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臣权>647 派别之争

相对说来,永嘉、永康学派在全面开放海禁的情况下,可塑性很大。由于这一学派代表新兴阶层利益。要求抵御外侮,维持社会安定,主张减轻捐税,恢复工农生产,强调买卖自由,尊重富人,提倡实事和功利。

而恰当此时,传教士给大明士子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难怪一些读书人等趋之若鸳了。

就文化心态来说,中原的读书人向来以一事不知而为耻,他们面对传教士带来的全新世界,在惊叹之余便是努力地了解它、掌握它,从而最终超过它。这和传教士所提出的合儒、益儒、补儒和超儒等观念一样,都是一种正常的文化交流心态。

基督教的观念有中原昔日先贤所未及通者,正可弥补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之不足。他们所向往的是那种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圣洁的仪式。在很多人看来,这种宗教式的精神安慰正可弥补只重现世的儒家思想的内在缺陷。而其绪念更有一种格物穷理之学,凡世间万物之理,即之无不河悬响答,丝分理解;退而思之,穷年累月,愈见其说之必然而不叮更易也。这种判断基本上代表了现在大明相当一部分读书人的看法。

当然,庞煌小心严格控制着,在热情地欢迎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能对固有文化尤其是儒学传统失去信心,并没有采取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而是持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心态。认为固有文明自有其优长之处,与西方文明相比,大明文化有弱点。也有优点,文化的未来发展决不是也不可能是废弃固有文化特别是儒学。以让西方文化在中国专行,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取中西古今之所长。“参合诸家,兼收西法”,重建中国文化的新体系。

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大明上下吸收西方文化,他们在接受西方宗教的同时,更竭诚地欢迎西方的科学技术,并计划大规模地翻译西书。在这十余年里,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确实为古老的中华文明注入了勃勃生机。大明文化尤其是儒学必将出现一个新的转折和大发展。似乎已没有太多的异议了。

庞煌不敢轻易的劝说皇帝去动摇儒家在政治上的地位,当然他也没有这个影响力。却十分巧妙的利用当时的情势将其分立出来几个分支。其他的小学派先不说。在景泰二十三年的大明,儒家大的学派已经成为三足鼎立的局面。

方孝孺所代表的复古理学,杨杰所代表的激进永嘉学派,还是就是吸收了西方文化的超儒学派,但是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却不太高,还处于萌芽状态,暂时没有十分明显的代表人物,暗中是以庞煌为首。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们也在寻求着走向政治官场,因为那样才能稳固的站定脚跟。

三足鼎立的儒家学派格局,让作为皇帝的庞煌有些欣慰,但是随着自己年纪的增长。大明储君位置的争端显现,复古理学和激进学派之间的矛盾已经势同水火,两者的领袖人物都知道。当今圣上的地位不能改变,而下一任帝王的归属将见证自己学派的兴衰。他们都不会轻易放弃的。

问题是朱雄英从朱标即位之后,就被立为太子。现在已经二十余年了,继承帝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庞煌虽然不太喜欢这个有些迂腐的太子,但是如果真的可以利用朱标有生之年对他的信任构建出三权分立,皇权凌驾于上,有效的相互节制的话。太子纵然有些迂腐,但是对于大势也无法改变。

但是面对着现在的情况,庞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首先,让太子在北平执政是为了锻炼太子的执政能力,同时向全国表示了大明对于北方的重视,朱标听庞煌的劝谏立下训示,但凡太子必须经历北平执政的过程,是为了建立储君对于北方的感情,使作为皇帝的子孙们都不会放弃北方。

因为庞煌知道在另一个时空朱棣迁都北平,有很深层的原因在里面,从朱棣自己来说,他原来被封燕王,北方是他自己的老巢,根深蒂固,而且经过靖难之役,朱棣得罪了很多士大夫阶层,迁都有利于打击不顺从的顽固势力,有利于他自己的统治。

再从当时的边疆形式来看,天子北迁,有天子守边的思想在里面,有利于打击当时还没有完全倒下的蒙古势力。从地理上看,北京北连朔漠,南控江淮,地理位置优越,也是有利于统治的。

而且现在北方已经彻底平定,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人口增长后的移民,朱棣几乎席卷了八成的蒙古人、女真人、高丽人、日本人在军中,开始西征,一路上不顺则亡。一直打到了帖木儿的老巢。

虽然很少屠城,但是其他方面比当年的成吉思汗还要狠,在和自己侄子的协议中,将这些异族带的越远越好,让这些异族替大明侵略其他国家,吞并、兼并等手段交错着使用,目前在哈密以东的地区,基本上很少有部落存在,基本上都被朱棣卷走了。

所以那些蒙族、女真在几十年甚至百年的时间都无法翻身,北方现在只是发展的重点,而不是战争的重点,所以在此时迁都的必要在庞煌的心里又低了几分。

但是不迁都也要有所表示,让太子朱雄英在北方镇守执政,也是为了发展辽东、西北。但是庞煌的这个考虑造成了现在的隐患。

南北的距离加上现在交通的不发达,要让太子镇守,就必须为太子组建班底,给予一定的权力,开始庞煌想着,反正太子要继承帝位,所以并不担心有造反的


状态提示:647 派别之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