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称号已定,新任丞相顺利履职。
咸阳城内,所有人的目光,纷纷汇集到即将开展的议功封赏。
留在咸阳的军中众将,每天起来,不时打量咸阳宫的方向,翘首以盼。
王翦以年老体弱,逗弄孙儿为由,乘车回了频阳。
没有王翦的坐镇,秦军将领的胆子,大了许多。
“王老将军,一个彻侯。小王将军,一个彻侯。一门双侯,真是令人羡慕。”
咸阳郊外,送别王翦的车驾,羌瘣回到马车上,神色充满向往。
“如果是在周代,以王老将军的功劳,封王也不是没有可能。”
杨端和抚摸着花白的胡须,有些遗憾。
齐国的开国之祖吕公望,本为羌人,与周王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凭着辅助西周攻灭商朝的功劳,成功封到齐国,鼎定齐国近千年的国运。
“封王有什么好的,平白引得陛下的猜忌。”
老将辛胜坐在一旁,不以为然。
“封王有什么不好?”杨端和怒道,“王老将军封王,我等都能受封彻侯。”
王翦麾下的几个裨将,跟随王翦征战多年,平生只服王翦,相互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是那么和睦。
下属太过和睦抱团,对任何领导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哼,你这让老将军的屁股,坐在火炉上烤。”辛胜回道。
“封赏还没下来呢,你们在那里争什么争。”羌瘣在一旁笑道,“眼下右丞相、宗正、主爵中尉正在议定封赏,我等还是低调一点,免得让人以为我等猴急。”
历朝历代,开国之功,议定起来,总不会一番丰顺。
我的功劳多少,你的功劳多少,他的功劳多少。每个将领,总想要去争一争。
功劳的大小,直接关系爵位的高地,土地田宅仆人的多少,由不得人不去争。
秦国兼并天下,跟后世的改朝换代不同。统帅秦国的将军,源自秦国的军功爵体系,出身军功贵族,原本享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即便争功劳,也不会显得赤裸裸的粗鲁。
刘邦建立汉朝后,麾下的将领争功劳,当着刘邦都能拔剑相向。
这样的场面,在咸阳是不可能出现的。
“说到猴急,你们说,王老将军不急,可为何蒙恬也那么沉得住气?”
杨端和不再与辛胜纠缠,转移了话题:“当年,攻打赵国的时候,蒙恬还在我帐下听命。没想到,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子,爵位反而走到我前面去了。”
说起蒙恬,杨端和满脸的不服气。
“那小子运气好。楚人本来就不经打,才让他顺利攻灭楚国。”
羌瘣与蒙恬接触不多,自然不会为蒙恬说什么好话。
李信与王翦的争论,流传很广,世人都赞叹李信的豪气。认为若不是昌平君叛乱,李信受袭身死,李信必然能以二十万兵力,成功灭楚。
李信战死,如果没有蒙恬稳住战线,可以预见,嬴政肯定会请王翦出山。
王翦领兵伐楚,他们这些旧将,还愁没有立功的机会吗?
羌瘣认为,蒙恬抢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功劳。
“蒙恬这小子,还是有点本事的。”
辛胜跟杨端和处得不好,杨端和不同意的,辛胜一定会想办法赞同。
“蒙恬领兵伐楚,从魏地出发,下城父、寝县。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短时间之内,诛除军中异己芈好,统合全军。一改在赵地时孤军深入的战法,而是稳扎稳打,步步深入,歼灭项燕的主力。”
辛胜坐镇魏地,为蒙恬提供兵员,供应量草。他为蒙恬提供的什么兵员,辛胜心里再清楚不过。
校尉钟赤、孟学、胡多、西爽、芈好等人,在王贲麾下,只是二流的战兵,跟郡兵的战斗力差不了多少。
“哼,陛下选了蒙恬为主将。如果是我的话,比他做得更好也说不定。”羌瘣冷声道。
投军这么多年,羌瘣从来没有率领大军,独当一面。内心深处,羌瘣充满遗憾。
对蒙恬这个后辈,羌瘣同样不服。
“或许吧。”
辛胜不置可否的点头,随意的说道,“你们可听说了,蒙氏兄弟,最近分家了?”
······
“好好的,分什么家呢?”
蒙府后院,赢燕一边指挥奴婢收拾,一边抱怨。
住了这么多年,赢燕习惯了蒙府的生活。
“秦律规定,家中儿子成年,需要分户居住。否则倍其赋。蒙毅傅籍后,这么多年来,一直交纳双倍口赋,为夫感到有些吃不消啊!”蒙恬感叹道。
“我才不相信,堂堂蒙氏,交不起双倍口赋。”赢燕嗔道。
“悄悄告诉你,为夫即将封侯,你就是侯爵夫人,没有单独的府邸,怎么能行。”
蒙恬搂住赢燕的腰身,凑近她的耳边。
“······”愣了半晌,赢燕抓住蒙恬的双手,“良人说的可是真的?”
“真的。”蒙恬肯定的点头。
“你还这么年轻,封侯之后,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赢燕偏过头,靠着蒙恬的肩膀,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有些担心。
蒙恬正值壮年,功劳已经累积到军功爵的最顶端。为了避免封无可封的尴尬局面,以后蒙恬领兵的机会,肯定是少之又少。
昭王时期,白起受封武安君后,如吉祥物一般,养在咸阳。阏与之战,昭王用胡阳。长平之战,启用王龁。
只是胡阳败于赵奢之手。王龁用尽手段,不能突破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