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竟然能洞悉自己的态度。做到提前预防,就不能不引起朱元璋的警惕了。
这时,一缕晚霞照入龙亭,挥洒在庞煌的身上,在阴影中的朱元璋骤然眼前一亮,仿佛好久没有见过自己的这个女婿一样,就那样呆呆的盯着。好久没有说话。
已经三十余岁的庞煌,头戴乌纱折角向上巾,身穿红袍,盘领窄袖,袍的前胸后背及两肩皆绣织金色蟒蛇。腰勒玉带,足登皮靴,如同一个儒生。但是配合着瘦削的身材,清癯的面孔,以及细细的双眉下闪着充满幽邃的目光。使朱元璋看着看着,骤然心里一软。因为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临安公主,又想起了自己的马皇后,曾几何时。马皇后在自己面前,低声恳求一定要宽待临安公主和驸马的情景。
现在转眼间,皇后已经辞世三年了,而驸马和临安公主也渐渐的成熟起来。而皇后的嘱托也又重新回到了朱元璋心里。
“你在浙江巡视学政,巡视的怎么样?”看着驸马瘦削的身材,朱元璋尽管猜测到庞煌在浙江过的十分如意,但还是关心的问道。
“谢父皇关心,儿臣接受圣旨,自当为朝廷效力,其中也是刘三吾和黄子澄也为儿臣操劳不少。所以儿臣过的还算清闲。”
提及刘三吾,朱元璋不由闷哼一声,想起了洪武十八年那个倔强老头,就是那一次的事情之后,他讲刘三吾发配给了驸马使用,算是给那老头一个警示,但虽然是自己蓄意而为,但是那种被人违背的感觉还是让他心里十分不快。为了抑制怒气而分散注意力,眼光随意的一瞟,却看见门口站着的太监正犹豫着向龙亭内张望。
不由大怒,喝道:“这死阉货,偷偷摸摸的看什么,有什么事情还不快给朕奏来。”
那太监唬了一跳,像被雷击了一般猛的趴倒在龙亭外,由于太急,头险些没有碰在台阶上,又是一身冷汗。忙回道:“圣上,现在已过用膳的时间,御膳房已经将饭菜热好了,奴婢在想陛下准备什么时候起驾用膳,所以多看了两眼,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朕什么时间起驾,需要你这个阉人操心吗?”朱元璋将刚才的怒火全部都关注在眼前的这个太监身上:“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竟然违反朕所制定的内宦不得干政这一条,来人…….。”
一声呼喝,不说外面的侍卫应声,那太监更是如同一滩软泥,吓的魂飞天外。庞煌冷眼看着发生的一切,虽然他对太监也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单凭这个太监只是想问问什么时间起驾用膳,就被冠以干政的罪名,明着看有些牵强,而其实怒火全因为自己而起,心里有些不安。
他知道朱元璋最忌恨内监干政,曾教导群臣说:“朕观周礼,阉寺不及百人。然后世竟有增至数千者,因重用而致生乱。这些人只可用作洒扫,听候使唤。除非有特别事一定要配备太监者,一定不能多用……这些太监,千百之中好的只有一两个,坏的常有千百,倘若用作耳目,则耳目皆蔽;用为心腹,断为心腹之疾,对这些人,驾驭的办法便是叫他们畏惧律法,决不可使之有功。畏法则自能检点而受约束,有功则便要骄慢放肆。”
更是亲眼见过几个曾经随侍的老太监,就是因为偶然在皇上面前议及政事而被苛斥疏远,不再重用。皇上还下了一道谕旨:“内监不准读书识字。”洪武十七年铸铁牌悬挂内宫:“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并诏谕朝臣,任何人不得与大内太监交往和文字接移。
在庞煌眼里,除了那个有限的几个太监比如说是邓顺等人外,这些太监甚至连出宫也是不可能,不过看今日的态势,看上去无论讲情或者是放任不管,这个太监都是免不了一死,庞煌心里也只能叹其命歹。
也不多言,也省的万一在引起朱元璋的长篇大论,不但救不了这个太监,而且还会连累自己受罪。
也不知道为什么,从这个念头一起,庞煌才发觉,自己自从下定决心要做些什么的时候。心肠也变得硬了许多,做事也有些不计后果起来。
眼角扫处,朱元璋发现庞煌竟然没有过来劝谏自己,这还是传说中老好人一般的驸马都尉吗?为了一个太监随意的说一句无伤大雅的话都不肯,但又冒着被自己责难的危险,冒着欺君的危险,却要救一个李善长。为什么?
原本朱元璋还以为庞煌是意气用事,因为有过前车之鉴,比如说早年的魏观一案,还有郭桓一案等等,都见过这个工匠般的驸马都尉伸出一双不该伸出的手。所以他这次召见庞煌,只是想要敲打一番,其实也并没有想起到什么效果。
但是自己明明有些无理取闹的这种行为,明明是迁怒于人的行为,这个驸马却是沉默了,这明明是自己将该发在庞煌身上的怒火发泄在那个太监身上啊。
相信庞煌也能看出来。但这次为什么不吭声了呢?
朱元璋的眼睛眯了起来,难道是自己大意,或者轻视了眼前的这个女婿。还是这个女婿对于太监从根本上没有好感?
也不排除这个可能啊,但是善于观察的朱元璋,却将这一点看在了眼里并记在了心里,他需要进一步的证实一些事情。
思索到这儿。朱元璋回过神来,看见那个太监磕头如倒葱一般的在哪里战栗,而一脸平静的驸马都尉庞煌拱手朝自己奏道:“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