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逍遥江山>1622章:共享太平之福

事情到了永乐十二年,拜里迷苏刺死,其子叫母干撒于的儿沙,亲自来向明成祖告讣。明成祖遂命他袭满刺加王,并赐予金币。

永乐十七年,新王率妻子、陪臣等人亲自来中国谢恩。永乐二十二年,新王又死去,其子西里麻哈刺嗣位,又一次率妻子、陪臣来中国谢恩。

从这以后,满刺加王不时亲自来中国。至于一般的贡使,或一年一次,或隔年一次,一直不断。直到明中期葡萄牙人占领满刺加以后,这种朝贡活动才停止。仅在永乐年间,祖孙三代国王都亲自来中国访问,这在中国的外交历史上,是仅有的事情,被传为佳话。

就是这个与大明关系密切的国家,在仁宗停止下西洋后,年年派人来进贡,一直到了今年的八月,事情发生了点变化。

八月,满刺加国忽然派来使者来到北京,向明宣宗朱瞻基陈诉被邻国所欺,“国王欲躬来朝,但为暹罗国王所阻”,请求明朝政府调解。

杨峥对于这个暹罗还是有点影响,前世的时候,他看《红楼梦》,就看到这个名字,当时对林黛玉心生好感,对于林妹妹喜欢喝什么茶汤,都记得一清二楚,《红楼梦》第二十五回说到,王熙凤曾打发丫头送茶叶给黛玉,黛玉说:“这茶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怎样?原来这茶叶还是暹罗)进贡来的。”便记住了这个让人不敢忘记的名字。

说起来暹罗这个名字,还是朱洪武给取的,当时的暹罗还是叫暹罗斛。洪武十年,昭禄群膺王太子承其父命来朝。洪武皇帝非常高兴,命礼部员外郎王恒等颁布诏书及印章赏赐给王子,印章上的文字为“暹罗国王之印”,并赏赐其他的王子衣币及盘缠,就是发给他们回家的路费。所以,《明史》上记载说,“自是,其国遵朝命,始称暹罗。”意思是从此以后,这个国家就遵从朝廷的命令,开始称呼为暹罗。

不仅如此,明朝第一个把勘合号簿发给了暹罗勘,这事儿在大明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大明会典》记载:“凡勘合号簿,洪武十六年始给暹罗国,以后渐及诸国。”就是暹罗首先拿到勘合号簿,以后才陆续发给其他的国家。勘合号簿派什么用处呢?。其实,这种“勘合号簿”,如同我们今天所说的“国书”。当时暹罗是首批而且是第一个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的国家。

在郑和下西洋时期,永乐皇帝对外的国策是“厚往薄来”。怎么讲?就是在与各国的交往中,向他们施予丰厚的礼物,而接受别国的东西应该要微薄。郑和每次出使西洋,都要装载大批丝绸、青花瓷器、金银器皿、铁制农具,以及鹿茸、人参等中药材,赏赐所到国家的国王及王室成员。这些国家则派出使臣,将本地的珍禽异兽、珍珠宝石、香料药材等土特产作为贡物,献给大明朝廷。这实际上是进行官方贸易,彼此互通有无。因为明朝政府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坚持送出的总是要比得到的多,受到海外诸国的广泛欢迎,无不踊跃朝贡。

其初暹罗还算老实,可随着实力的强大,尤其是在阿瑜陀耶王朝统治暹罗的时候,国力逐渐强盛,那个时候,暹罗国自恃强大,没收明朝政府赐予满拉加和苏门答剌两国的印诰,并扣留占城国的使臣,禁止他们与大明的往来,而诸多国家中,对满拉加国的控制尤为严密,据说有一次郑和去拜见满拉加国(今马六甲)国王。国王跟他说,本国弱小,常常受到邻国暹罗(今泰国)欺侮纠缠,问郑和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对付。郑和没有正面回答,只说“我送你一把伞,如暹罗再有人来欺侮你,你就撑起我赠给你的这把伞”。国王将信将疑把伞收在一边。

过了几个月,暹罗又派大臣来找麻烦。国王情急之下突然想到郑和送的伞,便命身边的侍从拿来,并随手把伞在暹罗大臣面前撑了起来。暹罗大臣不解其意,后来看到伞面上写着“明永乐”三个字时,马上变了脸色,有礼貌地告退了。国王感到很奇怪,后来他才明白,不是这把伞有什么魔法,而是暹罗明白了中国的护弱之意。在大明的保护下,满拉加国算是过了几天好日子,可好日子不长,朱棣去世后,大家忙着争权夺位,永乐一年热热闹闹,无比壮大的下西洋壮举,就此停了下来。

这一停就是七年,七年足以改变任何东西。

自从得知那个雄才伟略的朱棣皇帝去世了,日益壮大的暹罗开始一点一点的露出自己狼牙,时刻想着如何吞并这个日益繁荣富强的国家。

当然了,满刺加国也知道对方的野心,虽有大明的保护伞,但还是要自身的本事过硬,从大明拜里迷苏剌国王后,这位年轻的国王,在马六甲外籍穆斯林商人影响下改宗伊斯兰教后,冠以伊斯坎达尔;沙称号。最初,领土限于马六甲地区。在穆罕默德;伊斯坎达尔;沙执政时期,继续统一马六甲地区,完善官制,任命大臣,制定法规,开局熔铸锡、银、金币,流通于市;王国过境贸易兴旺,国内市场随之发展。他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遵从哈乃斐学派教法。王族和上层统治者已改宗伊斯兰教。在西里麻哈剌(亦译室利;摩诃罗阇执政时期,王国趋向繁荣和强大,又扩建了马六甲城,其领地西同巴生港相接境,东至丁家奴。伊斯兰教传播到丁家奴、北大年、吉兰丹和苏门答腊东海岸,以及文莱等地区,成为王国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国力慢慢增强,这让暹罗很是眼热


状态提示:1622章:共享太平之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