的模拟对抗,机场之类的后勤限制当然就等于没有。反正模拟器就是凭空变出来一百架f-35“闪电”在天空中严阵以待,而且还都是处在油料储备充裕、持续战斗力优良的状态。
但是表面情形如此,如果静下心来细细分析一番,情形可以说又不太一样:龙云面前的多功能显示屏这时正以3d模式显示当前空情,分布式雷达已经陆续发现了四批次规模不等的目标机群,统计总数也不过在五十左右,换句话说,既然知道这次冲上来的敌机一共有一百架,那么还有约半数的敌机仍没有被“炎龙”发现。
坐拥一百架的空前数量优势,却安排成这样东一批、西一批的零散配置。看一看三维显示的情形,作战经验丰富的龙云很快就确定了这些机群的大致动向。显然他们并非协同一体,而是有一点各自为战的意思。
这算是什么情况,是陆上校对自己的手下留情吗?
哈哈!这怎么可能,想一想陆春江典型的军人豪爽性格,龙云觉得这猜测就是在开玩笑。
既然排除了上校故意放水的情况——话说这当然是没可能,在一旁观战的陆上校,这时候恐怕正期待他得到一点教训,也就是被大批“闪电”群殴也说不定,龙云马上就注意到一点,那就是这次一挑一百的模拟对抗,地图既然是公平的随机选择,天空中又见不到任何远距离的大型空中目标,那么结论还不是很明显吗。
是的,这么一大批蜂拥而来的“闪电”,他们现在只能在保持简单联络的基础上,采取多批次交战的各自为战战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这一大片洋洋洒洒的战斗机,他们既没有地面导引支持、也没有空中的预警指挥平台!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地图的公平因素外,大概7560的模拟能力也的确有限,但是现在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没有预警指挥体系的支持,这样的一对一百,倒的确是够公平的!
一下子想明白了这一点,龙云明确了自己的作战目标,那就是他并不是在与一百架嵌入美军次世代作战体系、联合作战能力空前强悍的“闪电”对抗,而是在面对“孤军奋战”的一百架f-35“球电”,这种天差地别的状况描述立刻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可不是吗,现代空战打的就是体系,哪怕单个飞行员的技术再高,那也得嵌入到体系中才会有近战发挥的机会。
但是现在呢,一下子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空中作战模式,驾驶性能优越、战力堪称可怖的“炎龙”,即使面对一百架敌机,也的确是可堪一战的!
如此背景的一场战斗,不出所料的,是以龙云的攻击拉开帷幕。
升空之后雷达全开,充分感受到强袭机不需要电磁管制、大喇喇使用全向分布式雷达扫描的莫大优势,接近战区的龙云很快就从大型显示屏上获得了比较全面的空情信息。这种掌控全面情报的感觉,之前和杜峰少校对抗的时候可是一点都没体会到,天空中只有一个对手的时候,这当然完全不成问题,但是现在既然是面对一百架“闪电”——
近似于小型预警机的空域监控能力,的确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面对数量空前的四代战机围攻,同时又对敌方的作战策略和战术部署一无所知,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