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臣权>398 鸭绿江起火

海外的局势如此,辽东的局势紧张,广东的海患未静,而浙江又屡屡传来倭寇骚扰的消息,京师中动荡不安,而皇帝的态度也是没有表明。

这一切难道都是庞煌在后面的动作吗?此时的庞煌在做什么,难道就在那里旁观者所有的事情发生吗?

这一点,对于庞煌来说,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他发现,自己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却是算错了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就是这件事,让他的一切后手都陷入到了被动之中。

毛病出在哪里呢?庞煌陷入到了抓狂的境界之中,仔细思量,原来原因十分简单,却是不足与外人言说的最大原因,穿越的作弊器,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终于显现出了巨大的漏洞。

为什么不足与外人言说呢?很简单,庞煌由于惯性思维,基本上所有的筹谋,都是在朱标死之后的基础上进行筹划的,因为在庞煌的眼里,朱标几乎是必死的结局。

而且事情真的演变到了庞煌所预料的哪一个程度,在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倒了,曾经几次陷入了苟延残喘的境地,但是不知道到底历史是走错了那条岔道,朱标虽然几经周折,多么缠绵于病榻之上,但是到了洪武二十七年了,还是一直没有死去。

庞煌觉得自己都快成了一个变态般的人,好像每天都在盼望朱标死去一般。几乎朱标的每一次病情的反复,都牵动着庞煌的心思。几次姚广孝都劝他开始一些行动的时候,庞煌总是犹豫万分。

因为他知道。没有太子朱标的所谓病逝,朱元璋就不会失去理智,而此时,朱棣回到北平,恰恰就是这种表现。

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过了近两年,自己竟然浪费了两年的时间,就是为了等待一个错误的时空中大明太子的死去,才迟迟不去发动自己的力量。

庞煌陷入到了一个误区之中。他几乎从决心改变这个世界开始,所有的筹谋,全部都是基于太子朱标死去的基础上,就这一点来说,老谋深算的姚广孝早已经看出来了,他不知道庞煌从哪里来的这股信心,有的时候。甚至怀疑庞煌有着刺杀或者毒杀太子殿下的心思。

但是几乎所有的情报网络都在姚广孝的控制之下,又没有任何情况表明这个猜测,不禁又让姚广孝怀疑庞煌另外还有情报网络,也就是这个猜测,才让姚广孝不敢乱动,老老实实的蛰伏在庞煌的羽翼之下为其效劳。

但是朱标的病情一直起起伏伏。让庞煌真的十分头疼,他在这个期间盘点了一下自己的班底,猛然之间,自己都被吓了一跳,由于自己是靠义学起家。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自己清华义学的学生。几乎遍及了大明的全国各地,而且还在迅速的增加着,在不起眼间,几乎所有的藩王府都有自己的学生,而且大部分都是藩王府核心的人物,或者幕僚,或者藩国属官等等,掌握着各藩王府的大权。

这是庞煌为了太子朱标死后,各个藩王都会有异心而做的准备,特别是燕王府和晋王府等等北方边塞藩王,更是密密麻麻,从表面上看,应该不弱于锦衣卫的势力,而且这些势力大都是儒生组成,不住引起士大夫阶层的疑心或者抵触。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是太子朱标依然如同坚韧的小强般那样活着,而且朱元璋为了表示关心,已经将太子朱标移驾后宫之中的一处地点进行休养,到了如今,竟然连病情也打探不出来了。

这边,庞煌正在犹豫着是否要改变策略,而在辽东,那边的火已经烧起来了。

正当镇江堡积极备战,随时打击来侵之敌,方明谦派遣四艘主力战船回归安东鸭绿江入海口的同时,高丽半岛上也面临着一种说不出的转变。

李芳远的高丽王朝一直来都是以守势为主。而北方的高丽王朝,在李芳果拥立恭让王以正统为目标的情况下,毫无理由贸然地展开了对李氏王朝的军事行动。当然,李芳果那是在争夺生存空间,也期待着能有一片真正属于自己安身立命之地。

然而这一年,李芳远在北平军的强烈攻势下,无奈之下,李氏家族退居光州,汉城被围,水军在大明水师的威慑下,不敢有丝毫妄动,李氏家族岌岌可危。

李叔蕃父子身为高丽李氏的弘股之臣,葬送了水陆军队超过五万人。李芳远甚至想到向大明妥协,以换取大明天朝对李氏家族的保留。

金忠等暗中支持高丽北军的力量几乎全在一线作战,围攻汉城。做出一种不灭李氏王朝誓不罢休的模样。

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朱棣来到辽东之后发生了改变,到达辽东后,朱棣迅速召回金忠等人,对北军进行整肃,在增加编制的同时,精英阶层取而代之的则是以金忠当年五千团练为骨干的中下层军官。

无论是谁,都小看了金忠等人的组织能力,和朱棣的个人魅力,毕竟北军在高丽基本上都是军人,毕竟军人都崇尚绝对的武力,朱棣在辽东乃至塞外的赫赫战功,毕竟不是蒙混得来的。

很多人都算错了一点,那就是无论古今中外,还是哪一个历史时空,个人威望往往代表着绝对的实力,特别是在现在的大明,资讯不发达的情况之下,加上李芳果和金忠等人的刻意维护,朱棣的威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随着他的回归与日俱增。

别看北平军在李芳果等人的带领下半死不活,面对大明朝廷的北伐屡战屡败,但是朱棣一回归,就迅速的结成了铜墙铁壁般的团结


状态提示:398 鸭绿江起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